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骏翩行苗岭间—序《苗乡诗词九骏集》(山径·张正清)

发布时间:2025-11-17 20:45  浏览量:1

【山径文学社作品】(夕阳浅唱)

(山径文学社是1985年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一群少数民族青年自发组建的群众性业余文学组织。)

.

九骏翩行苗岭间

——序《苗乡诗词九骏集》

【张正清】

.

.

明人董其昌有云:“大都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名山遇赋客,何异士遇知己。”故钟灵毓秀之地,往往亦为诗词鼎盛之乡,盖山水与诗人如知己得遇也。苗乡城步,地虽处楚南极边,然源开沅、资二水,势控湘、桂两省,不仅自古为兵家所重,而又因其境内山水奇丽、风景殊绝,故自古亦为诗家所重。如有“七绝圣手”之誉的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曾写下《送柴侍御》一诗:“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诗中的“武冈”当时的县治即设在今城步儒林镇。宋代杰出诗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陈与义在境内枫门岭写下“丹枫如染带烟光,幻出人间锦绣乡。一段西山看不尽,归鸦数点送斜阳”的绝句。可见,这片山水奇绝的苗乡大地很早便与风雅卓绝的诗人结下了奇妙的缘分。因此,当本人和湖南大学博士唐陈鹏先生收到城步县诗词楹联协会主席肖宇亮先生寄来的厚厚一沓即将付梓的《苗乡诗词九骏集》文稿时,我们不禁为入选的九位诗人感到骄傲,这意味着苗乡山水与诗人的缘分一代又一代传承至今,而且还在新的时代结出了相当丰硕的成果。

《苗乡诗词九骏集》收录了吴本忠、陈才江、宋阳玲、李茂发、潘强、李国庆、王良雄、周牧游、肖宇亮九位苗乡本土诗人精心创作的诗词作品。九位诗人中,苗族诗人有七人,女诗人一人。尽管他们出身不同,学历不一,阅历有别,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传统诗词的爱好者和创作者,都有着长期精益求精的诗词创作经历,都曾在国家、省级以上诗词刊物发表过大量作品,在城步苗乡引领和带动了一批诗词爱好者和年轻学子步入传统诗词创作行列,并在湘西南乃至省内外诗词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被人们誉为”苗乡诗词九骏”。

九位诗人基本上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六十、七十年代。有四位是退休公务员、退休教师、退休工人,有四位在职教师和在职公务员,有一位县直通讯企业负责人。他们操翰成章,涉笔成趣。有的其气坦荡,行止谦和;有的其性耿直,磊落不羁;有的其诗率性,乡愁满篇;有的其举豪上,洒脱铿锵。吴本忠是邵阳十佳诗人之一,是诗词进苗乡校园的首创者,诗词精品斐声省内外,尤其擅长古风创作;宋阳玲女士、潘强、陈才江、王良雄皆是城步诗坛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宋阳玲还是正高级中学语文教师、全国模范教师、芙蓉名师,潘强是城步县作协主席;李茂发、李国庆是笔力老到的诗词作手;周牧游、肖宇亮分别是前任和现任城步县诗词楹联协会会长、主席,是苗乡诗词楹联界的旗手和领军人物,肖宇亮创作的赋在县内几处镌刻。九位诗人本欲恭请湖南大学中国文化史博士唐陈鹏先生为《苗乡诗词九骏集》作序。唐陈鹏先生学富五车,儒雅谦恭,阅读诗稿后,考虑到九位诗人在年龄上都是其师长一辈,自己不宜作序。只是将其读后感用文字形式告诉本人,委托本人将他的看法和建议写进序文中。本人才麻起胆子综合了这篇读后感。

读罢苗乡诗词九骏的作品,掩卷遐思,深深感受到:有的信口吟来,如行云流水;有的韵味自然,使人心神顿爽;有的乡情激越,可见莼鲈之思;有的乡愁蓊郁,几多魂牵梦萦。诗词创作体现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共同特征或旨趣追求。

