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联8年干货:残疾人3大福利,有证没领太可惜
发布时间:2025-11-16 10:17 浏览量:1
大家好,我是小芳。每天我都会坚持更新,主页里分享的都是实用的生活知识,每一篇都力求干货满满。文章里提到的内容,也许正是你日常能用到的。如果你觉得有帮助,欢迎点赞、关注,也感谢你的支持!
在基层残联工作整整8年,每天都要接待不少残疾人朋友和家属。最让我惋惜的是,很多人手里攥着残疾证,却不知道能申领好几项福利,有的甚至错过好几年补贴,白白损失了真金白银的保障。今天就把最实用的3大核心福利掰开揉碎了讲,每一条都是实操干货,还有跨省通办、线上申领这些隐藏技巧,建议收藏好慢慢看。
一、残疾人两项补贴:基础保障重头戏,符合条件能领双份
这是覆盖最广、申请门槛最低的福利,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符合条件的能同时申领,相当于每月领两笔钱。
先说说申请条件,其实一点不复杂:
-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低保家庭里的残疾人都能申请,不管残疾等级,只要家里是低保户,拿着低保证和残疾证就能办;
- 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一级、二级残疾人基本都能领,不管家庭条件好不好,毕竟重度残疾人需要长期照顾,这笔钱是给照护者的补贴。
现在政策越来越灵活,很多地区已经把护理补贴范围扩大了。比如我们江西这边,三四级的智力、精神残疾人也能领护理补贴,因为这类群体虽然残疾等级不高,但同样需要长期照护,家里负担也重。我同事的叔叔是肢体二级残疾,家里又是低保户,之前一直没领补贴,后来我们帮着申请,现在每月能拿到850元(生活补贴400+护理补贴450),这笔钱刚好够他买康复辅助器具的耗材,不用再向子女伸手要。
申领方式也越来越方便,不用跑残联窗口排队。打开微信搜“民政通”小程序,找到“残疾人两项补贴”入口,选好户籍所在地,上传残疾证、低保证(申请生活补贴需要)和身份证照片,提交之后等审核就行。去年我们统计过,辖区里70%的残疾人都是通过线上申请的,行动不便的老人让子女帮忙代办,十几分钟就能搞定。
这里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不在户籍地居住也能申请。前阵子有个在浙江打工的江西籍盲人师傅来咨询,他以为必须回江西才能办,其实不用。直接在浙江的街道办提交申请,走“跨省通办”流程,审核和发放还是由户籍地负责,当月申请当月就能计发补贴,不用来回跑腿。还有去外地读大学的残疾学生,也不用重新申请,保留原户籍地的补贴就行,记得每年按时做资格复核,别因为忘记复核断了补贴。
另外,补贴标准每年都会调整,跟着当地经济水平涨。比如2024年我们这边的生活补贴从每月380元涨到了400元,护理补贴从430元涨到了450元,虽然涨幅不算大,但积少成多,一年也能多领几百块。大家可以每年关注下当地民政局的通知,别错过了上调的补贴。
二、医疗救助福利:看病少花钱,还有一站式结算
残疾人本身看病吃药的开销就大,尤其是重度残疾人,长期治疗的费用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不小的负担。国家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推出了专门的医疗救助政策,而且报销流程越来越简化。
首先,残疾人的医保参保有保障。截至2023年底,全国残疾人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困难残疾人、重度残疾人的城乡居民医保费会由政府代缴,自己一分钱都不用出。我们辖区里有个独居的听力三级残疾人,之前不知道有代缴政策,自己交了380元医保费,后来我们提醒他去申请零星报销,3个月内就拿回了全部费用。
其次,报销范围也在扩大。现在29项医疗康复项目都纳入了医保支付范围,比如肢体残疾人的康复训练、听力残疾人的助听器适配、视力残疾人的白内障手术等,都能按比例报销。我邻居是听力一级残疾,去年配了一副助听器,花了1.2万元,医保报销了7000元,自己只掏了5000元,大大减轻了负担。
