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母被送养老院,她欣然同意,一周后儿子收到法院传票
发布时间:2025-11-18 08:15 浏览量:2
我怎么也想不到,把亲妈送进养老院那天她笑得多甜,一周后法院传票就拍在了我桌上!
我叫张建国,今年五十六,开了家小五金店,守着老婆孩子过了大半辈子。
这天中午刚送走最后一个顾客,手机就响了。
来电显示是 “养老院王院长”,我赶紧接起来,语气都放软了:“王姐,我妈在那边还好吧?”
电话那头没接我的话,反而问:“建国,你现在方便来趟法院吗?有你的传票。”
我手里的扳手 “哐当” 掉在地上,砸得脚面生疼。
“王姐你开什么玩笑?法院传票?我没犯法啊!”
“没开玩笑,我刚从法院回来,顺路给你捎过来,就在你店门口了。”
我扒拉开卷帘门,就看见养老院的王淑琴站在台阶上,手里捏着个牛皮纸信封,封面上 “法院传票” 四个红章格外扎眼。
她把信封递过来,叹了口气:“建国,你妈把你告了。”
01
三天前的早上,天刚蒙蒙亮,我就去敲了妈的房门。
门虚掩着,推进去就看见她坐在床边,正用布擦那只老座钟。钟是我爸留下的,表盘都磨花了,走得还挺准。
“妈,起这么早?” 我走过去,把热好的牛奶放在床头柜上。
妈抬头看我,眼睛里带着点血丝,却笑了:“年纪大了觉少,琢磨着今天要去养老院,得把东西收拾利索。”
我心里一酸,别过脸去擦桌子:“您要是不想去,咱就不去,我跟桂芬再想想办法。”
桂芬是我老婆,照顾妈快十年了。前阵子她腰间盘突出犯了,躺床上起不来,我店里又离不开人,实在是没辙才提了养老院的事。
妈放下手里的布,拉过我的手。她的手糙得像老树皮,指节都变形了,是年轻时在纺织厂干活落下的毛病。
“傻小子,妈怎么会不想去?” 她拍了拍我的手背,“那地方我去看过,院子大,阳光也好,比在家里闷着强。再说桂芬都那样了,总不能让她拖着病身子伺候我。”
我鼻子更酸了,眼泪差点掉下来。
妈一辈子要强,年轻时候拉扯我和我妹不容易,老了也不愿给儿女添麻烦。
“可是妈……”
“别可是了。” 她打断我,指了指墙角的行李箱,“衣服都收拾好了,就带几件常穿的,剩下的捐了也不浪费。”
我走过去掀开箱子,看见里面整整齐齐叠着几件蓝布褂子,最底下压着个红布包。
“这里面是啥?” 我问。
“你爸的照片,还有我攒的一点私房钱。” 妈说,“到了那边,想买点零嘴也方便。”
我赶紧把红布包拿出来:“妈,您这钱留着干啥?我每月给您打生活费,不够再跟我说。”
妈把布包抢回去,又塞回箱子里:“我的钱我自己管,不用你操心。”
正说着,桂芬扶着腰从卧室出来了,手里端着盘煎蛋:“妈,吃点东西再走,车一会儿就到了。”
妈站起来,扶着桂芬的胳膊:“你快回屋躺着去,这点小事不用你忙。”
“没事妈,我缓过来了。” 桂芬笑着说,“养老院那边王院长我都联系好了,她亲自来接您。”
02
八点刚过,养老院的面包车就停在了楼下。
王淑琴从车上下来,穿着藏蓝色的工作服,脸上带着职业性的微笑:“张叔,李阿姨,建国哥,桂芬嫂子。”
她挨个打招呼,然后走到妈身边:“秀兰阿姨,我来接您啦。”
妈拉着她的手,笑得眉眼都弯了:“小王,麻烦你跑一趟。”
“应该的。” 王淑琴帮着拎起行李箱,“阿姨您放心,到了院里,我保证比在家里还舒服。”
我跟在后面,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
临上车前,我拽住王淑琴:“王姐,我妈腿脚不好,吃饭得吃软的,晚上起夜次数多,麻烦你多照看。”
“建国哥你放心。” 王淑琴拍着胸脯保证,“我们院里有 24 小时护工,专门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我跟护工小刘交代好了,让她重点盯着阿姨。”
妈在旁边催:“行了建国,别耽误人家工作。”
她上了车,从车窗里探出头:“你们俩好好过日子,不用总来看我,店里忙就先忙店里的。”
“妈,我周末就来看您。” 我挥着手说。
面包车缓缓开动,妈一直挥手,直到车拐过街角看不见了,我才收回手。
桂芬靠在我肩上:“这下能松口气了,不过我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我也是。” 我叹了口气,“等你好点了,咱们一起去看妈。”
回到店里,我总有点心神不宁。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给王淑琴打了个电话。
“王姐,我妈到院里了吗?都安顿好了吗?”
