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糖尿病患者会因热射病诱发心衰?医生解读

发布时间:2025-07-17 17:59  浏览量:2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这天儿也太毒了吧?走两步都出虚汗,连风扇都懒得转圈……可你知道吗?高温天对糖尿病人来说,不只是热出一身汗那么简单,还可能热出命来!

说句不中听的实话:热射病这玩意儿,不挑人,但最爱找糖尿病人下手。而最吓人的,不是中暑本身,而是它背后可能牵出的那条黑线——心衰

你可能觉得这听起来有点夸张?可现实比想象还狠。糖尿病人本就身子虚,高温再一攻,心脏就容易“罢工”。

现在问题来了:为啥糖尿病人更容易中招?热射病又是怎么一步步让心脏“缴械投降”的?中医怎么看?咱们一个个说清楚。

先别急,把这事儿想明白前,咱得先从头扒一扒——热射病到底是个啥?

热射病,说白了就是身体的散热系统崩了盘,体温飙得跟烧锅炉似的,能烧到四十度以上。你以为这只是“热”?不,这是命悬一线的“热”。严重的,几个小时就能送人见阎王。

那糖尿病人为啥更容易中招?这事儿还得从他们的“底子”说起。

糖尿病人,尤其是二型糖尿病,很多都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啥意思?就是说他们身体的“散热指挥中心”——包括汗腺、血管舒缩神经这套系统,早就不灵光了。

正常人热了会出汗散热,糖尿病人呢?汗也出不利索,血管也不扩张,热气一时半会儿散不出去,身体就像个高压锅,越煮越爆。

而且,糖尿病人常年高血糖,会让血液变得又稠又粘。高温一来,水分丢得快,血液就更浓了,心脏要泵血就更费劲。

这时候要是再出点什么“插曲”——比如血压不稳、心律乱跳……就容易把心脏“逼到墙角”,走向心衰。

说到这儿,咱得提个真事儿。

2023年夏天,南京鼓楼医院急诊科收治了一位65岁的糖尿病老大爷,顶着午后的大太阳去菜场买鱼,回来路上中暑晕倒,送到医院时体温41度,已经出现意识模糊,心电图显示心功能急剧下降,诊断就是热射病诱发的急性心衰。医生拼了命抢救,人才算捡回一命。

你说这是不是拿命买菜?

可惜的是,这样的例子不是个例。2022年《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上有一项统计,北京协和医院在三伏天接诊的热射病重症病人中,近四成都有糖尿病病史。

那问题来了,中医怎么看待这回事儿?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夏属火,火性炎上,最伤的是心。糖尿病在中医里多属“消渴”范畴,本就阴虚火旺,津液不足,体内“阴阳失调”,一遇酷热,就容易“阳盛阴衰”,火上浇油。

再加上糖尿病人脾胃虚弱,气阴两亏,汗出不畅,体内邪热难以排出,就像堵了烟囱的灶台,越烧越闷,最后“内热外闭”,热毒攻心。

尤其是老年糖尿病人,肾气已衰,心气不足,一旦热毒犯心,心阳暴脱,心衰便难以避免。这在《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心为火脏,主血脉,其华在面”,火若不藏,心神不安,百病皆生。

这可不是说着玩儿的。有些病人一热就头晕胸闷,以为是低血糖,赶紧吃糖,结果越吃越糟,那不是治病,是“添柴烧火”。

所以别以为出汗多就是排毒,中医讲“汗为心之液”,汗出过多,伤的是心阳。高温天暴汗,心气一虚,等着心衰来敲门吧。

那现代医学怎么说?

根据2023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一项研究,高温会显著提高心力衰竭的住院率,尤其在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的群体中尤为明显。

美国疾控中心也早就警告过:在40度以上的高温环境中,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风险比正常人高出两倍以上。

为啥?因为高温会加重心脏的负担。人体为了散热,血管扩张,心率加快,心脏像是被迫加班的工人,连轴转。糖尿病人心肌本就供血不足,这么一折腾,心脏吃不消——啪,心衰来了。

看到这儿,你可能要问了:那到底咋办?难道糖尿病人夏天只能躺家里吹空调?

非也非也,咱们不是来吓唬人的,是来出招的。

第一招,识天机。夏季三伏,阳气最盛,中医讲“避暑如避贼”,糖尿病人就得学会“躲时”。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能不出门就别出门,真有事儿也得提前准备,比如喝足水、戴草帽、穿浅色衣服。

第二招,察五脏。身体是有“预警器”的,别把头晕、乏力、心慌、胸闷当成“热得正常反应”,一旦这些症状出现,尤其是有糖尿病的人,必须警觉:这是心阳告急的信号。

第三招,养气血。中医讲“气行则血行”,夏天容易耗气伤阳,尤其是糖尿病人,日常饮食要清淡,少吃辛辣油腻,多喝点“益气养阴”的汤水,比如绿豆汤、莲子百合粥。

第四招,调情志。烦躁是夏天的大敌,中医说“心主神明”,情绪波动大,心火易旺,糖尿病人心火本就偏盛,火上再添火,真是险中加险。不妨静坐片刻,听听古琴,看看荷花,调心静气。

还有一点要记住:夏天不是“祛病”的时候,是“养心”的季节。别想着趁着出汗多减肥、排毒,糖尿病人更不适合“出大汗”,那是伤阳自残,别拿命和汗水做交换。

写到这儿,咱不啰嗦了,最后几句话,掏心窝子的。

糖尿病不是“慢性病”四个字能概括的,它是个潜伏的杀手,尤其在高温天,它会和心衰联手,悄无声息地收割生命。

别以为自己年轻就无所谓,也别觉得中暑只是头晕点儿,这背后可能藏着的是你心脏的“临界点”。

夏天还长,命只有一条。糖尿病人,得学会“顺天而养”,别拿热当小事,别让汗成催命符。

愿你清凉一夏,安然无恙。

倘若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点用,或者让你想起了某个亲人朋友,点个赞,留个言,转发一下,别让知识只停留在你我之间。

关注健康,不只是为了活得久,更是活得明白、活得安稳。

[1]张小青, 刘辰, 贾海霞. 高温环境对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3, 51(4): 312-316.
[2]李凤, 陈建国, 罗颖. 高温热射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对慢病患者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2, 31(7): 702-706.
[3]王明, 赵红, 胡婧. 中医视角下热射病的病因病机与防治探析[J]. 中医杂志, 2024, 65(3): 22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