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警告:上了年纪,小暑时节这6事千万不要做,可能危及健康
发布时间:2025-07-09 01:07 浏览量:6
每年一到小暑,天气就像被点燃了一样,闷热、潮湿,仿佛连空气都在发烫。
对于年轻人来说,多喝点水、吹吹空调就能熬过去;但对中老年群体来说,这段时间身体真的吃不消,小问题拖一拖可能就变成了大麻烦。
尤其是过了六十岁,身体调节能力不比从前,中暑、血压波动、心脑血管问题,一个比一个来得突然。小暑前后,如果还照着年轻时候的习惯来过日子,真的不合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有些事,年轻时做了只是累一点,但年纪大了再做,代价可能就不只是疲惫——是健康甚至生命。
很多老人坚持早晨五六点钟去公园锻炼,觉得这是几十年的好习惯。但小暑节气,空气湿度高、气温回升快,清晨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反而高,尤其是PM2.5。
此时段血压波动剧烈,会让原本有高血压或心脏病的人更容易出问题。有人就是习惯性早起遛弯,结果路上突然头晕摔倒,送到医院一查,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小暑时节锻炼,时间可以往后推一点,等太阳升高、空气流通后再出门,反而更安全。而且锻炼强度也不宜太大,像太极、慢走、舒展类运动,更适合这个季节。
天气一热,很多人就靠着空调和冷饮来“续命”。但对中老年人来说,这两样如果用得不对,反而会伤身。
小暑期间,很多人出现胃口差、腹胀、腹泻等问题,大多和脾胃虚弱有关。而冷饮、冰西瓜、冰啤酒,这些凉性食物会让消化系统“罢工”。特别是饭后立刻喝冰水,对胃的刺激特别大。
还有空调,温度一降就舒服,但室内外温差过大,容易诱发感冒、关节疼,甚至引发心脑血管异常。尤其是老年人本身代谢慢、抵抗力差,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还可能出现“空调病”。
建议空调温度保持在26℃左右,出门前提前关闭,让身体有个适应过程,不要突然进出冷热环境。
小暑节气之后,紫外线强度迅速增强,中午十一点到下午两点,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如果这个时段还坚持外出办事,尤其是顶着太阳骑电动车、走长路,中暑风险非常高。
不少老年人觉得自己身体硬朗,不把晒太阳当回事。但年纪越大,体温调节功能越差,出汗少、体液流失快,热量积聚后身体容易“过载”。
以前有一位退休教师,顶着烈日去市场买菜,回家后就头晕、恶心,家人以为只是中暑,结果第二天直接晕倒,检查是热射病初期。
中老年人出门最好避开正午,选择早上八点前或傍晚五点后,遮阳帽、墨镜、防晒衣一样都不能少。不要怕麻烦,命重要。
小暑节气,洗澡次数多了,有些人图凉快,喜欢用冷水冲澡。乍一看挺舒服,但对上了年纪的身体来说,冷水刺激不但不养生,反而有害。
冷水会导致血管突然收缩,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疾病或关节炎的人,洗完冷水澡后常常感到头晕、心慌,甚至引发心律不齐。
而且湿热天气,本就容易出汗、毛孔张开,冷水一浇,容易让风寒湿气趁虚而入,导致腰腿酸、关节痛。
更适合的做法是使用温水,水温控制在35-38℃之间,洗澡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洗完及时擦干身体、吹干头发,别让湿气留在体内。
小暑一到,很多人开始关注“夏补”,尤其是中老年群体,觉得趁着出汗多、消耗大,应该吃点补品。但夏季并非最适合进补的季节,特别是高脂、高糖、高热量的补品,对身体负担不小。
夏天人体阳气旺盛,若再进补太多热性食物,反而容易上火、口腔溃疡、便秘,还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血糖波动。
曾有位老年人,子女给他买了各种滋补品,说是“补肾养心”,结果吃了半个月后,血压突然飙升,去医院一查,医生建议立刻停用。
夏季补养要讲究“清补”,像绿豆汤、莲子粥、百合汤这类温和食材,才真正适合这个时节。补不如调,饮食规律、睡眠充足、情绪稳定,比什么补药都管用。
天气热,有些人晚上不想睡,开着空调、追着剧,一看就到凌晨。结果白天没精神,晚起晚睡,日夜颠倒。
中老年人身体对生物钟特别敏感,熬夜会打乱内分泌系统,影响血压、血糖的稳定。而且夜间是身体调节免疫系统、修复机能的关键时段,晚上不睡,白天吃什么都白搭。
小暑节气虽然白天长、夜晚短,但作息还是要规律。建议晚上十点前入睡,保持充足睡眠,白天可以午休20分钟,帮助身体恢复。
小暑不是“养生”的好时节,而是“调养”的关键节点。尤其是老年人,更要顺应节气,调整作息、饮食和习惯,别拿身体去硬扛天气。
一段生活中的提醒家住南京的李阿姨,今年六十八岁,退休后每天早上五点准时去湖边快走,风雨无阻。小暑那天,她还是照常出门,太阳已经很毒,她没多想。
走了半小时,突然感到胸口闷痛,腿发软,差点摔倒。路人扶她坐下,喝了水缓了十几分钟才缓过来。后来检查发现,原本控制得很好的高血压,因为炎热与运动叠加,波动严重。
从那以后,她开始改下午五点再出门,运动强度也换成了缓慢的太极。她说,“以前觉得锻炼越早越好,现在知道,顺着身体的节奏来,才不累。”
小暑时节对中老年人来说,是一年中最容易“出事”的阶段。不是说风一吹就生病,也不是晒一下就中暑,而是很多健康问题就是在这时候一点点积累、悄悄爆发的。
坚持锻炼、保持心情愉快、合理饮食、规律作息,才是这个节气最重要的养生方式。不是不可以享受生活,而是要用更适合当前身体状态的方式去过日子。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1]王广基,曾庆延,刘晓红.高温天气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14):3691-3695.
[2]李红,陈文辉,郑燕.夏季高温环境下老年人中暑风险及其防护[J].中国公共卫生,2024,40(3):353-356.
[3]邱金芳,张建国.夏季老年人运动与健康管理策略探析[J].运动与健康科学,2022,44(2):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