“早到了建国哥。” 王淑琴的声音很轻快,“我带阿姨看了房间,单人间,朝南的,阳光特别好。阿姨还跟隔壁房间的张奶奶聊上了,俩人一见如故。”
“那就好。” 我松了口气,“她吃饭了吗?”
“吃了,食堂今天做的小米粥和鸡蛋羹,阿姨吃了一碗粥,一个鸡蛋,说味道挺好。”
挂了电话,我心里踏实了不少。
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都给王淑琴打电话,她每次都说妈在院里过得很好,吃睡都香,还跟着其他老人一起跳广场舞。
我想着妈总算能安享晚年了,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
周四那天,桂芬能下床走路了,非要跟我一起去看妈。
我们买了妈爱吃的香蕉和软糕,开车往养老院赶。
刚进养老院的大门,就听见院子里传来笑声。
我顺着声音望去,看见妈坐在石凳上,手里拿着个手帕,正跟几个老太太聊天,脸上笑得特别开心。
“妈!” 我喊了一声。
妈回头看见我们,赶紧站起来:“你们怎么来了?不是说周末才来吗?”
“桂芬好点了,就想过来看看您。” 我走过去,扶着她的胳膊,“您在这儿挺好的啊。”
“好,好得很。” 妈拉着桂芬的手,“你看我这几天都胖了,食堂的饭菜合胃口。”
王淑琴正好走过来,手里拿着个文件夹:“建国哥,桂芬嫂子,你们来啦。”
“王姐,麻烦你了。” 我递过去一支烟。
她摆摆手:“不麻烦。对了建国哥,有个事想跟你说一下。”
“你说。”
“是这样的,我们院里最近在办一个养老补贴,符合条件的老人每个月能多领五百块钱。” 王淑琴说,“秀兰阿姨条件都符合,就是需要填份申请表,还要老人本人签字。”
“那挺好啊。” 我笑着说,“需要我做什么?”
“不用你忙活,我都帮阿姨填好了,就是得阿姨签个字。” 王淑琴把文件夹打开,指着其中一张纸,“就是这张,阿姨,您在这儿签个名就行。”
妈凑过去看了看,皱着眉头:“这么多字,我也看不懂啊。”
“阿姨您放心,就是补贴申请表,我都给您看过了,没问题。” 王淑琴递过笔,“您就在这儿签个名就行。”
妈看了我一眼,我点了点头:“妈,您签吧,王姐还能骗咱们吗?”
妈接过笔,颤巍巍地在上面签了自己的名字。
03
从养老院回来,我心里更踏实了。
觉得王淑琴这姑娘确实不错,认真负责,还替老人着想。
周五下午,我正在店里算账,手机响了,是个陌生号码。
“喂,请问是张建国先生吗?” 电话那头是个男声,很正式。
“我是,您哪位?”
“我是市法院的,这里有一份李兰秀诉张建国的传票,麻烦您过来取一下,或者我们给您寄过去。”
我当时就懵了,手里的计算器 “啪嗒” 掉在桌子上。
“法院?您没打错电话吧?李兰秀是我妈,她怎么会告我?”
