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末伏,提醒中老年人:少做3件事,多吃2样菜,季节转换少生病
发布时间:2025-08-10 00:03 浏览量:1
进入末伏,意味着三伏天的最后一段已经到来。虽然“秋老虎”还在发威,但暑热正慢慢消退,早晚的空气中已经多了一丝凉意。末伏正处于夏秋交替的关键节点,气温、湿度和昼夜温差都在变化,对中老年人来说,这是一个既容易养生、也容易出问题的时期。
俗话说:“一年养阳看三伏”,末伏的调养直接影响到秋冬的身体状态。这个时候,中老年人要记住——少做3件事,多吃2样菜,顺利过渡,身体更棒。
一、少做3件事1、少贪凉
末伏虽热,但气温已开始波动,有些人贪图凉快,空调温度调得很低,甚至晚上开着电扇对着吹。中老年人的血管收缩和体温调节能力较弱,这样做容易导致关节酸痛、颈肩僵硬,甚至引发感冒。建议室内外温差控制在5℃-7℃以内,夜间睡觉最好用薄被护好腹部和肩颈。
2、少吃寒凉生冷
西瓜、冰镇饮料、冷面等虽然解暑,但末伏时节脾胃功能已开始由盛转弱,大量进食寒凉食物容易引起腹泻、消化不良。中老年人要格外注意,凉菜、冰品尽量减少,食物以温热、易消化为佳。
3、少熬夜
末伏时节昼夜温差增大,身体需要更多休息来适应气候变化。中老年人本就睡眠质量下降,熬夜不仅影响免疫力,还容易引发心脑血管事件。最好保持“早睡早起”,晚上23点前入睡,让身体在凉爽的夜间得到充分修复。
1、冬瓜
末伏湿热依然存在,很多人会觉得身体沉重、食欲下降。冬瓜性凉味甘,富含钾元素和膳食纤维,煲汤、蒸煮、清炒都适宜,尤其是冬瓜海米汤、冬瓜排骨汤,既营养又养胃。
【冬瓜肉丸子汤】
1、将猪肉洗净后剁成肉末,也可以用料理机打成肉末;生姜切成姜末,葱切成葱花(留部分葱花最后用)。把肉末放入碗中,加入姜末、葱花、鸡蛋、淀粉、1 汤匙料酒、适量盐和少许胡椒粉,朝着一个方向搅拌均匀,使肉馅上劲。处理冬瓜:冬瓜去皮去瓤,洗净后切成薄片备用。
2、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或高汤,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用勺子或手将肉馅搓成直径约 2-3 厘米的丸子,放入锅中。待丸子全部浮起后,撇去锅中的浮沫。
3、放入切好的冬瓜片,继续小火煮 5-8 分钟,至冬瓜熟透变软。
4、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盐调味,撒上剩余的葱花,滴几滴香油(可选),即可出锅。
2、丝瓜
丝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水分充足,进入末伏后食用,既能补充因出汗流失的水分,还富含皂苷类成分。清炒丝瓜、丝瓜蛋汤都是简单又健康的选择。
【丝瓜炒油条】
1、将丝瓜去皮,洗净后切成滚刀块,放入淡盐水中浸泡片刻,防止氧化变黑;大蒜切成蒜末;油条切成 3 厘米左右的段备用。
2、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油温烧至六成热(约 180℃)时,放入油条段,中火复炸 1-2 分钟,至油条表面金黄酥脆后捞出,沥干油分备用。复炸能让油条恢复酥脆口感,避免后续炒制时变软。
3、锅中留少许底油,放入蒜末爆香,接着放入丝瓜块,大火快速翻炒至丝瓜变软,表面微微透明。
4、加入复炸好的油条段,轻轻翻炒均匀,加入适量盐调味,继续翻炒 10-15 秒。
5、最后撒上葱花,翻炒几下即可出锅装盘。
末伏养生小提示末伏不仅是夏天的尾巴,也是秋天的序曲。中老年朋友在这个时节调整好作息和饮食,就能平稳过渡到凉爽的秋季。
适度运动:早晚散步、打太极、轻柔伸展,避免大汗淋漓的剧烈运动。
保持好心情:末伏容易感到烦躁,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身体顺利适应气候变化。
适当喝温水或淡茶,促进代谢,减少秋燥的影响。
记住:少贪凉、少吃冷、少熬夜,多吃冬瓜和丝瓜,末伏养得好,整个秋冬都少生病!#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社会新闻,分享市井生活和美食,关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