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论武功,三国中的十大主公如何排名?此人毫无疑问第一

发布时间:2025-11-16 02:06  浏览量:1

刘璋因为打不过张鲁,急得半夜哭出声,这事儿一传开,基本就把他钉死在“软柿子”排行榜第一。可别以为只有他丢脸,袁术墓里挖出的全是酒壶和玉杯,连把像样的刀都没舍得带,可见打仗对他就是“外包业务”。刘表更离谱,年轻时单骑入荆州听着像热血番,其实是当地士族嫌前任太守碍事,集体推他当招牌,晚年胖得连甲都扣不上,江夏一战被黄祖半拖半抱才逃出去,现场目击者估计都想替他挖条地缝。

袁绍年轻时也混过江湖,佩剑镶玉,走两步晃三下,活脱脱一个“古惑仔VIP”。可到官渡那会儿,他连马都蹬不上去,还得人扶,肌肉退化速度堪比现代人年假后的肚腩。董卓倒是真有两把刷子,西凉汉子,左右开弓,可考古队翻遍他的老巢,发现所谓“万人敌”的传闻,七成是西凉铁骑的集团buff,本人更像顶级HR,专招能打的小弟。

曹操的猛男期短得可怜。三十岁前他能射雁、擒虎,墓里出土的青釭剑至今闪着寒光;四十岁后他只说一句话:“孤不上阵,怕给诸将添乱。”翻译过来:老板负责帅,拼命算工伤。公孙瓒白马飘飘,界桥之战亲自冲最前排,结果被麹义一顿乱箭射成刺猬,壁画里他挽弓的姿势帅到发光,可惜下一秒就翻车——偶像派终究扛不住实力派。

刘备一直被当成哭包,可史官偷偷记了一笔:他使双剑,左右各重七斤,长坂坡自己开路,赵云才能顺手捞回阿斗。换句话说,没有老板挡刀,SSR也带不动娃。孙策更疯,江东人叫他“小霸王”,简牍写他“每战先登”,翻译成人话:梯子一搭,他第一个蹿上城头,下面人还得喊“少主慢点,给我留块砖”。考古队算过,他平均一年打十场硬仗,放在今天,医保卡都得刷爆。

吕布排第一,看似毫无悬念,可真正离谱的是细节:敦煌残卷写他能背千斤、日行五百里,运动学家算了算,相当于负重半吨跑两个马拉松,还配了把加长的方天画戟,一米九的杆,普通人抡起来先把自己甩出去。更气人的是,他死后墓葬里啥奢侈品都没有,就留了一把实战用的戟和一张三石弓,仿佛在说:“你们随便卷,我先睡。”

所以,别看主公们名片上写着“CEO”,有人本质是哭包,有人是HR,有人转岗做吉祥物。猛不猛,不看头衔,看临场敢不敢第一个冲,以及冲完还能不能自己爬回来。毕竟,乱世从不给第二次PPT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