“没错,就是李兰秀女士起诉的您,案由是赡养纠纷。”
“赡养纠纷?” 我脑子嗡嗡作响,“我妈在养老院过得好好的,我每个月都给她打生活费,怎么会有赡养纠纷?”
“具体情况您过来取传票的时候就知道了,上面都写得很清楚。”
挂了电话,我半天没缓过神来。
桂芬看我脸色不对,赶紧过来问:“怎么了建国?出什么事了?”
“法院…… 法院说妈把我告了。” 我声音都在抖。
“什么?” 桂芬眼睛瞪得溜圆,“妈为什么告你?是不是养老院那边出什么事了?”
“我不知道啊。” 我急得团团转,“我这就给妈打电话。”
电话拨过去,响了好几声才被接起来,接电话的不是妈,是王淑琴。
“建国哥,怎么了?”
“王姐,我妈呢?让她接电话。” 我语气有点急。
“阿姨正在午睡呢,怎么了建国哥?出什么事了?”
“法院说我妈把我告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然后王淑琴的声音传过来:“建国哥,这事…… 其实我知道。”
“你知道?” 我火一下子就上来了,“你知道怎么不告诉我?”
“阿姨不让我说,她怕你着急。” 王淑琴说,“其实是阿姨觉得养老院的费用太高,你压力大,想让你把她接回家,又不好意思跟你说,就想通过法院逼你一下。”
“逼我?” 我愣了,“她要是想回家,跟我说一声就行啊,为什么要告我?”
“阿姨说,她跟你提过好几次,你都以店里忙、桂芬身体不好为由推脱,她实在没办法才这么做的。”
我心里咯噔一下。
确实,前几年妈就提过想跟我们一起住,那时候桂芬刚查出腰间盘突出,我店里又忙,就没同意,让她先在老房子住,雇了个钟点工照顾她。
后来钟点工家里有事走了,我才提了养老院的事。
“可是王姐,我这不是没办法吗?” 我急得快哭了,“桂芬躺床上起不来,我店里又离不开人,总不能把妈一个人扔在家里吧?”
“建国哥,我知道你的难处。” 王淑琴说,“要不你先过来一趟,跟阿姨好好说说,说不定她就撤诉了。”
“行,我现在就过去。”
我挂了电话,抓起外套就往外跑。
桂芬在后面喊:“我跟你一起去!”
04
赶到养老院的时候,妈正坐在房间里看电视。
看见我们进来,她把电视关了,脸上没什么表情。
“妈,您怎么把我告了?” 我走过去,声音有点哽咽,“您要是想回家,跟我说一声就行,我就算再忙,也能想办法啊。”
妈没看我,盯着墙上的日历:“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我不想住养老院,我想回家。”
“我知道,可是桂芬她……”
“桂芬的病我知道。” 妈打断我,“可我是你妈,不是包袱,你不能把我扔在这儿不管。”
“我没有不管您啊!” 我急得提高了音量,“我每天都给王姐打电话问您的情况,我每周都来看您,我每个月给您打两千块生活费,这还叫不管您吗?”
“钱能代替儿女在身边吗?” 妈终于看向我,眼睛里含着泪,“我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想喝口水都得自己爬起来;我腿疼的时候,想找人揉一下都找不到;我想跟人说说话的时候,只能对着你爸的照片说。”
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疼。
桂芬走过去,扶着妈的肩膀:“妈,对不起,是我们考虑不周。您别生气,我们现在就接您回家。”
“回家?回哪个家?” 妈苦笑了一下,“你们那房子就两室一厅,你和桂芬一间,孩子一间,我回去住哪儿?”
