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村的 “兵支书” :让乡亲们腰杆挺起来,腰包鼓起来

发布时间:2025-05-17 17:21  浏览量:4

在柳塘镇联盟村的千亩高粱地与猕猴桃园间,总能看到一位步履铿锵的身影——退伍军人、联盟村党支部书记张涛。这位土生土长的90后“兵支书”2014年参军入伍,2016年退役返乡后,通过组织的培养和自身的努力,2021年当选为联盟村党支部书记,成为全县最年轻的“兵支书”。他以军人特有的果敢与智慧,带领村民蹚出“高粱稳粮、猕猴桃突围、民生筑基”的振兴新路。

近年来,在张涛的推动下,联盟村建立起“支部+合作社+农户”三级联动体系。村集体示范种植150亩,带动10余户村民发展种植150亩,形成连片种植基地。村里还成功注册“乌箐河猕猴桃”商标,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打造“柳塘金果”区域品牌,同时建设冷链仓储中心,通过错峰销售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产业收益最大化。

今年300亩猕猴桃因为冰雹导致绝收,张涛提出“猕猴桃套种高粱”方案,利用果树行间空地种植高粱,通过“一地双收”减少损失,为合作社和农户筑起“风险防火墙”。张涛说:“我们村种植的猕猴桃原本预计今年产值在50万元左右,但受冰雹灾害影响,猕猴桃绝收。下一步我们准备争取高粱种子和订单,减少合作社和农户的损失。”

在张涛带领下,联盟村依托“党支部+订单农业”模式,引导村民规模化种植高粱,集中仓储、统一销售,每年为种植户节约运输成本超万元。联盟村八组村民韩健最初种植高粱20亩,后面陆续增加到80亩。作为这一模式的受益者,他说:“之前卖高粱要运到安底,每年的车费一两千块钱。现在村里修了仓库,卖高粱方便多了,还节约了成本。”

张涛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带领村支两委积极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争取项目资金修建猕猴桃基地860米产业路。同时,在联盟村蒙加洞集中建房点,该村争取到的污水处理与粪污资源化项目正在施工,预计10月底竣工。届时该区域污水处理率将达95%,畜禽粪污100%转化为有机肥反哺农田,形成“生态闭环”。

张涛创新实施“党员责任田”制度,将34名党员编入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专班,组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在防汛抗旱、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彰显铁军本色。“部队教会我永不言败,培育了我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党组织赋予我使命担当。我将持续发挥军人本色和初心,用实际行动让我的家乡发生变化,让我们村的村民能够挺直腰杆,鼓起腰包。”张涛说。

从保家卫国的战士到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兵支书”张涛用军人的热血与智慧,引领联盟村在产业升级、生态优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