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被严惩的6个高干子弟,出身优越的他们最终却走上了刑场
发布时间:2025-08-10 06:30 浏览量:2
曾有这样一群人——出身显赫,自小锦衣玉食,却偏偏把路走歪了。家里的长辈是国家的功臣,是那个年代一提起名字就让人肃然起敬的大人物。可子女的命运,却像是开了个天大的玩笑:生在光环底下,却一步步跌向泥沼。怎么也想不通,虎父到底为什么会有“歪”子?
咱们先说那对熊家兄弟。熊紫平、熊北平,亲兄弟,父亲熊应堂那是响当当的开国将军。你说功勋多大,土地革命、长征、打日本、解放战争,一样都没落下。可家里这些年里啊,忙的是外头的家国,顾不上炕头的家事。熊应堂那人本就严肃,不善表达,亏欠老婆孩子一大截,家里全靠夫人一个人撑着。可能也怪那会家庭观念就是这样,男人顶天立地,女人守家教娃。
紫平、北平俩弟弟是家里最小的,妈妈当宝贝似的捧着,啥错都护着,“哎呀,男孩子嘛,调皮点没啥”,结果这调皮可不是一阵风,年头年尾都刹不住。我们身边也常见,有的孩子是真惯废了,家里一点都不拦着,出了事反倒怪人家告状。
后来,到了六五年,熊应堂当上浙江的军长,一家子住进了部队分的两层小楼。你说这本该是荣耀的起点,但爹南下四川当差,家人还住在老屋。谁能想到,这小楼成了噩梦——兄弟俩伙同狐朋狗友,以参军、开舞会当诱饵,把无辜的姑娘哄进家门,再用最恶劣的方式欺辱她们。四年里,百多个女人毁在这帮人的手上。还有敲诈勒索、欺行霸市,动静闹得挺大,坊间传得沸沸扬扬。
那时候的人还信权威,多少受害者敢怒不敢言。可最终,真相还是捂不住。抓捕那天,听说连办案的老公安都气得拍桌子。最后,兄弟中的熊紫平甩不掉罪孽,判处死刑,立刻枪决。北平认错态度好,说是缓了两年,可铁打的身子骨,铁不成心。进了牢房,不久便自杀收场。
再说陈东平。爸是陈再道,开国上将,国家的脊梁。偏生儿子就是“不争气”。常说“虎父无犬子”,但现实却在嘲讽我们这些老话。陈东平小时候,赶上一段乱世,颠沛流离,加上父亲长年征战,母亲怕儿子受苦,千依百顺。反正要星星不给月亮,也没打过几次骂,宠出来“一身刺儿”。
学校时候的小毛病就不少:欺负同学,捣乱上课,初中就沾了黄色书刊,成天想着“新鲜劲儿”。等生活安稳下来,老陈想着“棍棒底下出孝子”,一狠心把儿子送去哈尔滨军工大学。结果呢,东平不但不好好学,还想趁着国共对垒时投奔台湾,妄想“另谋幸福”。幸亏真没得逞,否则性质更恶劣。事后也就是开除学籍、劳动教养两年。
挨了这回板子,本以为会收敛点,没想到变本加厉。后来分在河南外贸局当干部,简直视单位为后花园,借帮人参军、调动的事,手段肮脏地逼害不少女人,还猥亵、拍照片、散黄画报……一桩桩一件件,真叫人齿冷。到1984年,实在压不住,被依法处死。一个堂堂上将之子,落得这么个结局,谁不摇头?
再说朱国华。祖父朱德,是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红军之父。朱家书香门第,家国情怀代代相传。朱国华小的时候,不光聪明,还斯文礼貌,成绩也是拔尖的。上大学,分到天津铁路局,日子开始的时候挺正经,爹娘跟工友们都挺欣慰。也许是人生来太顺,朱国华没怎么体会过真正的挫折。
可惜关键就怕交错朋友。往后,身边那些“狐朋狗友”讹着他的身份,各种怂恿,哪有一句劝得住。慢慢的,焰火气息都染上了祸害人的气质。他们以权谋私、巧立名目,欺骗、威胁妇女。受害者光是统计的就有好多,案子爆了,人们比震惊还愤怒。
那几年全国在“严打”,朱国华这样的身份,一时成为街头巷尾谈论的大新闻。最终以流氓罪判死刑,公开执行。一个曾被万人羡慕的元帅孙子,命运硬生生地拧了过去,不知道九泉之下,朱老总心里是咋想的。
话说回来,这熊家兄弟、陈东平、朱国华虽然背景各有不同,软肋却都差不多:家里太溺爱、太护短,仗着点世袭的光,把规矩踩在脚下,走歪道走到底。可“爹的勋章,护不住儿的良知”,真是这样。
再讲个1990年代的。胡晓杨,胡立教的养子。说到胡立教,那也是功勋人物,做过上海重要岗位。养子的身份,糅着血缘与恩情,但有些事终究谁也逼不回去。胡晓杨“从小就皮”,上学爱打架,还不时跟父亲对着来。毕业后,胡立教心软又托人给他在报社安个职位,希望他能学法做人,可惜,寄托全落了空。
胡晓杨在小记者身份下,成日拉拢一帮同样“来头不小”的同龄人。租下洋楼天天折腾,嫖舞开派对、介绍工作,全是幌子——目的,还是骗姑娘。他们甚至用手里的点点“权力”,威胁受害人。案子查出来,警察捉住了一串。1995年那场庭审,旁听席里不少人直掉眼泪。次年枪决,消息一出来,不少认识胡家的老人家都沉默了。
胡晓杨不是一个人在作案。陈小蒙是上海宣传部副部长陈其武的儿子,也是名校出身,也是报社“名记”。俩人是“搭子”,一伙干那些伤天害理的勾当。说起来陈其武也是革命老人,但若不是养不正儿子,能落得这般收场?陈小蒙被抓,被判,被推上刑场,和胡晓杨一起,犯错一场空。
故事说到这,咱们得掏心问一句:这些家庭,到底是“基因继承”出错了,还是权力和溺爱在悄悄“蒙眼”孩子?将军、元帅、部长、书记——这些头衔能护得了你一时,却断不出一辈子。
他们的命运开始时好得刺眼,结局却都让人咂舌。或许有些事,真不是“命定”,只是你明明知道路,却硬要选岔口。最后,光环消散,家长流泪,曾经的热闹和骄傲,都在法庭一声“判决”里,静默下来。
该心疼谁呢?被毁的青春,无力挽回的父母心,还是那些一声不响的旁观者?传世的勋章,要是戴在错的人身上,到头来只是把自己压垮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