又一批“坑老”典型案例曝光!

发布时间:2025-11-13 15:59  浏览量:1

美容店宣称能“百病不生”

康养中心制定不公平格式条款

......

近日

福清市某食品店

宣称治疗仪、保健垫能治病

被罚款5万元

福清市某食品店以电视播放PPT课件方式,吸引老年人到其经营场所体验中优-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同时售卖辅助产品舒筋养骨保健垫。当事人在PPT课件中宣讲优-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具有“五大核心功能蕴含药疗、电疗、磁疗、透疗、热疗,达到慢病快治、内病外治、标本兼治效果,缩短治疗周期”及辅助产品舒筋养骨保健垫“适用于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软组织挫伤、风湿类风湿、肌肉酸痛使用疼痛麻木等”功效,却无法提供相关证据证实宣传内容的真实性。

经查,上述产品并不具有治疗上述疾病的功能,当事人存在虚假宣传行为。案发后当事人主动联系消费者退还全部售卖款3000元,故没有违法所得。福清市市场监管局依法责令当事人停止虚假宣传行为,并处5万元罚款。

点评

老年人本身体弱多病,对健康相当渴望,不法分子经常利用这一特点对老年人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本案中当事人选老年人作为营销对象,先让老年人进行体验,再以视频进行虚假宣传,夸大治疗效果、瞄准特定疾病,诱导他们消费,其行为严重违反了市场公平竞争原则。

福州市仓山区某康养中心

设“最终解释权”条款

被罚款

今年五一期间,福州市仓山区某康养中心通过打折促销活动与消费者签订促销合同,该促销合同中含有“本合同最终解释权归格致老年康养中心所有”内容,构成了利用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因当事人开展的活动属于打折让利促销活动,打折促销价格低于原定价,无额外获利,故认定为无违法所得。仓山区市场监管局依法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处8100元罚款。

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

利用格式条款侵犯消费者权益

今年5月起,福州市永泰县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将预先拟定的《收费标准》《敬老院入住须知》内容委托他人制作成公示牌并在经营场所公示。《收费标准》《敬老院入住须知》含有“入住人每年需缴纳夏季电费300元,冬季电费300元。房间若需增加电器,由院方统一代为购买,如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每种电器增加电费50元/月”以及“收费标准及收费项目解释权归本机构所有”等内容,构成了利用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因当事人尚未收取上述电费,也未发现当事人限制入住人使用电器或强制代购电器行为,故无违法所得。鉴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有从轻的情节,永泰县市场监管局依据相关规定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给予警告。

点评

美容店广告虚假宣传

“百病不生”“恢复胰岛功能”

被罚款

福州市连江县某美容店在店面正面招牌处发布广告,宣称“经络通气血通肠道通百病不生”等缺乏科学依据的承诺。当事人在其店面入口处墙壁上还发布有另一则广告,其中写有“糖尿病通风、失眠前列腺、阳痿妇科、卵巢保养平衡阴阳康复肌体通经络排毒素修细胞补气血祛湿气美容减脂除皱抗衰不吃药、不打针、远离并发症,恢复胰岛功能”等字样。当事人发布的广告内容与所使用产品的功能不符,构成虚假广告。连江县市场监管局依法责令当事人停止发布广告,并处2500元罚款。

点评

该美容店发布的虚假广告容易误导中老年消费者,可能导致患者放弃正规治疗,延误病情,还会导致中老年消费者高价购买无效产品和服务,带来经济损失。这种虚假宣传行为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

老年消费防骗“四注意”

👉增强防范意识,不轻易相信他人

保持理性,不贪图小便宜。面对商家的“免费赠送”“低价促销”等诱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因为贪图小利而落入消费陷阱。

核实信息,不轻信宣传。对于保健品、理财产品等的宣传内容,不要盲目相信。可以通过正规渠道,如咨询医生、查询相关部门网站等方式,核实产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谨慎交友,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甜言蜜语,不随意向他人透露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重要个人信息,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

👉学习消费知识,提升辨别能力

关注消费资讯。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等发布的消费警示和消费知识,了解常见的消费陷阱和防骗技巧。

参加消费教育活动。积极参加社区、消协等组织的消费教育活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消费维权知识,提高自身的消费素养和辨别能力。

向家人请教。遇到拿不准的消费问题,及时与子女、亲友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理性消费,按需购买

制定消费计划。在购买商品或服务前,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避免冲动消费。

比较选择。对于同类型的商品或服务,要进行多方面比较,包括价格、质量、售后服务等,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

保留凭证。在消费过程中,一定要索要并妥善保管好购物发票、合同、收据等消费凭证,这些凭证是维权的重要依据。

👉遭遇骗局,及时维权

如果遭遇消费骗局,要第一时间采取行动。可以先与商家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投诉,或者拨打12345投诉举报热线;如果涉及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最后再次提醒各位老年人

保健食品仅具调节机体功能

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