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吃一瓜,中药不用抓”,一护眼,二通便,三强免疫,使劲吃

发布时间:2025-06-21 10:56  浏览量:5

本文1773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王大爷每年一入伏就爱上火,眼睛干、便秘、口苦,整天没精神。去医院查了没啥大问题,医生说是“典型的夏季内热偏盛”,建议他从饮食上调节。

于是,孙女每天给他切上一盘新鲜西瓜,一吃下去不光口气清了,眼睛也滋润了,大便也顺了。王大爷感叹:“这瓜,不仅是解渴神器,还是我的‘保健药’。”

西瓜到底是不是“夏季良药”?吃它能不能真的省下中药?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夏天,你到底该不该使劲吃瓜。

别小看这块红瓤。西瓜的主要成分是水,占了90%以上,但它并不是“只有水”,它还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钾、番茄红素、瓜氨酸等活性物质。

番茄红素是天然抗氧化剂,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对延缓细胞老化、预防细胞损伤有帮助;瓜氨酸能促进血管舒张,有辅助降压作用;维C和钾则有助于调节电解质平衡,提升免疫力。

这些营养成分,恰好就是夏天人体最容易缺的。

夏天紫外线强,眼睛特别容易干涩、疲劳,尤其是老年人和经常用眼的年轻人。维生素A缺乏是导致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而西瓜中的β-胡萝卜素能在体内转化为维A,对视网膜有保护作用。

研究显示,每天摄入适量β-胡萝卜素,能降低眼部干燥、夜盲症和黄斑变性等风险。西瓜虽然不是维A“冠军”,但胜在好入口、吃得多、吸收快。

不是说它能治眼病,但在日常护眼、延缓视力衰退方面,它是个好帮手。

夏天出汗多,肠道水分减少,很多人开始便秘。光靠多喝水不一定管用,因为肠道蠕动慢,水进肚子也白搭。

西瓜的优势在于:不仅含水多,还含果糖和膳食纤维。果糖在肠道内有轻泻作用,能刺激排便;而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蠕动。

特别是早上空腹吃一两块冰西瓜,再喝点温水,比吃香蕉还通畅,对老年人和久坐不动的上班族尤其友好。当然,如果你本身腹泻或者肠胃虚寒,那就要慎重,别贪凉。

夏天人容易犯懒、没胃口,吃得少、动得少,免疫力也跟着“掉线”。这时候,把西瓜当做“天然补剂”,比乱吃保健品靠谱。

西瓜中的维生素C、番茄红素和瓜氨酸,在免疫调节中都有角色。维C能促进白细胞生成,增强抗病毒能力;番茄红素可以减少炎症反应,对免疫系统是个保护伞。

另外,西瓜中的天然糖分比碳酸饮料温和多了,不会造成剧烈血糖波动,适量吃还有助于恢复体力、缓解疲劳,对免疫系统是个加分项。

不是人人都能使劲吃瓜,有些人吃多了反而会“招灾”。

第一类是肾功能差的人。西瓜含钾高,肾功能不全者排钾能力差,容易引起高钾血症。

第二类是糖尿病患者。虽然西瓜升糖指数不高,但总量大了也会拉高血糖,不建议空腹大量进食。

第三类是容易腹泻和脾胃虚寒的人。西瓜性寒,吃多了容易引起腹泻或加重胃寒。

第四类是术后恢复期的病人。这类人本身免疫力低,肠胃功能弱,冷食易诱发并发症。

第五类是孕晚期的孕妇。吃多了容易浮肿、影响血糖控制。

别吃太多,一次200克以内刚刚好,差不多就是2-3块拳头大的瓜瓤。吃完别立刻喝水、吃饭,避免肠胃负担。

别空腹吃,尤其是冰西瓜,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引发胃痉挛。

别吃靠近瓜皮的白瓤,这部分硝酸盐含量相对较高,长时间存放后容易滋生细菌。

别久放冰箱,一次切完尽快吃掉,冰箱不是保险箱,尤其夏天,细菌繁殖很快。

别和高蛋白食物同时吃,比如海鲜、牛奶,会影响消化吸收,甚至引起腹泻。

“吃一瓜,中药不用抓”这话说得轻巧,但不能当真。西瓜再好,也只是个高水分、高营养的水果,不是万能药。

它能帮你缓解夏季不适、改善部分症状,但不能替代药物治疗。比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胃炎这些病,吃再多西瓜,也不能“吃好”。

但如果你身体健康、胃肠正常,那就别错过这个夏天的“天然处方”。趁着西瓜正当季,掌握好节奏、吃法对路,不仅能清热解暑,还能护眼、通便、强免疫,真比吃药靠谱。

参考资料:① 王友仁. 夏季水果营养与食疗作用研究[J]. 中国食品, 2022(05): 55-57.
②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食品营养成分数据手册[M].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23.

感谢关注!有你在,我们会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