一曰韵律精严、章法井然。近年来,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人们的目光由外转内,包括古诗词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新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重视,一时间神州大地可谓是诗社林立、诗作如海。但是,因为不少诗词爱好者缺乏对诗词基本写作规则与技巧的钻研及训练,所以当今的古诗词写作虽可谓盛矣,但也呈现出“老干体”“打油体”横行于世的不良风气。《文心雕龙·声律》曾强调:“吹律胸臆,调钟唇吻。声得盐梅,响滑榆槿。”这是说,写诗必须追求声谐语俪、律吕相应,方能臻乎美善,故诗圣杜甫亦会“新诗改罢自长吟”。又沈德潜也指出: “诗不可无法,乱杂而无章,非诗也”。因此,写作古诗词,必须要严遵格律、讲求章法。可喜的是,在《苗乡诗词九骏集》所收录的诸家诗作中,无不体现出韵律精严、章法井然的特点。如吴本忠的《书怀》诗云:“日月沉浮春复秋,小斋风雨韵常留。几丛兰草熏灵慧,半盏香茗远俗流。世事纷纷凭扰攘,浮生汲汲任踌躇。人间纵有千般愿,笔底乾坤一梦酬。”全诗严守格律、对仗工整,遣词用字颇显精妙,而意象清雅、境界超脱,诚为佳品。再来看陈才江的《蓬瀛荷花》一诗:“田田阔叶俏荷花,落户蓬瀛饮碧霞。晨问渔樵山水韵,暮烹野老侗苗茶。人来不着胭脂粉,客去何伤翡翠纱。纵使雷霆风雨后,也邀片月到农家。”此诗不惟对仗工整、结构严谨,而用语生动、清新明快,勾勒出了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静谧与活力兼具的山水田园图景。

二曰质朴素拙、自然本真。凡作诗填词,需谨守格律、注重章法、精熟技巧,但若仅止步于此,则不免迷失在词语的丛林,而无法抵达诗词的化境,最终空落下一身匠气。故袁枚《随园诗话》有云:“诗宜朴不宜巧,然必须大巧之朴;诗宜淡不宜浓,然必须浓后之淡。”因此,于技巧之上求朴拙、于纯熟之后归本真,几乎是每一个诗人追求一个更高的诗意境界。在《苗乡诗词九骏集》中,诗人们的诗词作品便常常体现出“质朴素拙、自然本真”的特点,令人在读诵之后不免击节赞叹。如周牧游的《晚秋即景》云:“斜阳晚照坐江头,闲里无聊看水流。远处苍山云是客,秋红几树傍渔舟。”寥寥数笔,一幅“渔舟唱晚”的乡村秋景图便跃然纸上,恰合乎“大巧之朴”、“浓后之淡”。又如肖宇亮的《初秋乡村吟》:“垄上初黄渐扎营,田头偶咏赶鸡声。鹭鸶起落忙何事?检点秋光熟几成。”诗人从田间地头发现跳动的诗意,无论是将快成熟的农作物比作“扎营”的队伍,还是将鹭鸶的起落想象成农人巡视田垄、检点收成,均充满生活智慧与艺术巧思,颇有唐人田园诗之韵味。再来看李国庆的《斜头山冰臼群》:“林密掩秋晴,溪高水更清。树绸闻鸟语,人寂伴泉鸣。玉臼千年洗,琼崖万载更。静心凝倒影,残照杜鹃声。”既有清幽之境,又有哲思深度,令人读后俗念顿消。而王良雄的《题图·桃花蹊》则云:“昨夜东风雨脚低,桃林一宿砌花蹊。晨来彩带连天际,满岭霞光鸟恣啼。”全诗动静交织、意象新奇、色彩绚丽,在天地间自然地呈现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春日画卷。至于吴本忠的《山行》《游云山》《金盆山居》等诗,皆情真景真、趣味深远;宋阳玲的《长安小醉》《野趣》、李茂发的《伏案观水仙》、潘强的《春分与友登风雨殿瞻神泉有感》《利济门前赏月》《乡道花开》等诸诗,则都能在诗境的构建上于朴拙中见巧意、率本真而返自然。

