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核心遭剽窃!14个精英集体叛变,牵头者身份被扒,真不简单

发布时间:2025-08-05 15:10  浏览量:3

文 | 锐闻

编辑 | 锐闻

“文内所有信息皆出自权威媒体”

都说科技圈水深,但谁能想到14个技术精英,集体背叛老东家,顺手还把价值9个亿的芯片技术给打包带走。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带头的这位大哥,履历那叫一个不简单,美国高通镀过金,华为海思当过高管,妥妥的技术大牛,可就是这么个人才,最后却成了技术窃贼的头目……

说起这事儿,得从华为海思的Wi-Fi芯片说起,这可不是什么普通芯片,而是华为砸了9个亿、耗时三年才搞出来的宝贝疙瘩。

要知道在Wi-Fi 7这个领域,华为可是占了全球22.9%的专利份额,手握482项国际专利,妥妥的行业大佬,按理说这么重要的技术,保密工作应该做得滴水不漏。

可偏偏,千防万防家贼难防,这帮内鬼手段说出来大家可能都不敢信,拍照、截屏、手抄,对,就是用手抄这种原始方法偷技术资料。

他们把华为的设计文档、源代码、测试数据,统统往自己的私人邮箱里塞,更绝的是为了躲避监控,他们还把文件切成小于10MB压缩包,给这些文件起了个开源项目的名字当掩护。

这操作既土又洋,土的是手抄这种笨办法,洋的是他们还搞什么分段传输+境外加工,听着挺高大上,但说白了就是把偷来的东西分成好几份,走不同的路子运出去。

他们在自己公司做芯片流片的时候,直接套用华为内部那些还没公开的测试数据,结果专业机构一鉴定,40个核心技术点相似度超过90%。

直到上海警方出手了,经侦部门一出马,14个人全部落网,现场查扣了7台存储侵权技术的服务器,冻结了9500万的涉案资金。

这一锅端可真是大快人心,但说实话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为华为感到不值,辛辛苦苦搞研发,结果被自己人给卖了。

另一方面也在想这些技术精英,本来前途无量,怎么就走上了这条不归路,那么这帮人搞的这一出,损失有多大?

这么说吧,华为每年光专利许可费就得损失1-2亿美元,换成人民币,那可是十几个亿往上走,9亿的研发投入就这么打了水漂。

更要命的是华为本来在国际Wi-Fi标准制定上有很大话语权,这下底牌都被人看光了,如果这些技术真流到国外去了,那些竞争对手拿到手,直接就能绕过华为的专利壁垒。

本来人家得乖乖交专利费,现在不光不用交钱,还能反过来抢华为的生意,你说气人不气人?

说到这14个人的分工,那真是专业得让人咋舌,主犯张琨就像个导演,其他人各司其职,配合得那叫一个默契。

有专门负责截屏的,这些人的工作就是盯着电脑屏幕,看到关键技术资料就咔嚓一下,有负责手抄的,还有负责传输的,专门研究怎么把这些资料神不知鬼不觉地运出去。

最有意思的是他们不是直接从华为跳到张琨的新公司,而是先找个中间公司“洗白”,今天在A公司待着,过两个月去B公司转一圈,最后才进张琨的尊湃通讯。

用这种办法规避竞业协议,意思就是我没有直接去竞争对手那儿,我是先去了别的公司,然后才去的尊湃。

在扒开看看这14个人的身份,那可都不是等闲之辈,全是华为海思的核心研发人员,有的还是技术骨干,手里掌握着关键技术。

最让人无语的是,这里面好多人的竞业协议都还没到期,原来张琨给他们开的条件确实诱人——2到3倍的高薪,外加股权激励,但为了这点钱,把自己的职业生涯都搭进去值得吗?

现在好了,14个人全部被抓,该判刑的判刑,该罚款的罚款,那些当初拿到手的高薪和股权,现在看来不过是镜花水月。

更可悲的是这些人本来都是技术精英,其实在华为这样的平台上,只要踏踏实实干,前途不可限量,可他们偏偏选择了这条邪路,不光毁了自己,还给整个行业蒙上了阴影。

如果时光能倒流,这14个人会不会后悔当初的选择,特别是那些还年轻的技术人员,本来大好的前程,就这么毁了。

再说这个张琨,美籍华人的身份,在美国高通当过五年射频工程师,回国后进了华为海思,一路爬到21级高管的位置,专门负责WiFi芯片技术这一块。

在华为干了十多年,从普通工程师混到资深技术总监,升迁速度说实话挺让人羡慕,按理说这种级别的高管,年薪少说也得大几百万,再加上股票期权什么的,日子过得应该相当滋润。

可就是这么一个成功人士,偏偏动了歪心思,2019年就开始谋划,2021年2月从华为离职,仅仅一个月后,2021年3月就火急火燎地成立了尊湃通讯科技公司。

这速度快得让人起疑,正常人离职后不得缓缓,可张琨就像早就计划好了一样,离职、创业,一气呵成,更绝的是这时候他跟华为签的竞业协议还没到期。

而他的海外经历,2005年到2010年在美国高通工作,那可是全球顶尖的芯片公司,在那儿当射频工程师,接触的都是最前沿的技术。

按说在高通镀了金,回国后又在华为这样的大平台上发展,这履历简直是开了挂,可就是这样的海归精英,最后却成了技术窃贼的头目。

这就让人不得不想起董明珠那句话了,虽然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但张琨这个案例,确实让人对某些海归的动机产生了怀疑。

现在判决下来了,张琨的下场可以说是相当惨,6年有期徒刑,这个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对一个搞技术的人来说,6年足够让他跟这个行业彻底脱节了。

300万的罚款,对他这种级别的人来说,可能不算特别多,但真正要命的是后面那条,5年内禁止从事芯片相关工作。

6年牢狱之灾,出来后还有5年不能碰芯片,加起来就是11年,在芯片这个日新月异的行业,11年意味整个技术体系都变了,你学的那些东西全都过时了。

其他13个人的下场也好不到哪儿去,判刑1到5年不等,个人罚金加起来1350万,这些人里面,有的可能才三四十岁,正是事业上升期,结果一下子全毁了。

当初张琨找他们的时候,他们有没有犹豫过,有没有想过后果,还是被高薪和股权冲昏了头脑,觉得不会被发现?

现在看来所谓的高薪、股权,全都成了泡影,尊湃通讯9965万的资金被冻结,公司直接解散,所有技术资料被销毁,那些当初许诺的美好前景,现在看来就是个笑话。

最讽刺的是张琨他们费尽心机偷来的技术,最后一点用都没派上,公司没了,技术销毁了,人也进去了,所以千万别以为自己手段高明,别以为能瞒天过海。

还有网友扒出了更多细节,案件曝光后高通迅速解散了上海的Wi-Fi 7研发团队,还销毁了所有相关资料。

华为在这件事后发了内部通告,称这是知识产权保卫战的决定性胜利,但他们也承认金钱赔偿,远远弥补不了失去的国际话语权和技术领先地位。

毕竟9亿的研发投入没了,每年1-2亿美元的专利费损失,这些都是能算出来的账,但技术泄露带来的长远影响,那是算不清的。

最让人唏嘘的是,美国的制裁都没能把华为怎么样,结果差点栽在自己人手里,这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