更贴心的是“一站式”结算。以前残疾人住院,要先自己垫钱,出院后再拿着发票去医保局、民政局跑报销,又麻烦又耽误时间。现在我们跟本地医院对接后,残疾人住院时只要出示残疾证和医保卡,结算时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会一次性算清,直接减免,不用自己垫钱。有个精神残疾患者的家属跟我说,以前住院要先交3万元押金,现在直接记账减免,出院时只花了几百元的自付部分,心里踏实多了。
如果遇到系统故障没享受到减免也别急,只要在出院后36个月内,带着医疗发票、住院结算单、身份证和残疾证,去街道办的民政窗口申请手工报销就行。不过要注意,报销时一定要带齐所有材料,尤其是住院清单,不然会影响审核进度。
还有个隐藏福利:部分地区对残疾人的门诊慢特病有额外补贴。比如我们这边,重度残疾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特病,门诊拿药除了医保报销,还能再享受10%的救助,每年最多能报5000元。家里有残疾人的,可以去当地医保局问问有没有这项政策,别错过了。
三、社保代缴+生活优惠:长远保障+日常减负,两项都不少
很多残疾人朋友因为身体原因没法工作,担心老了没保障、日常开支压力大。其实国家早就有兜底政策,不仅帮着代缴社保,还有水电燃气等日常优惠,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先说说社保代缴,这关系到长远生活。国家会为重度残疾人和困难残疾人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我们这边的标准是:重度残疾人每年代缴1000元,困难残疾人每年代缴500元,自己不用花一分钱,到了退休年龄就能领养老金。我认识一位听力一级残疾的阿姨,今年55岁,之前一直没工作,担心老了没依靠。我们帮她办理了养老保险代缴手续,现在她每月能领1250元养老金,足够覆盖基本生活,不用再依赖子女。
除了养老保险,还有低保兜底政策。截至2023年底,全国有1049.6万残疾人纳入低保范围,成年无业的重度残疾人还能按“单人户”申请低保。比如我们社区有个肢体二级残疾的大叔,虽然家里其他人收入不算低,但他自己没法工作,我们帮他按单人户申请了低保,现在每月能领600元低保金,加上残疾人两项补贴,每月有1050元,生活有了保障。
再说说日常开支优惠,虽然钱不多,但长期下来能省不少。部分地区对低收入残疾人家庭有水电燃气优惠,我们社区就有35户残疾人家庭享受到了这项政策:每月减免10%的水费和燃气费,电费每月减免15度。别小看这一点优惠,一年下来也能省200多块,够买几袋米、几桶油了。
如果残疾人朋友能找到工作,福利就更多了。企业招聘残疾人,不仅能享受税收优惠,还能申请岗位补贴。我们去年帮辖区里一家福利企业对接,企业招聘了8名残疾人,每个残疾人岗位每月能拿到500元的补贴,企业也更愿意招聘残疾人了。而且残疾人在职期间,企业会按规定缴纳社保,个人缴纳部分也有补贴,相当于自己不用花太多钱,就能享受完整的社保保障。
还有就业培训补贴,要是残疾人想提升技能找工作,参加残联组织的免费培训(比如电脑操作、手工制作等),培训期间还能领生活补贴。我们去年组织了两期手工编织培训,有12名残疾人参加,每人每天能领50元生活补贴,培训结束后还帮3人找到了工作,既学了技能,又有了收入。
在残联工作这8年,我深深感受到国家对残疾人的关爱,政策越来越完善,申领流程越来越简化。但还是有很多残疾人朋友因为信息不通畅,错过了本该享受的福利。其实这些政策的初衷就是为了帮大家减轻生活负担,只要符合条件,就应该主动去申请,不用觉得不好意思。
很多时候,残疾人朋友或者家属只是不知道有这些政策,或者觉得申请流程复杂就放弃了。但现在线上申请、跨省通办都很方便,花十几分钟就能提交申请,后续审核通过后,补贴会直接打到银行卡里,不用再跑冤枉路。
你们身边有没有残疾人朋友享受到这些福利?申领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问题?或者还想了解哪些残疾人相关的政策(比如康复辅助器具申请、残疾证办理等),都可以在评论区聊聊,我看到后会尽量帮大家解答,也让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这些实用信息。
喜欢就点个赞,如果觉得有用可以收藏起来,觉得有收获就分享给需要的朋友吧。你们的支持是我坚持下去的理由,评论区等你,一起交流,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