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边长期出现齿痕,病根不全是脾虚湿重,还可能是这6个原因

发布时间:2025-08-14 22:00  浏览量:2

每天早起刷牙漱口,照镜子时发现舌头边上一圈“锯齿”,像是被牙齿咬了一圈。很多人一看就想到脾虚湿重,喝点薏米红豆水、调调脾胃就完事了。可问题是,怎么调都没效果?那“6个可能的原因”到底藏在哪?

这些齿痕舌的“幕后黑手”还真不止一个。别把所有锅都甩给脾虚,它有点冤。

有些人舌头齿痕年年有,调理多年无果,甚至越调越虚,不但齿痕没消,还总感觉疲倦、口干、睡不好。这种“调不动”的舌边齿痕,可能根本不是脾的问题。

舌头是身体的“晴雨表”,齿痕舌像是它敲响的小警钟。真正的原因,不仅可能跟脾有关,还可能跟肝脏、甲状腺、缺铁甚至你的睡眠质量都有关系。

首先排查一个常被忽略的根源——慢性咬合压力。很多人晚上磨牙严重,白天咬牙思考、紧张时咬牙切齿,时间一长,舌头就被牙齿压出了齿痕。这不是脾虚,是压力太大

再一个被误解很深的“罪魁祸首”,叫做舌肌无力。年纪一大,肌肉退化,舌头变得“软趴趴”,没办法撑住自己的形状,贴在牙齿上,时间一久自然就印出齿痕。

有些人舌头还会肿胀,甚至颜色发红、发紫,不单有齿痕,还老觉得舌头“发木”、说话含糊,这时候就要当心是不是甲状腺功能减退了。甲减的人代谢慢,水分滞留,舌头肿胀,齿痕只是“冰山一角”。

再说一个不太起眼但挺关键的问题——缺铁性贫血。缺铁会让舌头的黏膜变薄、肌肉无力,也会出现齿痕,同时伴随口角炎、舌痛、疲倦等症状。很多人只补血不补铁,结果越补越虚。

还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也常见齿痕舌。打鼾、呼吸暂停、白天嗜睡,舌头常常因为呼吸障碍而变得肥大、松软,压在牙齿上,自然就留下了痕迹。这时候别喝什么健脾汤,得查查睡眠问题

肝郁气滞也可能是主因之一。情绪长期压抑、焦虑、郁闷,气机不畅,影响到舌头的血液循环,舌头容易水肿、变形,齿痕也随之而来。这种情况下,调调情绪比喝药管用。

而真正的脾虚湿重,表现也不是只有齿痕这么简单。还会有舌苔厚腻、胃口差、大便黏腻、容易疲劳等症状。如果只是齿痕,没有其他表现,八成不是脾虚。

很多中老年人一看到齿痕舌,就自动往“虚”的方向去想,喝再多的补汤也没用。方向错了,努力白费。得先把问题搞清楚,到底是哪条线出了问题。

还有一点特别容易被忽视,就是药物副作用。比如一些利尿剂、降压药、抗抑郁药,会导致口干、黏膜萎缩,舌头肌肉松弛,久而久之也会留下齿痕。这时候不是调脾,而是该复查用药了。

生活习惯也能“凑热闹”。有些人长期低头玩手机、伏案工作,脖子前倾、颈椎压迫,会影响到舌神经的传导功能,导致舌头运动不协调,也会出现齿痕。这种情况,按摩脖子、改善坐姿,比喝药更靠谱。

舌头肿胀本身就可能是营养不良的信号。不只是缺铁,缺乏维生素B族、蛋白质摄入不足,也会让舌头变得松软水肿。没有支撑力,就像气不够的气球,贴着牙齿就印出痕来了。

还有一类人,舌头看着没啥毛病,就是牙齿不太“规整”。牙齿排列不齐、义齿佩戴不当、牙周病,都会造成舌头局部长期受压,齿痕自然就来了。这时候不看舌,看牙才是关键。

有些舌齿痕,还真跟鼻炎有关系。长期鼻塞的人,会用嘴呼吸,舌头自然前伸、抵住牙齿,时间一久,也容易留下齿痕。这不是脾湿,是鼻子误会了自己是主角

总有人问:“齿痕舌到底严重不严重?”其实它本身不是病,但它像一个小信号,提醒身体某些系统正在走偏。就像汽车仪表盘亮了黄灯,车还能开,但得查查为啥亮灯

也别被吓得太紧张。有些人天生舌头宽、牙齿紧凑,就容易有齿痕,只要没有别的不适,不用太焦虑。问题是,很多人没搞清楚自己是哪一种,就一股脑往补脾的方向冲,结果越补越湿,还可能引发其他问题。

调理齿痕舌,最靠谱的不是“万能健脾法”,而是对症下药。先排除病理性因素,如甲减、睡眠障碍、缺铁等;再看生活方式、咬合问题、牙齿结构;最后才是考虑中医调理

如果确定是脾虚湿重,那也要看是哪种脾虚。是气虚还是阳虚?是寒湿还是湿热?不同类型,用药和食疗都不一样,别一味靠红豆薏米水或者人参黄芪汤,有时候越补越堵

中老年人本身代谢慢、营养吸收差,很多时候齿痕舌就是综合因素叠加的结果。光靠单一手段“调理”,不如多方面联动,检查睡眠、评估营养、调整咬合、疏导情绪。

舌头是个特别“诚实”的器官,开心不开心、累不累、营养够不够,它都能通过颜色、形状、齿痕、舌苔“说出来”。只是很多人忽略了它的语言,把它的“求助信号”当成了装饰。

很多身体的小毛病,如果能早在舌头上看出端倪,就能早点预防。别等到出现失眠、心悸、掉发、便秘,才追着找原因。

所以说,舌边的齿痕,不止是“虚”的信号,它可能是“系统的崩溃提示”。别只盯着一棵树,要看看是不是整片森林都出了问题。

看舌头,不只是中医的事。西医也讲究望诊,比如神经系统、代谢系统、口腔结构,都可能在舌头上留下线索。真正会“看”舌头的人,是懂得把中西结合、内外联动的人。

说到底,齿痕舌不是一个单独的症状,而是身体给出的一种“综合预警”。看到了,就别无视。搞清楚它背后的成因,才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任的态度。

[1]王玉林,李春芳.齿痕舌的临床表现及辨证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30(03):426-428.
[2]张晓梅,王丽.舌象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01):92-94.
[3]陈建军,李志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舌体形态变化的相关性[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4,59(05):391-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