“我让孩子去店里住,店里有张折叠床。” 我说。
“孩子马上要高考了,店里那么吵,影响他学习怎么办?” 妈说,“我知道你们难,可是我更难啊。”
正在这时,王淑琴推门进来了:“阿姨,建国哥,桂芬嫂子,别吵了。其实这事也不是没办法解决。”
“王姐,你有什么办法?” 我赶紧问。
“我们院里有个‘居家养老’服务,就是护工上门照顾老人,每天过来做饭、打扫卫生、帮老人洗澡、陪老人聊天,费用比在院里住还便宜点。” 王淑琴说,“这样阿姨既能住在自己家里,又有人照顾,你们也能放心。”
“真的?” 我眼睛一亮。
“真的,我们院里已经有好几个老人都是这样的。” 王淑琴说,“护工小刘人特别好,做事也细心,就让她负责照顾阿姨,你们看怎么样?”
妈看向我,眼神里带着期待。
“太好了王姐!” 我赶紧说,“就这么办,费用多少?我现在就交。”
“一个月一千五,包含护工费和服务费。” 王淑琴说,“比在院里住省五百块呢。”
“没问题。” 我掏出手机,“我现在转给你。”
“不急,等阿姨搬回老房子,我们护工上门了再交也不迟。” 王淑琴笑着说,“我先帮阿姨收拾东西,你们去把老房子打扫一下,通通风。”
“哎,好!” 我拉着桂芬,“我们现在就去。”
05
老房子在老城区,是我爸单位分的,六十多平米,两室一厅。
我和桂芬赶到的时候,发现门锁被换了。
“奇怪,我上次来的时候还是好的。” 我皱着眉头说。
“会不会是妈之前找人换的?” 桂芬说。
“不可能啊,妈没跟我说过。” 我掏出手机给妈打电话,“妈,老房子的门锁是不是换了?我们进不去。”
“门锁没换啊。” 妈说,“我走的时候还是原来的锁。”
“可是现在锁芯不一样了。” 我绕到窗户边,往里看了看,“里面好像有人住,桌子上还放着碗。”
桂芬也凑过来看:“真的有人,这是谁啊?”
我心里咯噔一下,突然想起那天妈签字的事。
“桂芬,你在这儿等着,我去养老院问妈。”
我开车飞快地赶回养老院,一进妈的房间就问:“妈,您是不是在养老院签过什么别的东西?除了那个补贴申请表。”
妈眼神闪烁了一下,没说话。
“妈,您说实话!” 我急了,“老房子的门锁被换了,里面有人住,是不是跟您签的东西有关?”
妈叹了口气,从枕头底下拿出一个红布包,打开里面的东西,递给我。
是一份房屋赠与协议。
甲方是李兰秀,乙方是王淑琴。
协议上写着,李兰秀自愿将位于老城区 XX 路 XX 号的房产赠与王淑琴,双方签字后生效。
下面甲方签字的地方,是妈歪歪扭扭的签名,日期就是我们上次来养老院的那天。
我手里的协议 “啪” 地掉在地上,浑身冰凉。
“妈,您…… 您怎么能把房子赠给王淑琴?” 我的声音都在抖。
“我不是故意的。” 妈哭了起来,“那天小王拿了一沓纸让我签,说是补贴申请表,还有什么安全责任书,我眼睛花,看不清楚,她指着哪里我就签哪里。后来我才知道,里面夹着这份房屋赠与协议。”
“您什么时候知道的?”
“前天。” 妈说,“我想回老房子拿件衣服,发现门锁换了,敲门出来个女的,说房子是她的,给我看了这份协议,我才知道被骗了。”
“那您为什么不告诉我?反而去法院告我?”
“我不敢告诉你啊。” 妈哭得更伤心了,“那房子是你爸留下的念想,也是给你留的家产,我把房子给骗走了,我怎么跟你说?我怎么有脸跟你说?”
“那您也不能去法院告我啊!” 我又气又心疼。
“我是想逼你过来,跟你说这件事。” 妈说,“我知道你孝顺,你肯定会帮我把房子要回来的。”
正在这时,王淑琴推门进来了,看见地上的协议,脸色一下子变了。
“阿姨,建国哥,你们……”
“王淑琴!” 我猛地站起来,指着她,“你这个骗子!你竟然骗我妈签房屋赠与协议,把房子占了!”
