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分析376名肾衰竭病人,惊讶发现:他们几乎都有这7个共性
发布时间:2025-11-16 10:21 浏览量:1
一场看似普通的体检,查出肌酐升高,医生轻描淡写一句“注意点吧”,半年后却进了透析室——很多人就是这么一步步陷进去的。
北京协和医院不久前在一项研究中,分析了376名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病史,结果让不少医生都皱起了眉头: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生活背景,但他们的病情发展路径却意外相似。
研究团队发现,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有着七个惊人一致的生活共性。
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空泛的“健康八股”。这些共性,说不定你身边的人就有,说不定你自己也正踩在这条看不见的“肾脏地雷”上。
说实话,很多人都觉得肾病离自己很远。但年纪一大,尿频、腿肿、血压高的人越来越多?肾脏是最“不吭声”的器官之一,一旦出问题,往往已经是“翻船”阶段了。
北京协和的这项研究,刊登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24年第9期,研究者追踪了376名非创伤性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活习惯和既往病史,发现他们在发病前的几年里,大多都悄悄“踩”过以下七个坑。
第一坑:长期咸口重,餐桌上少不了咸菜酱油
那天在菜市场,听一位老太太说:“我家老头子啊,炒菜不放酱油就觉得没味儿。”听着像家常话,其实特别危险。研究里提到,超过七成患者长期摄入高盐饮食,每天盐摄入量远超6克推荐标准。
盐吃多了,最先受不了的是肾。它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盐分,可你越吃越多,相当于天天让它超负荷运转,时间一长,当然就“罢工”了。
这几个习惯真的很伤肾:重口味、吃腌制品、每顿离不开酱油味精、汤喜欢喝到底。尤其是老年人,味觉迟钝,更容易放盐不知节。
第二坑:血压高了不当回事,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有些人觉得,血压高点没关系,没啥不舒服就不吃药。还有人自作聪明,一测低了马上停药。结果呢?肾小动脉长期受压,慢慢硬化,供血不足,肾脏功能下降。
协和这份研究显示,将近六成肾衰患者曾有高血压史,而且大部分都控制不理想。有人甚至在确诊肾衰前都不知道自己血压高。
高血压不是头晕才叫高,它是沉默的杀手,尤其对肾脏伤害大。如果你家有人血压高,记得提醒他:不舒服时才吃药,是最糟糕的做法。
第三坑:血糖高了“拖一拖”,结果拖成尿毒症
有糖尿病的人都知道要“控糖”,可真做起来?说句实话,不少人只是嘴上说说。甜食不戒、药不按时吃、饭后还要来点水果……这些都不是小事。
这项研究发现,超过四成肾衰患者曾患有糖尿病,而且很多人是在血糖失控多年后才出现肾脏问题的。
糖尿病肾病,就是这么拖出来的。高血糖会损伤肾小球,让它“漏水”——也就是尿蛋白。等到尿蛋白多了,肾功能往往已经降得很低。
这几个症状要特别注意:尿泡沫多、早上眼皮浮肿、血糖波动大。这些都是肾脏在悄悄发出求救信号。
别以为肾只是过滤器,它也需要休息。晚上11点到3点,是肾脏排毒和修复的关键时间段。如果你常年熬夜、睡眠质量差,肾的自我修复功能会大打折扣。
研究提到,有超过一半的患者长期睡眠不足或晚睡,很多人甚至因为工作或娱乐,凌晨还不睡。说到底,肾脏不是铁打的,天天这么折腾,迟早出事。
不是年轻人才熬夜,不少中老年人,退休后反而晚睡成习惯。打麻将、追剧、看手机,熬的都是肾。
第五坑:乱吃药、补品当饭吃,伤肾不自知
老邻居常说:“这药我吃了十年,习惯了。”可问题在于,不少人吃的是长期、无监测的止痛药、中药补品、保健品混合,其中有些成分对肾脏毒性极大。
协和研究发现,近三成患者在发病前有长期服用非处方药史,包括一些不规范的中草药制剂和“偏方”。尤其是那些“吃完上厕所冒泡、尿黄尿多”的补品,往往伤肾极深。
肾脏最怕乱吃药,尤其是止痛药、抗生素和激素类药。吃之前别只听广告,最好让医生看看。
第六坑:不爱喝水、喝水方式不对,肾脏“干”到出问题
有个大爷年年体检尿酸偏高,医生建议多喝水,他却说:“我不渴,不爱喝。”一直拖着,最后尿酸高引发肾结石,发展成肾功能不全。
研究也指出,大量肾衰患者日常喝水量不足,有些人甚至一天都不超过500ml水。还有人习惯猛喝、憋尿、睡前大量喝水,这些都在悄悄给肾脏添乱。
别等口渴才喝水。肾脏要正常工作,需要足够水分帮助代谢废物。老年人本身口渴感减弱,更要主动、规律喝水。
第七坑:体检多年不查肾功能,一查就晚了
很多人做体检,只看血脂血压,肾功能这一栏根本不看。甚至连尿常规都跳过。可惜的是,肾病早期最明显的提示,恰恰在这里。
北京协和团队指出,大部分患者确诊时肾功能已经损伤超过70%,而在此之前,几乎没有接受过系统性肾功能检查。
这几个指标建议每年查一次:尿蛋白、肌酐、尿酸、尿常规。尤其是有三高、肥胖、长期用药的人,更不能忽视这一栏体检报告。
肾病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病,它是被生活一点点“养”出来的。吃得咸一点、血压高一点、药吃乱一点……这些小错,积累多了,就成了大病。
从北京协和这项研究可以看出,肾衰竭患者并非“倒霉一点”就发病了,而是早就踩过多个“生活陷阱”。而这些陷阱,其实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
如果身边有人总说自己累、尿多、腿肿、没劲儿,别只当是年纪大了。也许,是肾脏在悄悄报警。早点查查、早点调整生活方式,真的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肾脏不会说话,但它会“记仇”。你怎么对它,它就怎么“回你账”。
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王琼,刘芳,张晓.植物性膳食与老年人慢性病预防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4,44(10):2503-2507.
[2]张春玲,马晓丽.高血压与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实用预防医学,2024,31(6):73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