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开国少将遇到许世友,说道:你堂堂军长,本事也就这么大

发布时间:2025-11-13 22:09  浏览量:1

革命那阵子,不光有荡气回肠的硬仗,还藏着不少有意思的人物故事。就说许世友将军,那脾气在全军是出了名的火爆,没人敢随便招惹,真要是触了他的逆鳞,后果肯定少不了。可偏有这么个人,敢当面呛他——徐国夫见了时任红四军军长的许世友,张嘴就来:“你这当军长的,本事也不咋地啊!”

换旁人这么说,许世友早炸了。可这回他居然没发火,脸不红气不喘地径直走进会场。这事儿传开,大伙都纳闷:这徐国夫到底是何方神圣,居然能让许将军如此“淡定”?

徐国夫是咱们的开国少将,1914年出生,参加革命时年纪不大。十七岁那年,他就穿上了军装当红军。因为岁数小,队里的老大哥们都挺照顾他。

当时他的老首长考虑到他年纪小,想安排他当通讯员,不用上一线拼杀。可徐国夫哪乐意啊?哪个红军战士不想扛着枪上战场,真刀真枪地跟敌人干,解救那些受苦的老百姓呢?

他软磨硬泡跟首长求情,说啥也要去前线。首长架不住他缠磨,最终还是遂了他的愿。

到了前线,徐国夫那股子狠劲就显露出来了。打起仗来不要命,再难啃的硬骨头、再凶险的恶仗,他都敢冲在最前面。他心里装着受苦的乡亲,就想多打胜仗,让大伙能过上安稳日子。

从一名普通小兵起步,徐国夫凭着一股猛劲和过人的胆识,在战场上不断成长,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没多久,他就从新兵蛋子变成了队伍里的骨干,后来还当上了指挥员。

细数他的军旅生涯,大小战役就没落下过。红军时期的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他都亲身经历过。别看那时候年纪轻,论打仗的经验,比不少老兵都丰富。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照样冲锋在前。邯郸战役、平型关大捷这些咱们熟知的硬仗,都有他拼杀的身影,为抗击日寇出了不少力。

1946年,组织上安排他去东北战场。到了东北,面对复杂的战况和凶狠的敌人,徐国夫没犯怵。他摸清地形后,总能找到敌人的软肋,把有利地形利用得明明白白。敌人一次次发起猛攻,都被他带队硬生生打了回去。

当时敌军里有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远征军,在旁人眼里那是难啃的硬茬,号称所向无敌。可在徐国夫面前,这支“王牌军”屡屡吃瘪,压根讨不到便宜。

新中国成立后,徐国夫的战斗使命还没结束。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他立马跟着大部队奔赴朝鲜战场,五次战役一场没落,全程参与。

第一次战役时,他带着队伍在立石洞跟敌军死磕。战士们顶着恶劣的环境,抱着必死的决心冲锋,最后不仅打垮了敌军两个团,还活捉了三百多个俘虏。这还不算啥,就连美军号称王牌的骑兵第1师,也在他手里栽过跟头。

第三次战役,他跟兄弟部队联手,打算包抄韩军第6师。那时候志愿军装备不如人家,通信也不顺畅,战场情况摸不清楚,只能按原计划推进,结果让韩6师侥幸跑了。

可这并没打击战士们的士气,反而让大家更憋劲了,后续进攻打得更猛。虽说歼敌不少,但志愿军也付出了不小的牺牲。不管啥时候,徐国夫都是队伍里最能打的猛将之一,不过他的革命生涯,也不都是在前线厮杀。

这就得说说他和许世友的渊源了。早年间,徐国夫是许世友手下的兵,而且是许世友特别看重的那种得力干将。

俩人的交集要从红四方面军说起。那时候徐国夫在第四军第12师当战士,而许世友已经是12师34团的团长,论辈分,许世友是他实打实的顶头上司。

在12师里头,许世友的大名无人不知,但一个普通小兵想让团长记住,可不是件容易事。可徐国夫偏就做到了——他每次打仗都像猛虎下山,战功立了一个又一个,勇猛得不像话。这么出色的兵,自然被部队记了功,表扬了好几次。

许世友本就欣赏敢打敢拼的硬骨头,听说了徐国夫的事迹后,更是上了心,逢人就夸这小子有出息,一心想把他挖到自己团里来。可这事儿哪是说办就办的。

后来徐国夫被提拔了,可发展路子却没预想中顺。许世友一看机会来了,赶紧行动——不仅亲自找徐国夫谈心,还专门跑到组织那里去申请要人。可惜组织上有自己的安排,没能如他所愿。

再后来,徐国夫当上了35团的通信排长,没过多久又升了职,还被红9军政治部看中了。那时候红军里有文化的人少得可怜,徐国夫不光能打仗,还识文断字,算是难得的文武全才,正好是政治部急需的人才。

就这样,他被调到了军政治部工作。虽说机关里不用天天枪林弹雨,安全了不少,但徐国夫心里始终惦记着前线,还是想带兵打仗。可组织的命令不能违抗,他只能硬着头皮接了任。

不管在哪个岗位,徐国夫都一门心思为党做事。到了机关后,他拿出打仗的劲头钻研业务,没多久就适应了机关工作,两年多时间里干得有声有色。可他心里那股子上阵杀敌的瘾,始终没过去,也跟组织提过想回前线的想法,可当时各处都缺人手,政治部哪肯放他走?

就在徐国夫犯愁的时候,许世友给了他希望。那时候许世友已经升任红四军军长,俩人本来就认识,徐国夫就找机会跟他聊了自己的心思。许世友一听,拍着胸脯保证:“我这儿正缺你这样会打仗的好手,这事儿包在我身上!”

可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大半年,事儿一点动静都没有。许世友其实也没少费心,可徐国夫太优秀了,政治部死活不肯放人,这事儿就僵住了。所以后来俩人再见面,徐国夫才憋不住怼了许世友一句。

不过这事儿并没就此打住。后来红四方面军成立独立骑兵师,许世友负责挑干部,第一个就想到了徐国夫。等到徐国夫去报到的时候,轮到许世友扬眉吐气了——看,这回总算把你弄来了吧!

徐国夫的本事确实过硬,后来又立了不少大功,跟许世友也处成了生死与共的战友。除了在许世友手下效力,解放战争时期,他还曾在韩先楚将军麾下任职。

在东北战场上,徐国夫的勇猛有目共睹,打了不少漂亮仗,名气越来越大,在部队里威望也高了起来。尤其是解放海南岛的时候,当时最大的难题就是缺船。徐国夫带着队伍先打涠洲岛,不仅把国民党军打得落花流水,还缴获了几百只木船,给后续作战解决了大麻烦。之后他跟着大部队,一路势如破竹,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阵地。

徐国夫本身就是块打仗的好料,不管在许世友还是韩先楚麾下,他都虚心学习,把两位将军的用兵之道学了不少。加上身经百战的历练,最终成长为我军有名的悍将。1955年授衔时,他被授予少将军衔,这份荣誉,是他一枪一弹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