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种癌,即使做了手术,复发转移的风险也非常高

发布时间:2025-11-17 20:21  浏览量:1

前些天遇见一位患者,做完胃癌手术三年多,最近查出肝转移,那一刻他的整个世界都塌了。这样的故事在临床上见得太多,每次都让人感到沉重。

说实话,有些癌症即便手术切除了原发灶,后续复发转移的概率仍然很高,这不是医学上的黑暗面,而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

其实很多人对癌症手术有种误解,以为切干净了就万事大吉,但癌细胞的狡猾之处恰恰在这儿——它们可能早就通过血液和淋巴液悄悄散播出去了。

等到能检查出来的时候,往往已经"占领"了其他地方。有一些癌症类型,即使手术做得再彻底,复发转移的风险仍然摆在那儿

肺癌,沉默的威胁

肺癌是这些年看得最多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肺癌患者做完手术,五年生存率大概在百分之六十多,听起来还不错,但换个角度想,也意味着有接近四成的人会在五年内复发或转移。

为什么肺癌这么容易复发?肺是呼吸器官,它的血流量极其丰富。癌细胞特别喜欢跟着血管跑,肺部的血管网络就像一条信息高速公路,为癌细胞提供了便利。

小细胞肺癌特别凶,手术虽然切了原发灶,但微转移的情况已经存在,这就是为什么它的复发转移率那么高。

坦白讲,胰腺癌是最"害怕"的癌症,不是怕它治不了,而是怕它来得太凶。很多患者查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即便能做手术,复发转移的几率也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胰腺这个器官位置特殊,它躲在腹膜后面,周围紧邻重要血管和胆管。癌细胞长在这儿,想要完全清扫非常困难,往往手术的时候就有部分癌细胞已经转移到区域淋巴结或远处了。

手术中能看到的、能切掉的,其实只是冰山一角。

这些年接触过不少胰腺癌患者做完手术以后,三个月、半年就开始腹膜转移、肝转移。所以现在的策略是术前术后都需要化疗配合,但即便这样,长期生存率仍然堪忧

这个病在某些地区的发病率特别高,很多患者喜欢吃腌制品、烫的东西,长期刺激食管黏膜,就容易出问题。

食管癌手术后为什么容易复发?首先,食管的淋巴引流很丰富,癌细胞侵犯淋巴的概率特别大。

其次,食管癌的浸润性很强,即便外观上看起来切干净了,显微镜下可能在断端附近还有癌细胞残留。再加上食管是个管状器官,如果没完全切除干净,那些隐匿的癌细胞就能继续生长。

我见过做了食管切除吻合术的患者,一两年后又在吻合口附近出现局部复发。

这种区域性的复发,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打击特别大。

卵巢癌的特点是早期症状不明显,等查出来的时候往往已经是晚期。即便是早期的患者,手术清扫加化疗以后,复发率仍然在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左右

卵巢位于盆腔深处,恶性程度高的上皮性卵巢癌特别容易沿着腹膜扩散。做完手术以后,有些患者残留的腹膜微转移灶肉眼看不到,但它们仍然在那儿默默生长。

这也是为什么卵巢癌需要术后做化疗来清扫那些隐性的癌细胞。

有意思的是,即便化疗反应很好,患者以后仍然需要定期复查,因为卵巢癌有时候会沉默几年,突然又冒出来。

乳腺癌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乳腺癌的亚型实在太多了——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二阳性、三阴性,每种的生物学行为完全不同。

三阴性乳腺癌的复发转移率特别高,即便是早期患者,术后的复发率也能达到百分之三十多。

有些患者做完全乳腺切除加放疗以后,还是会出现肺转移、骨转移。

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相对温和一点,长期用内分泌治疗能控制复发风险,但这个过程要坚持很多年。

为什么会这样

这5种癌症之所以复发转移率高,有个共同的原因——癌症确诊的时候,微转移往往已经开始了

现在的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再先进,也没法发现单个癌细胞或很小的癌灶,手术的时候能看到的只是看得到的部分。

另一个原因是手术本身的局限性。有些癌症长在重要血管旁边,有些长在关键脏器上,外科医生即便技术再高超,也没办法做到百分百的完全切除。

加上每个患者的身体状况不同,免疫功能的强弱,术后的恢复情况,都会影响长期的生存预期。

术后该怎么活

手术能解决的是看得到的肿瘤,但看不到的微转移需要其他办法来对付。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这些不是可选项,对于高风险的患者来说是必须要走的路。

有些患者怕化疗的副反应,选择放弃辅助治疗,结果通常都不太理想。

定期复查也很关键,不是说查一次就行了,而是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持续监测。有些癌症的复发往往在手术后的前两三年最高发,但也有的可能五年、十年以后才出问题。

复查的时候发现得早,治疗的空间就大。

生活方式也很重要,坚持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避免烟酒,这些对维持身体的免疫功能确实有帮助。

我见过一些患者术后特别自律,十来年都没复发;也见过一些患者术后该吃吃该喝喝,结果两三年就出问题了

早发现真的很关键

比起手术以后才着急,不如在早期就抓住机会。很多癌症如果在第一期就发现,长期生存的概率会好很多。但现实是,大部分患者确诊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

这个责任不完全在医学上,很大程度是因为病人本身对身体的关注度不够。

那些有家族史的、有不良生活习惯的、年纪到了的人群,其实应该定期体检,但我见过太多人不以为然。

等到症状明显了再去医院,往往晚了。

咳嗽、胃痛、腹胀、大便习惯改变,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有时候是身体在发出求救信号

别等到癌症已经晚期才想起来要爱惜自己的身体,那时候一切都太迟了。

毕竟,健康这东西,真的要在有的时候就懂得珍惜。

参考文献:

[1]陈万青,赫捷.中国恶性肿瘤流行现状分析:2022年全国癌症登记年报[J].中国肿瘤杂志,2023,45(01):1-11.

[2]龚向明,沈琳.食管癌手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特点及预防策略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2,25(08):738-745.

[3]杨荣,侯红瑛.卵巢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综合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3,39(02):1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