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婚俗变革
发布时间:2025-11-18 10:24 浏览量:1
前不久,陕西旬阳发生一起因敬酒礼仪等琐碎争执而酿成的悲剧,这如同一记重锤,敲响了社会对于婚俗问题深度反思的警钟,让人们不得不追问:究竟是什么让婚姻仪式异化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对正推进婚俗改革的现代社会而言,这起悲剧更应成为照见问题、深化变革的镜子。
这起悲剧的内核,是传统婚俗在现代社会的畸形生长。在旬阳事件中,两位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本应践行现代婚恋观,却仍被困在落后习俗的桎梏中,感情在形式主义的内耗中消磨殆尽。这种“重仪式轻情感”的异化,在多地婚俗中并不鲜见,当彩礼成为衡量诚意的标尺、流程成为炫耀体面的资本,婚姻的本质早已被本末倒置。
这一事件并非孤例。近年来,因高价彩礼、婚礼铺张等问题引发的家庭矛盾时有发生。这种不良风气不仅扭曲了婚姻的本真,更给许多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与心理负担,并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这一事件凸显出持续推进婚俗变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近年来,大同市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抓手,大力倡导文明、节俭、健康的婚俗新风,从平城区连续两年举办集体婚礼,让新人乘上“幸福公交车”,在简约仪式中回归爱情本质;到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基层组织作用,倡导“低彩礼、简办事”;再到党员干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着力用制度力量消解陋习土壤,喜事新办、简约办事开始引领新俗潮流,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肯定和推崇。这些实践证明,婚俗改革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剔除糟粕后的传承——保留仪式的庄重感,剥离其功利性与压迫性。我们应加力探索婚俗变革的新路径,通过创新婚俗服务模式、曝光不良婚俗现象,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婚俗观,让新风良俗在社会中得到更广泛的践行。
这起悲剧告诫我们:婚姻从来不是物质的堆砌,唯有持续破除形式主义桎梏、构建情感支持网络,才能让更多年轻人摆脱婚俗枷锁,让“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美好期许,真正在文明新风中落地生根。(良言)
编辑:吴晓燕
责任编辑: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