“建国哥,你别误会。” 王淑琴赶紧说,“这份协议是阿姨自愿签的,我没有骗她。”
“自愿签的?” 我冷笑一声,“我妈眼睛花,看不清字,你把协议夹在补贴申请表里让她签,这叫自愿?”
“我没有!” 王淑琴急了,“是阿姨自己同意的,她跟我说她年纪大了,房子空着也是空着,就把房子赠给我,让我给她养老送终。”
“你胡说!” 妈气得浑身发抖,“我什么时候跟你说过这话?你明明是骗我签的!”
“我没有胡说!” 王淑琴提高了音量,“协议上有阿姨的签字,还有见证人,这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见证人是谁?” 我问。
“是我们院里的护工小刘。” 王淑琴说,“当时小刘也在场,她可以作证。”
我拿出手机:“行,你现在给小刘打电话,让她过来对质。”
王淑琴犹豫了一下,还是掏出手机给小刘打电话。
没过多久,小刘就过来了。
“小刘,你说,当时我妈签这份协议的时候,是不是自愿的?” 我问。
小刘看了看王淑琴,又看了看妈,低下头说:“当时王院长拿了一沓纸让阿姨签,说是院里的手续,阿姨问是什么,王院长说都是些常规手续,让阿姨放心签,阿姨就签了。”
“你听见了吗?” 我指着王淑琴,“这就是你说的自愿?”
王淑琴脸色惨白,说不出话来。
06
“王淑琴,你现在把房子还给我妈,这事就算了。” 我强压着怒火说,“不然我们就报警,告你诈骗。”
“房子我不能还。” 王淑琴咬着牙说,“协议已经生效了,房子现在是我的了。”
“你还敢嘴硬?” 我气得想打她,被桂芬拦住了。
“建国,别冲动。” 桂芬说,“这事我们还是找律师咨询一下,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对,找律师!” 我掏出手机,翻出一个号码。
这个号码是我一个同学的,他是个律师,叫李军。
我拨通了电话:“李军,我是张建国,我遇到点事,想找你咨询一下。”
“建国啊,什么事?你说。” 李军的声音很热情。
“我妈被人骗着签了一份房屋赠与协议,把房子给赠出去了,这协议能撤销吗?”
“具体情况你说说。”
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跟李军说了一遍,包括王淑琴如何将协议夹在其他文件中,如何欺骗我妈签字,以及见证人的证词。
“这种情况属于欺诈,赠与协议是可以撤销的。” 李军说,“根据《民法典》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真的?” 我眼睛一亮。
“真的。” 李军说,“你需要收集相关证据,比如见证人的证词、你妈和王淑琴的通话记录、聊天记录,还有你妈去养老院的相关手续,证明你妈是在被欺诈的情况下签的协议。”
“好,我现在就去收集证据。”
挂了电话,我看着王淑琴:“王淑琴,你现在把房子交出来,我们还能私下解决,不然法院见,到时候你不仅要把房子还回来,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我不信你能赢。” 王淑琴嘴硬道,但语气已经没那么坚定了。
“你等着瞧。” 我扶着妈,“妈,我们走,先去派出所报案。”
到了派出所,我们把情况跟民警说了一遍,民警做了笔录,然后让我们去法院起诉,撤销赠与协议。
从派出所出来,妈拉着我的手:“建国,要是房子要不回来怎么办?”
“妈,您放心,一定能要回来。” 我拍着胸脯保证,“李军是咱们市最好的律师,他说能赢就一定能赢。”
“可是打官司要花钱吧?” 妈说,“咱们店里最近生意不好,别花那冤枉钱了。”
“钱不重要,房子是您和我爸一辈子的心血,必须要回来。” 我说。
桂芬也说:“妈,您别担心钱的事,我们还有积蓄。”
07
接下来的几天,我和李军一起收集证据。
我们找到了护工小刘,让她写了书面证词,还录了音;我们去养老院调取了当天的监控录像,虽然录像没有声音,但能清楚地看到王淑琴将一沓文件递给妈,妈签字的时候,王淑琴用手挡住了协议的关键部分;我们还找到了妈之前的邻居,他们都能证明老房子一直是妈在住,王淑琴从来没有照顾过妈。
证据收集得差不多了,李军帮我们写了起诉状,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房屋赠与协议。
法院很快就立案了,开庭时间定在一周后。
开庭前一天,王淑琴给我打电话,语气软了下来:“建国哥,咱们能不能私下聊聊?”
