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喝茶的习惯吗?医生建议冠心病人:夏季燥热喝4茶,平稳血压

发布时间:2025-06-06 16:19  浏览量:4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福利礼包赠送中】即日起,每天将在收藏、点赞并评论留言的读者中抽出幸运中奖者,免费赠送健康大礼包(实物)一份,欢迎大家参与活动!

城市越来越热,空调越开越猛,但人身体的自我调节却在悄悄下降,尤其是心血管方面的问题,一到夏天就暴露得更快。

医生门诊里冠心病患者排得满,问来问去,血压不稳、头晕胸闷、心率快,很多人都没把这事当回事,只当是热着了。其实热天对心脏的负担,比大多数人想象的重得多。

天一热,血管扩张,汗出得多,体液丢失加快,心率加快来维持血压,一来二去,冠心病人本就狭窄的冠脉承压更大。

心肌耗氧量上升,血压起伏增大,哪怕是平时控制得还行的患者,也容易在夏天出现意外。

有研究说夏季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春秋,尤其是在40℃以上的极端天气。

喝茶,算是中国人比较稳的一种生活习惯。有些人觉得茶不就那样,哪有那么大影响。其实真不是。

茶这个东西,看起来简单,实则门道不少。茶叶里的化学物质种类超过400种,光是儿茶素、黄酮、多酚类这些抗氧化成分,就已经和心血管系统有直接相关。

而在夏天,喝什么茶、什么时候喝、怎么喝,对冠心病人来说就是干预手段。

有一种错误认知是,所有茶都利尿、都清热、都养生。

这个说法很宽泛,也很迷惑。像绿茶,很多人觉得它清新、去火,但它的咖啡碱含量也不低,尤其是嫩芽茶,刺激性比一般茶大。

冠心病患者喝这种茶,可能导致心率不稳,尤其是空腹时,反而让血压更难控制。

有医生在调查中发现,部分患者在早上喝浓绿茶后出现头晕、手抖的症状,误以为是低血糖,其实是茶叶里的成分加重了交感神经兴奋,导致暂时性血流不足。

和绿茶相比,有几类茶更适合在夏天作为日常辅助,比如山楂茶、麦冬茶、决明子茶、洛神花茶。

这些茶共同的特点是,刺激性小、含有利于扩张血管的植物化合物、具备一定的降脂降压作用,而且适合常温饮用,不容易伤胃。有点像是温和版的药物辅助剂。

山楂里头有丰富的类黄酮、三萜类成分,这些成分已经被研究很多次,能起到一定扩张冠状动脉、促进血液流动的作用。

对老年冠心病人来说,山楂茶有利于改善心肌供血。但这东西不能空腹喝,不然胃酸上来了不说,还容易引起恶心。也不能浓煮,泡水而不是煮汤,效果稳定,副作用小。

麦冬茶的重点在补液和调节心率。麦冬含有皂苷类、低聚糖,能够缓解交感神经过度兴奋,间接稳定血压。

而夏天冠心病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交感神经过强,容易心跳快、血压波动大。

决明子茶算是被用得比较多的一个。它本身的成分对肠道有促进作用,也有轻微的降压效果。

不过问题也出在这里,有些人喝了之后容易腹泻,反而导致水电解质紊乱。这个反作用在炎热天气更要小心。

特别是已经在吃利尿药的冠心病人,决明子叠加上去,很容易加重体液丢失,引起血压骤降。

所以这种茶要淡泡,不能煮,不能当饮料喝。

洛神花这几年被吹得很热,它里面的原花青素、槲皮素这些东西的确对血管有保护作用。

喝茶除了喝进去的那点有效成分,更重要的是这个行为带来的生活节奏调整。

能定时喝茶的人,一般生活不会太乱。而生活节奏对血压影响是长期而深远的。

再说回喝茶这个动作,很多人把它当喝水的替代,这也是一个误区。喝茶不是喝水,不能靠茶叶水来完成每日所需水量。

特别是含有一定咖啡碱的茶,会增加排尿,一不小心,水分丢失更多。冠心病人在夏天最怕的就是血液浓缩,一旦脱水,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栓形成几率也上去。

所以医生建议冠心病人,夏季每日水分摄入要达到1500ml以上,哪怕不渴也要定量补水。茶可以喝,但不能代替水,尤其是浓茶,更要控制量。

也有一部分人喜欢自己混茶,弄一堆材料泡一壶。这种做法风险很大。

不是所有的草本都适合混用。有些本来没副作用,但加在一起反而会出现代谢冲突。像甘草、黄芪这类常见中药,一旦量大,可能引起体内电解质紊乱。

而甘草还可能导致假性醛固酮增多,引起水钠潴留,结果血压不降反升。很多人在这种“自配降压茶”里吃了亏,还以为是病加重了,实际是茶喝错了。

生活中的健康干预,往往被误读。很多人把茶看成一种“药性”的存在,忽略了它最本质的是节奏和规律。

每天泡茶、坐下、慢慢喝的过程,其实本身就在给身体一个信号:放松、缓慢、重启。这种节奏在现代生活里很难找,但对冠心病人特别重要。

血压控制靠药,但心率和情绪、交感神经系统的稳定,要靠这种生活感知来维持。

有时候,不是茶的成分起了效果,而是你愿意坐下来慢一点,才让身体有了喘息的机会。

现代医学说的是血管弹性、心率变异度、内皮功能,这些听起来很复杂,但本质就是身体是不是有恢复的时间和空间。

喝茶这个动作,如果只是匆忙咕咚几口,那不如不喝。真正的作用在于身体在那个当下,是否进入了一个更稳定的系统节奏里。这是药物给不了的部分,也是生活本身该承担的责任。

那喝凉茶是不是更好?夏天热得这么厉害,是不是该喝点清火的?

不见得。凉茶这个词本身就有误导性,它并不等于低温饮品,而是指清热解毒的草药混合饮料。

对普通人来说,偶尔喝一两次问题不大,但对冠心病人,这些“清火”的成分可能带来更大的负担。

大多数凉茶含有金银花、菊花、板蓝根、蒲公英等,这些成分可能刺激胃肠道、影响电解质代谢。

部分人喝完后出现头晕、心慌,不是火降下来了,而是血压掉下来了。

而且,大多数人喝凉茶时是冰镇的,这种刺激会让血管突然收缩,引起血压剧烈波动。

有研究表明,冰镇饮品对中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影响大于热饮,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冷热交替造成的血压反复,是诱发急性冠脉事件的常见因素之一。

所以清热降火不是靠凉茶完成的,而是靠生活规律、情绪稳定、饮食适当减少刺激来实现

喝茶的目的也不是“降火”,而是稳。冠心病怕的不是热,而是不稳,喝什么都得往这点上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