三曰心系乡土、情深意挚。家乡山川之美,皆为古来共谈。故而不少作家都将家乡作为自己的“文学原乡”,并以此为坐标轴展开自己的文学创作,如莫言的高密、贾平凹的商州、迟子建的漠河等即是明例。在《苗乡诗词九骏集》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们不约而同地以大量的笔墨叙写一切与苗乡大地有关的人、事、物,表达他们对家乡无法自抑的深厚情感。如宋阳玲的散曲《〈双调•折桂令〉南山》云:“问苗乡何处堪讴?魅力南山,绿草如油。云海升腾,牛羊踱步,仙境闲游。陶醉了红颜老叟,羡煞了云雀白鸥。陶令凝眸,这世外桃源,端的是美不胜收。”作者以情驭笔,通过生动明快的笔调、活泼灵动的意象展现出了南山“世外桃源”般的仙境。吴本忠的《春到苗寨》则写道:“蒸蒸日上三苗暖,律吕调阳万物鲜。听水林中微冷袖,望峰雾里小迷鸢。溪边苗女一幅画,垄上哞声十里烟。阡陌纵横瞻路远,春从深处意绵绵。”通过清新自然的笔触,作者细腻刻画了春日苗乡的蓬勃景象,不仅呈现了春意之“绵绵”,更体现了作者对家乡情意之“绵绵”。又如李茂发的《咏城步白云湖》:“白云飘逸水无穷,湖漾青螺出画中。鱼逐游帆飞碧浪,雄堤蓄势亮苍穹。”作者将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感灌注笔端,既写出了白云湖之秀美,又呈现了白云大坝之雄伟,实现了山水之景与人造之景的交相辉映。再来看潘强的词作《鹤冲天·白水头村见闻》:“伏始入,暑风和。天际白云多。小溪山涨后清波。归去一群鹅。 油茶香,棕叶扇。矮凳树荫农院。此时清爽此时天,稍憩似神仙。”仅简单数语,夏日苗乡的田园野趣便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至于肖宇亮的《岩寨冬日》《长坪村之夜》、周牧游的《过巫水》《白云湖观钓》、陈才江的《咏蓬瀛》《孟春题南湖公园》、李国庆的《上排观景台》《游奇山寨》等等,都是从不同角度描绘苗乡胜景、展现苗乡生活的精品佳作,值得读者们细细品味。

当然,实事求是地说,《苗乡诗词九骏集》所收录的诗词作品并非都是尽善尽美的,个别诗作或溺于浅白、或陷于俗套,有进一步打磨的必要。但从整体上看,这部诗集正如她的名字所提示的那样,凝聚着九位诗人在苗岭中生活、成长、思考以及如骏马般翩然弛行在诗词创作之路上的结晶。21世纪初以来,湖南文学界先后推出了“文学湘军五少将”“湖湘楹联七子”等著名文化品牌,不仅极大地刺激了文学写作者的创作热情,而且还有效地扩大了湖南文学在全国的影响力,取得了瞩目的成功。如今,城步县诗词楹联协会在上级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推出了“苗乡诗词九骏”这一本土文化品牌,并出版《苗乡诗词九骏集》,这不仅对城步诗词创作和诗词文化事业发展是一次检阅和阶段性小结,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树立了诗词写作的标杆和诗词创作的成功范例,对本土诗词写作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激励和鞭策作用,而且也是城步文学走出湘西南、走向全国的坚实一步。

是为序。

乙已年榴月

.

(注:①乙已年榴月,即2025年农历五月。②宋阳玲供图。)

.

.

【本文作者简介】张正清(1958-),男,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苗族。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诗词百家》副主编、香港大中华诗词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对联文化传承人,邵阳市诗词协会名誉主席、市楹联学会副会长,邵阳市方志专家库专家。曾主编《城步县志》、《邵阳古代诗词选》、《邵阳现当代诗联选》、《护国军魂》、《名人眼中的蔡锷》。著有个人诗词集《紫陌清风》。山径文学社创始人之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