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漱口”做错了?医生建议:65岁后,饭后漱口要注意这3点
发布时间:2025-05-17 15:23 浏览量:2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很多人饭后习惯性漱口,觉得清理下嘴巴,干净些,不容易长蛀牙。
这个动作看起来没问题,也被很多人当成卫生习惯来执行,尤其老年人,吃完饭就赶紧漱口,有的还用漱口水,觉得这样才彻底。
但不少口腔科医生最近在门诊发现一个现象: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牙根龋、牙颈部磨损、牙周萎缩的人越来越多,很多都跟“勤漱口”有关。
不是漱口这个动作有错,而是漱口的方法不对,时间不对,甚至用的东西也错。
65岁往后的身体,很多基础功能在变。不是说人老了就要谨慎,而是生理结构真的在退化。
唾液腺分泌量下降,口腔pH稳定能力变弱,牙龈血流减少,这些变化决定了——老年人的口腔自洁功能和抗酸能力不如中青年。
原来年轻时候能扛得住的冲洗、刺激、摩擦,到了这个阶段就变成了伤害。
先说最常见的一个误区,饭后一吃完就立刻漱口,特别是吃了点酸、点甜的食物。
这个时候口腔里的酸碱度正在波动,牙釉质处于“临时软化”状态,如果立马大力漱口,牙面就容易被机械冲刷掉一层表面矿物。
这个过程在医学上叫“脱矿”,不是蛀牙,但长时间下来,会让牙齿变薄,变敏感。
饭后30分钟内,牙釉质的抵抗力是最低的,如果老年人每餐都马上漱口,一天三次,等于每天都给牙齿“打一次磨砂”。时间久了,牙颈部磨耗明显,冷水一碰就酸。
再看第二个常见的问题,就是漱口用的“漱口水”。市面上很多漱口水含有酒精、抗菌剂、清凉剂,看上去刺激小,实际对口腔黏膜的影响不小。
特别是酒精型漱口液,长期使用会导致黏膜干燥、刺激唾液腺功能下降,让本就分泌不足的唾液更难形成保护膜。
有些漱口水还含有氯己定,这种成分短期内确实能杀菌,但长期使用会影响口腔菌群平衡,导致“有益菌”被灭光,“机会菌”反而上来了。
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一项口腔菌群研究显示,长期使用抗菌型漱口液者,其口腔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比例下降,而与口臭、牙周病相关的普雷沃菌属比例显著上升。
这个变化不是一两天出现的,但对老年人影响非常大。
年纪越大,口腔生态越脆弱。表面看是漱口,实际上是在打破一个本就脆弱的平衡系统。
就像抗生素不能随便用一样,漱口液也不是天天都能用的,特别是带抗菌成分的。
更别说还有人把洗牙粉、苏打水当成漱口液,天天早晚含一口,长期下来牙齿变得更敏感、牙龈越来越萎缩,牙齿开始松动,最后牙一颗颗掉,很多人还不明白问题出在哪。
第三个误区是漱口方式太激烈。很多老年人漱口习惯用力吸水、鼓腮、摇头,有的人还用舌头使劲搅水,觉得这样冲得干净。
实际上,这种漱法对牙根、牙龈是种机械性拉扯,特别是牙龈已经萎缩的人,这种动作会进一步加重牙根暴露、牙槽骨退化。
还别说,这种方式还有可能把食物残渣反向带入牙周盲袋,越洗越脏。
广州口腔医院在2021年的病例汇总中提到,部分根面龋患者在非吸烟、无糖饮食的背景下发病,和过度用力漱口高度相关。
过度清洁就像过度用药,一旦超过身体自身的恢复力,就开始变成破坏。
有人可能会说,不漱口更不卫生,会不会得口腔病?这个想法也不全错,但要把握住一个度。对65岁以上人群来说,饭后需要的是“温和清洁”,而不是“立刻彻底清除”。
可以先喝一口温水轻轻咽下,或者用温水含漱几秒,不鼓腮、不大力摇头,不用带刺激成分的漱口液,过半小时后再进行牙线或刷牙。
这才是适合老年人的口腔护理方式。老年人的牙齿不是靠刷出来的干净,而是靠保护出来的稳定。再干净的牙,如果被磨损掉了保护层,也会出现敏感、炎症、龋坏。
还有个问题值得拉出来说:唾液分泌不足是老年人常见问题,不但影响咀嚼、吞咽、讲话,也会影响牙齿再矿化能力。
唾液是天然的抗菌剂和矿物质供给源,含有溶菌酶、免疫球蛋白A、钙、磷等成分,可以缓冲酸性、保护牙面。
如果一味用化学漱口水冲掉这些天然保护成分,反而让口腔环境变得更不健康。
有一项临床实验,研究65岁以上人群使用漱口液后唾液分泌情况,发现每日使用2次含酒精型漱口液者,其唾液流速下降幅度达23%,主观口干评分上升显著。
这说明清洁手段选错了,不仅没帮忙,还添了麻烦。
漱口这件事看起来简单,实际牵涉到牙齿、牙龈、黏膜、菌群、唾液多个系统。年轻时习惯的操作方式,到了65岁以后未必合适。
尤其是那些本身就有牙周炎、牙龈萎缩、牙根暴露、口干症的人群,更要避免刺激性强的清洁方式。医生说的“温和护理”,不只是少用药水,而是要按身体的节奏来清洁,不着急、不蛮干。
那问题来了,有些老年人本身戴着活动义齿或种植牙,这种情况下饭后漱口方式是否也要调整?
答案是肯定的。活动义齿容易在缝隙中残留食物,确实需要清洁,但这类人群更不能大力漱口。
建议是饭后先将义齿取出,单独冲洗,口腔内再用温水轻含轻吐,不鼓腮也不长时间含水。
种植牙周围有人工牙龈结构,过度冲刷会影响黏附稳定性,甚至造成微小损伤。清洁方式以软毛刷+温水为主,严禁用酒精或刺激性漱口液冲洗种植区域。
正确做法应该是:饭后半小时内先自然清口、温水轻漱,半小时后再视情况进行清洁或牙线处理。义齿护理要单独看待,不能和自然牙混为一谈。
不注意这些,牙没保护住,种的牙也保不住。关键不是清不清洁,而是怎么清洁才不会伤。这个区别,才是65岁以后的护理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