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典籍,全球发行量约4亿册,译本超500种,中国人却少有能读懂

发布时间:2025-07-08 20:54  浏览量:5

文/37度暖爸

接到《道德经》的推荐任务,我是茫然的!坦白地说,我对国学的部分,略懂一扭扭,给《道德经》写推荐,已经大大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

从收到样书,我的心也逐渐安定起来:既来之,则安之。正好借“为书籍写推荐”的机会,好好读一读这本被奉为哲学、政治智慧、人生智慧的经典。

通过大量查询资料,我才知道,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各国经典名著中,《道德经》是被翻译成最多种语言、发行量最大的传世经典。

在西方《道德经》的销量已经超越了《圣经》,跃居所有经典之上,现已荣登世界书籍排行榜榜首之位。

《道德经》的外文译本总数近500种,《道德经》的德文译本多达82种,研究老子思想的专著也高达700多种。很多外国元首都最喜欢阅读《道德经》,美国政坛给予老子的评价为“总统之师!”。

康德、谢林、尼采、海德格尔、奥巴马、里根、潘基文、爱因斯坦……一众国外哲学家、政治家、科学家都曾深度阅读过《道德经》。

甚至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形成也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而作为这样一本国学经典名著,因为其晦涩难懂的语言,国内能通读并理解的人却不多。

我拿到的这本《漫画讲透道德经》用漫画的形式讲解道德经,全书约1300幅漫画,不仅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白话的讲解,也让人能秒懂2500年前先贤的智慧。

就拿职场内卷来说,许多人忙着追求更多任务、更高的业绩指标,陷入无效竞争的漩涡。

例如,《道德经》第三章倡导“无为而治”,第三十七章提倡“无为而无不为”,这并非让人消极怠工,而是顺应自然、遵循规律,合理利用自身能力和资源。

过度的内卷往往是人为的、脱离自然规律的竞争,个人在内卷、竞争压力大的环境中,应该更多专注于自我成长和内在的提升,而不是一时的得失。

再例如,《道德经》第一章和第四十二章都有对“大道至简”的论述。

内卷,通常是过度复杂化、细节化的结果,而简单的工作流程和生活方式往往更高效。

职场的疲惫也通常会蔓延至亲子关系,育儿的内卷程度也与职场内卷激烈程度不相上下。

大部分家长都被裹挟进了“不得不做”“不卷就等于落后”的泥潭,用别人的生活标尺,量碎了孩子的成长节奏。

却忽略了孩子是否具备参与“激烈内卷”的心理素质和个体差异,也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

例如,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中提到“行不言之教”,第四十一章中提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意思是说:应该遵循“无为”的原则,减少干预,让其自然发展。同时,家长自身的行和行为会成为孩子效仿的榜样,从而实现教化的目的。

用大白话解释,就是:身教大于言传、潜移默化的理念,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教育方法之一。

再例如,在《道德经》第八章提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上善若水的智慧在于不争不抢,以柔克刚。

在面对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时,家长应该避免强硬的对抗和指责,而是以一种平和、包容的态度去理解孩子的行为。

这意味着家长应该像“水一样”无形、柔和,不与孩子争高下,而是以自身的行动和态度去影响孩子。

这本被国内外众多名人推崇的经典,被誉为“万经之王”,包含着太多先贤的智慧,值得所有人反复诵读,揣摩。

如果你也深陷职场与育儿的困境,如果你也曾多次冲动捧起国学经典,却被“晦涩难懂,玄之又玄”的古文表述劝退。

这本《漫画讲透道德经》,用萌系画风把原文变成生活里的小故事,就是你的救星。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中国学者林语堂说:“老子的隽语,像粉碎的宝石,不需装饰便可自闪光耀。”

一篇文章难以说明《道德经》中所蕴含的深层智慧,《漫画讲透道德经》却像一把钥匙,把“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之道,利而不害”这些藏在古老文字里的智慧密码,变成职场人能看懂的生存指南、家长能实操的育儿心法。

当孩子为分数焦虑时,漫画里 “圣人处无为之事” 的场景会提醒你:成长不是冲刺跑。

当你在加班深夜疲惫不堪,“少则得,多则惑” 的漫画分镜会轻轻告诉你:停下不是认输,是为了更清醒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