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会暨教学展示在文山学院举行

发布时间:2025-07-14 19:52  浏览量:2

为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创新发展,7月12日,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会暨教学展示在文山学院举行。

此次会议由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指导,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主办,文山学院、中共文山州委教育工委联合承办。会议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为主题,既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具体要求,也是对思政课“大中小一体化”建设方略的深化与延展。

中央党校一级教授韩庆祥,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骆郁廷,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邹广文,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主席、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史宏波,云南大学《思想战线》编辑部主任李维昌,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秘书长、景德镇陶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文华,文山学院党委书记桂正华,文山州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州教育体育局局长胥仁政,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农加贵等出席会议。来自全国28所高校、70所中小学的5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会议。

开幕式上,胥仁政介绍了文山州教育发展情况。他指出,文山州始终坚持“五级书记抓教育、党政同责办教育”,大力实施“教育兴州”战略,创新形成边疆“五红党建”教育品牌,推动教育质量提升。同时指出当前基础教育思政课存在体系不完善、学段衔接不紧密等短板,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集体备课,推动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桂正华代表文山学院致辞,他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中央高度重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边疆高校,文山学院牢记育人使命,依托本地红色资源打造4条“行走的思政课”路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学,与地方共建思政课一体化研修中心,推动各学段思政教育无缝衔接。他强调要扛起政治责任,把准方向之舵,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贯穿各学段的灵魂主线;要深耕实践创新,筑牢育人之基,打破学段壁垒,创新教学方式;要凝聚协同合力,拓宽发展之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平台,共同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张志丹在致辞中指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已覆盖32个省级行政区、103个成员单位,通过系列专题论坛与教学展示构建了跨省合作平台。他强调一体化建设需破解同题异构与异中求同核心命题,提出案例式教学应融合地域性、典型性、特色性、问题性与故事性特征。结合援疆经历与西部发展观察,他以诗作寄语文山学院,主张以协同创新推动思政教育跨学段有机衔接,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主题报告环节,韩庆祥、骆郁廷、邹广文、张志丹、史宏波5位专家先后就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等相关论题进行研讨。专家们对各学段思政课的理论问题、资源建设、案例讲解、教学设计等方面宝贵的研究及建设成果进行了分享,并提出良好的意见和建议。教学展示环节,赵琳、谭美璐等9位教师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主题,以多元形式展示民族文化传承、国家认同教育等模块教学。

会后,参会人员前往马关县马洒村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场教学,通过实地走访、交流研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感悟相结合,深化对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解。

此次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会暨教学展示紧凑高效、精彩纷呈,为与会的各学校思政课教师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多方面的同台交流和展示机会,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参会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会在今后的工作及学习中更加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育人本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