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多次警告:天气炎热时,糖尿病患者最怕这四件事,别大意了
发布时间:2025-05-20 13:12 浏览量:3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我爸血糖控制得挺好的,这两天气温高,他觉得不怎么出汗、吃得也清淡,就偷偷把降糖药停了几天,还跟我说天气热人代谢快,不用天天吃药也没事,是不是这么回事?”
一个29岁的教师,在给父亲买药时低声问到,她的父亲67岁,患糖尿病已七年,最近体重下降、食欲下降,但并没有定期检测血糖,只靠“感觉”判断。
这种靠感觉处理慢性病的方式,表面看似“了解身体”,其实埋下了非常大的隐患。糖尿病的最大危险之一就是:症状不明显,但进展很快,尤其是在夏天。
很多人以为夏天血糖会自然下降,实际上这时候身体内的激素波动、电解质变化、出汗失水、饮食波动,加在一起,恰好是糖尿病最容易失控的时期。
最危险的就是擅自停药,很多糖尿病患者看到天气热、出汗多,就误以为体内糖分消耗加快,不需要药物干预,这种认知错得离谱。
降糖药不只是调节血糖数值那么简单,它在调控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糖异生、延缓胃排空方面有多重作用。
一旦中断,身体在短期内会因失去平衡机制导致胰岛素功能紊乱,肝脏释放葡萄糖速度加快,肾脏重吸收能力下降,造成血糖短时间波动剧烈。
夏天的另一个陷阱是过度贪凉,很多糖尿病老人受不了热,整天躲在空调房里,风扇直吹,冷饮不断,甚至半夜开空调到低温睡觉,醒来出汗、口干、心慌,还以为是“上火”。
其实这种状态是糖尿病在夏季失调的典型表现——体温调节异常、水电解质失衡、交感神经紧张。
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管神经调控能力差,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会让末梢循环更差,汗腺反应迟钝,体表温度与核心温度差距增大,容易导致高热不自知、低血糖错判。
夏天本是代谢高峰,但糖尿病人本身代谢通路失调,贪凉反而让系统进入抑制状态,汗排不出去,热量堆积在内,出现头晕、恶心、四肢无力等中暑前兆,但又被误当成低血糖补糖,最终适得其反。
再说高糖食物的隐性危害,很多人以为自己没有吃甜品、没有喝糖水就算控制饮食了,却忽略了隐藏糖的来源——冷饮、冰淇淋、乳酸饮料、功能饮料、甚至“无糖”字样的饮品。
只要成分中有高果糖玉米糖浆、麦芽糊精、葡萄糖酸钠等物质,都会引起血糖快速波动。
而夏天是这类食物消费高峰期,不少糖尿病人自以为摄入不多,其实每天从各种饮料、零食里加起来的糖含量远超药物能控制的范围。
更危险的是这些高糖食物因为“凉、甜、入口爽”,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大量摄入,加上天气热导致口渴频繁,很多人每天都在无意识中摄入过量糖分。
如果再加上药物控制不规范,那血糖曲线很容易出现“锯齿波动”,导致视网膜病变、肾功能下降等并发症加速出现。
剧烈运动是第四个不能忽视的风险点,很多糖尿病患者听说运动可以降糖,夏季天气好,活动时间多,就开始打羽毛球、快走、广场舞、打太极,甚至去爬山、骑行、跳操。
这类运动确实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肌肉糖摄取,但前提是要控制强度和时长。
剧烈运动会导致血糖先下降,随后因应激激素升高反弹性上升,特别是糖尿病人本身心血管调节能力差,在剧烈运动后容易出现心率紊乱、体温调节障碍、低血糖昏迷等问题。
更严重的是部分患者因运动后未监测血糖,以为疲劳是运动正常反应,结果忽视了低血糖征兆,错过补糖时机。
糖尿病人的运动必须遵循几个原则:饭后1小时进行、控制心率在每分钟120以内、以微微出汗为宜、运动前后监测血糖、准备葡萄糖片或含糖饮品、避免高温时段和剧烈爆发力训练。
运动应是辅助治疗,而非核心干预,不能把“运动降糖”理解为“运动替药”。
如果一个糖尿病患者在夏天饮食控制好、血糖看似平稳,但没有规律检测餐后血糖和夜间血糖,是否也可能出现看不到的危险?
答案是肯定的,糖尿病最大的危险不在高血糖,而在血糖波动幅度,特别是夜间血糖和餐后血糖,决定着是否存在胰岛素分泌异常、药物剂量不足或超量、应激反应干扰。
白天看似正常,可能只是波动的平均值在正常范围,但早晚高峰隐藏了风险。
研究显示,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血糖波动幅度关系比与空腹血糖、HbA1c更密切,夜间低血糖反弹、餐后高血糖持续,是加速视网膜病变、肾小球硬化、神经损伤的核心机制。
如果患者不检测,不记录,只看一两个随机血糖,就等于在盲开车,真正的安全感,不是“感觉没事”,而是数据稳定、节律稳定、生活习惯稳定。
所以夏天不是糖尿病人最轻松的季节,而是最需要系统管理的季节,不怕热,就怕忽视,不怕高血糖,就怕不知道什么时候升了什么时候降了,不怕糖,而怕对糖不敏感。
很多危险,从来都不是突发的,而是习惯慢慢养成、细节慢慢被忽略、节律慢慢被打乱,最后在一个不起眼的时刻爆发,这,就是糖尿病夏天最真的样子。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糖尿病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赵荣瑶.糖尿病病人用药依从性管理策略的研究进展,循证护理 ,202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