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相张居正》19句经典名句
发布时间:2025-07-15 19:40 浏览量:3
1、天下之事,极则必变,变则反始,此造化自然之理也。
【释义】天下的事情,发展到极致就一定会发生变化,变化之后又会回到初始的状态,这是自然的规律。
2、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在众,断之在独。
【释义】处理国家大事,考虑时必须周详、全面,不能草率行事。执行时必须有行动力,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谋划时应广泛听取众人的意见,集思广益。最终决策时领导者必须独立决断,不能因众说纷纭而犹豫不决。
3、成功非难,处成功尤难。
【释义】取得成功并不难,但保持成功并继续前进则更为困难。
4、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释义】一点点小火星可以烧掉大片原野。
5、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
【释义】根本坚固的树木,一定会开出繁花、结出硕果;源泉深邃的河流,一定会水流清澈、波浪滚滚。
6、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
【释义】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使百姓安居乐业,而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深入了解百姓的困苦。
7、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释义】制定法律并不难,难的是让法律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听取他人的意见也不难,难的是将这些建议真正落实到行动中。
8、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
【释义】法令制度不应拘泥于古今之别,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以及是否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9、用人必考其终,授任必求其当。
【释义】在用人时,必须考察他最终能否完成任务并取得功绩;在授予职务时,一定要看他是否具备胜任该职务的能力。
10、车之不前也,马不力也,不策马而策车何益?法之不行也,人不力也,不议人而议法何益。
【释义】如果车子不能前进,是因为马没有用力,那么只鞭策车子而不去鞭策马是没有用的;同样,如果法律得不到执行,是因为执行法律的人没有尽到责任,那么只讨论法律而不讨论执行者的责任也是没有意义的。
11、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
【释义】有修养和名望的人注重实际,而不是追求华丽的外表;致力于提升自身修养,而不是关注外在表象。
12、学乃吾人本分内事,不可须臾离者。
【释义】学习是读书人分内的事情,一刻也不能停止。
13、常将有日想无日,莫将无时想有时。
【释义】在物资丰富、生活富足的时候,要经常想到可能到来的贫困和缺乏的日子;不要等到一无所有时,才去怀念曾经的富足。
14、不知其心,不驭其人也。不知其变,不驭其时也。
【释义】不了解一个人的内心想法、性格和能力,就无法真正驾驭他。不知道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应变能力,就无法在合适的时机有效地任用他。
15、君子驭愚,施以惠也;小人驭愚,施以诺也。
【释义】君子在驾驭愚昧的人时,会采用仁慈和恩惠的方法;而小人则通过承诺和空头支票来驾驭他们。
16、智者驭智,不以智取;尊者驭智,不以势迫;强者驭智,不以力较。
【释义】一个有智慧的领导者在驾驭有智慧的人时,不会跟他们比拼智慧;一个有地位的领导者在驾驭有智慧的人时,不会用威势来强迫他们;一个强大的领导者在驾驭有智慧的人时,不会用蛮力来让他们屈服。
17、以利使奸,以智防奸。以力除奸,以忍容奸。
【释义】对于奸佞之徒,要以利益驱使,以机智防备,以忍耐包容,以强力铲除。
18、乱不责之,安不弃之。孤则援之,谤则宠之。
【释义】对于那些忠诚的人,当局面混乱时不要责备他们,态势安稳时不要抛弃他们,陷入孤立时要援助他们,遭人诽谤时要关心他们。
19、敬士则和,礼士则友,蔑士则乱,辱士则敌。
【释义】对待那些有才能的人,尊敬他们,就能和睦相处;礼遇他们,就能成为朋友;蔑视他们,就会生乱;侮辱他们,就会成为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