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因急性胰腺炎离世!医生:天热宁愿在家打麻将,也别做这3事!
发布时间:2025-07-07 23:29 浏览量:5
夏天一到,医院里的胰腺炎病例就明显多了起来。前几天刚刚有个年轻女子因为急性胰腺炎在短时间内病情恶化,最终不幸离世。
有人问,这病怎么来的这么快,怎么就这么严重?说实话,胰腺炎不是稀罕病,但它的凶险程度,真是常常被人低估。
医生常说,天气热的时候,宁愿在家打麻将吹空调,也别做三件事:暴饮暴食、猛喝酒、大量运动后立刻吃冷食。这不是危言耸听,是实打实从无数病例里总结出来的教训。
胰腺在身体里位置不显眼,藏在胃后头,平常也没什么存在感,但它一旦发起火来,那就是一场全身性的炎症风暴。
很多人以为胰腺炎就是肚子疼,其实远远不止。急性胰腺炎最典型的症状是上腹部剧烈疼痛,而且是那种从前心窝子穿到后背的痛,很多人形容像被刀劈、被火烧,坐也不是、躺也不是。
严重的时候会合并恶心、呕吐、发烧,甚至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意识模糊。别看是个胰腺的问题,它一旦发作,全身器官都可能被波及,包括肺、肾、心脏,甚至可能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那胰腺为什么会突然发炎呢?常见诱因有好几种,高脂饮食、大量饮酒、胆囊结石、暴饮暴食、剧烈应激,甚至是一些药物反应。
特别是夏天,天气热,人的口味重,吃得油,喝得急,冷饮啤酒一上桌,脂肪和酒精一起刺激胰腺,胰液大量分泌,结果胰管排不出去,胰腺就开始自己“消化自己”,这就是炎症的开始。
这里要重点说一句,酒精性胰腺炎越来越年轻化,近几年二三十岁的病人并不少见,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点,聚会喝酒从不设限,喜欢空腹饮酒,结束后还猛吃一顿烧烤火锅。
从机制上讲,胰腺本该是一个“默默工作”的消化器官,但它分泌出来的胰酶,一旦提前激活,像泼出去的硫酸水,会直接腐蚀自己的组织。
正常状态下,胰酶是在进入小肠后才被激活的,可一旦胰管受阻、胰腺细胞受损,这些酶就在胰腺内提前启动了。
简单说,就是本来是厨师做菜,结果菜刀失控伤了自己。这种自身攻击的过程,不仅破坏胰腺,还会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引发全身反应,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人病情进展那么快。
有研究表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高达30%,而且很多死亡都发生在前一两周。2023年《中华消化杂志》统计,全国范围内急性胰腺炎住院病人中,接近一半是中度以上的病例,其中重症占比近12%。
一旦进入重症阶段,病人常常需要进ICU,进行呼吸支持、透析、营养支持,治疗周期长,费用高,家属的心理和经济压力也非常大。
更为棘手的是,部分病人即使熬过了急性期,后期还可能出现胰腺假性囊肿、胰源性糖尿病、长期腹泻、营养不良,生活质量受到极大影响。
临床上我们遇到的典型案例太多了。有个40岁的男性患者,平时身体挺壮实,过年聚会连续几天喝酒吃肉,结果突发腹痛,来的时候已经呼吸困难、血压不稳,CT显示整个胰腺已经肿胀坏死,还伴有肺部感染。
抢救了一周,最后还是没挺过来。他的家属说:从发病到人没了,不到十天,连个准备的时间都没有。这种突如其来的打击,是很多家庭承受不起的,而它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问,那我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胰腺炎?有没有什么信号可以预警?老实说,胰腺炎的早期症状很容易被忽视。
上腹痛、反酸、恶心,有时候会被当成胃炎或者消化不良对待。如果是持续性疼痛、放射到背部、饭后加重、伴有发热,那就一定要警惕。
尤其是那些有胆结石、高脂血症、长期饮酒史的朋友,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千万别硬扛。临床上经常遇到病人说:我以为就是吃坏肚子了,忍忍就过去,结果越拖越重,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
这几年,关于胰腺炎的研究也有不少进展。2022年《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有篇文章指出,肠道菌群失调在重症胰腺炎中扮演重要角色,某些细菌毒素可能通过肠道屏障渗透,进一步加重胰腺的炎症反应。
还有研究显示,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检测,可以在早期帮助医生迅速判断胰腺功能损伤,做到尽早诊断、尽早干预。也就是说,科学在进步,医生的手段越来越多了,但前提是你要及时就医。
很多人喜欢夏天运动后喝点冰镇啤酒,顺便吃点烧烤解馋,还有人说空腹喝点酒能提神解乏。咱们说句实话,这样的行为每一项都踩在胰腺最怕的雷区上。
吃得过油、喝得过猛、冷热交替、运动后忽冷忽热,都是诱发胰腺炎的导火索。尤其是空腹饮酒,不仅刺激胃黏膜,还会导致血液中脂肪含量迅速升高,加重胰腺负担。夏天人本身就容易脱水,血液粘稠度高,一旦胰腺血流受限,胰腺细胞坏死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那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远离这个“沉默的杀手”?我们医生不会空口说大道理,只讲几条有根据的建议。
第一,高脂饮食每周不超过两次,尤其是动物内脏、肥肉、炸鸡、奶油蛋糕这些食物,吃多了不仅胆固醇飙升,还会诱发高脂血症型胰腺炎。
第二,饮酒要有红线,男性一天不超过25毫升纯酒精,女性更低。长期饮酒者建议每年查一次胰腺B超和血脂。第三,不要在剧烈运动后立即进食冷饮或大餐,运动后胃肠血流减少,贸然进食会刺激胰腺分泌,增加胰管压力。
有些人说,我平时没什么事,也不喝多少酒,偶尔一次聚餐怎么就那么倒霉?医学上确实存在个体易感性,有人一次暴饮就发病,有人喝十年才出问题。
这跟胰腺的代谢能力、胆道结构、基因、免疫状态都有关系。但这并不代表你可以放松警惕。就像有的人抽一根烟得肺癌,有的人抽十年才出事,我们不能拿极端个例来安慰自己。医生看的是概率,做的是预防,救的是眼前的危机。
夏天本该是轻松愉快的季节,但如果不注意生活细节,胰腺炎就可能悄悄找上门来。我们不是非要把夏天说得危险重重,只是希望你知道,有些病来得快、走得急,等你意识到它的严重性时,可能已经晚了。
夕阳底下打打麻将、吹吹空调、吃点清淡的饭菜,其实比什么都安心。别等到进了急诊室才开始后悔,那时候,再热的天也不热了。
参考文献:
1. 中华消化杂志.2023年全国急性胰腺炎住院病例分析
2.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22年肠道菌群与重症胰腺炎关系研究
3.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4年胰酶指标在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