“有什么好聊的?” 我冷笑着说,“法院见吧。”
“建国哥,我知道错了。” 王淑琴哭着说,“我也是一时糊涂,才做出这种事。那房子我还给你们,你们能不能撤诉?”
“现在知道错了?早干什么去了?” 我说,“撤诉可以,但你必须赔偿我妈的精神损失费,还有我们打官司花的律师费、诉讼费。”
“多少钱?”
“律师费五千,诉讼费一千,精神损失费五千,一共一万一。” 我说。
“太多了,我没那么多钱。” 王淑琴说,“我一个月工资才三千块,还要养家糊口。”
“那是你的事。” 我挂了电话。
挂了电话,我跟妈说了这事。
“建国,要不就算了吧。” 妈说,“只要能把房子要回来就行,别要她的钱了,她也不容易。”
“妈,您就是太善良了。” 我说,“这种人不能惯着,不然她以后还会骗别人。”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 我打断妈,“这钱不是我们要多了,是她应得的惩罚。”
08
开庭那天,法院里坐满了人。
王淑琴来了,身边还跟着一个律师。
我和妈坐在原告席上,李军坐在我们旁边。
法官敲了敲法槌,宣布开庭。
首先由原告方陈述事实和理由。
李军站起身,条理清晰地陈述了王淑琴如何以欺诈手段,让妈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房屋赠与协议的事实,并提交了相关证据:见证人的书面证词和录音、养老院的监控录像、妈和王淑琴的通话记录、邻居的证词等。
然后由被告方答辩。
王淑琴的律师说,赠与协议是双方自愿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他还提交了赠与协议原件和王淑琴的工资证明,试图证明王淑琴没有欺诈的动机。
“被告律师,请问你所说的‘双方自愿’,有什么证据支持?” 李军问。
“赠与协议上有原告的签字,还有见证人,这就是证据。” 被告律师说。
“见证人小刘已经出具证词,证明被告在原告签字时,故意隐瞒了协议的真实内容,将其夹在其他文件中,欺骗原告签字。” 李军说,“监控录像也能证明,被告在原告签字时,用手挡住了协议的关键部分,原告根本无法看清协议内容。”
“那只是原告单方面的说法,监控录像没有声音,不能证明被告在欺骗原告。” 被告律师说。
“监控录像虽然没有声音,但结合见证人的证词、原告的陈述以及被告无法提供其他证据证明原告是自愿签字的事实,可以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证明被告存在欺诈行为。” 李军说,“另外,被告声称原告是因为想让她养老送终才将房子赠与她,但事实上,原告在签订协议后不久,就发现房子被被告占有,并且被告没有履行任何养老送终的义务,这也能证明被告的欺诈意图。”
被告律师一时语塞。
法官问王淑琴:“被告,你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王淑琴站起身,脸色惨白:“我…… 我没有欺骗原告,是她自愿签的字。”
“那你为什么要将协议夹在其他文件中让原告签字?为什么要在原告签字时用手挡住关键部分?” 法官问。
王淑琴说不出话来,眼泪掉了下来:“我…… 我就是一时糊涂,我以为原告年纪大了,好骗,就…… 就做了这种事。我现在知道错了,我愿意把房子还给原告,也愿意赔偿损失。”
09
王淑琴的承认,让庭审现场一片哗然。
法官敲了敲法槌,宣布休庭十分钟,进行合议庭评议。
休庭的时候,妈拉着我的手:“建国,妈对不起你,让你受委屈了。”
“妈,您别这么说,这不是您的错。” 我握着妈的手,“是我没照顾好您,才让您被人骗了。”
“现在好了,房子能要回来了。” 妈笑着说,眼里含着泪。
十分钟后,庭审继续。
法官站起身,宣读判决书:“本院认为,被告王淑琴以欺诈手段,使原告李兰秀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房屋赠与协议,该协议属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原告请求撤销该协议,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支持。被告王淑琴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将位于老城区 XX 路 XX 号的房产返还给原告李兰秀,并赔偿原告李兰秀精神损失费五千元、律师费五千元、诉讼费一千元,共计一万一千元。”
听到判决结果,我激动得跳了起来,一把抱住妈:“妈,赢了!我们赢了!房子要回来了!”
妈也哭了,是高兴的泪。
王淑琴瘫坐在被告席上,面如死灰。
走出法院的时候,阳光特别灿烂。
李军拍着我的肩膀:“建国,恭喜你,正义终于得到了伸张。”
“谢谢你李军,多亏了你。” 我说。
“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李军说,“以后有什么事,随时给我打电话。”
送走李军,我扶着妈,桂芬跟在旁边。
“妈,咱们现在就去老房子,把门锁换回来。” 我说。
“好。” 妈笑着说。
到了老房子,之前住在里面的那个女人已经走了,屋里被弄得乱七八糟。
我找了个锁匠,换了新的门锁。
推开房门,一股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
墙上挂着我爸的照片,桌子上还放着妈之前用的茶杯,一切都还是老样子。
妈走到我爸的照片前,擦了擦照片上的灰尘:“老头子,房子要回来了,你可以放心了。”
我走过去,从背后抱住妈:“妈,以后我再也不把您一个人扔下了,我会好好照顾您。”
“妈知道,妈相信你。” 妈转过身,拍了拍我的脸,“你也是当爹的人了,妈知道你不容易,但妈也希望能跟你在一起,一家人团团圆圆的。”
“嗯。” 我点了点头,眼泪掉了下来。
10
一周后,王淑琴履行了判决,把房子还给了我们,还赔偿了一万一千块钱。
养老院那边也知道了这件事,把王淑琴开除了。
我和桂芬把老房子重新装修了一下,刷了墙,换了家具,让妈住得舒服点。
我们没有选择居家养老服务,而是桂芬辞掉了超市的工作,专门在家照顾妈。
我的五金店生意也慢慢好了起来,雇了个伙计帮忙,我也有更多的时间陪妈。
每天晚上,我都会陪妈坐在院子里聊天,给她捶背;周末的时候,我会带着妈、桂芬还有孩子一起去公园玩,或者去吃大餐。
妈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身体也越来越硬朗。
有一天晚上,我们坐在院子里看月亮。
妈突然说:“建国,你还记得你小时候吗?那时候家里穷,你想吃肉,我就省吃俭用,给你买了一块肉,炖了一锅汤,你一下子喝了三碗,把我和你爸都逗笑了。”
“我记得。” 我笑着说,“那时候我还说,等我长大了,要天天给您买肉吃。”
“现在你做到了。” 妈笑着说,“妈这辈子没白疼你。”
“妈,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我说。
桂芬走过来,递给妈一杯热茶:“妈,天凉了,喝点热茶暖暖身子。”
“哎,好。” 妈接过茶杯,喝了一口,“桂芬,委屈你了,辞掉工作照顾我。”
“妈,您别这么说。” 桂芬笑着说,“照顾您是我应该做的,再说,我在家照顾您,建国也能放心工作。”
孩子从屋里跑出来,抱着妈的胳膊:“奶奶,明天我们去放风筝好不好?”
“好啊。” 妈笑得合不拢嘴,“奶奶好久没放风筝了。”
看着眼前的一幕,我心里特别踏实。
我知道,钱固然重要,但家人的陪伴才是最珍贵的。
以前我总以为,给妈钱,给她找个好的养老院,就是对她好。
现在我才明白,妈想要的不是钱,也不是舒适的环境,而是儿女在身边的陪伴,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温暖。
月光洒在院子里,照亮了我们一家人的笑脸。
这一刻,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