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青春,无悔人生——纪念199师滕州籍战友参战40周年大会讲话
发布时间:2025-08-16 19:11 浏览量:2
李晓亮
尊敬的老首长、各位领导,亲爱的战友们:
大家上午好!
40年前的今天,对于我们老部队199师参战战友来说,是一个浴血鏖战、烙印深刻的特殊日子。40年后的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这里隆重纪念老山参战40周年。
40年光阴似箭,40年岁月如歌。站在这里,望着你们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我的心中很不平静。当年我们稚气未脱意气风发,如今已是两鬓斑白、英雄迟暮;然而军旅的锻造、战火的淬炼、生活的磨砺,让我们坚毅、执着而沉稳。岁月可以苍老容颜,但赤子之心依旧火热。
刚才,李政委作了热情洋溢、真诚朴实的致辞;孩子们向荣立一等功和重度伤残的战友致敬献花,表达对一代参战军人的崇高敬意;老大哥、老战友许新升董事长介绍了“走下战场再战市场”的成功经验,表达和展示了战友们共同的意志和心声;特别是老首长老领导王司令员亲临现场,充分肯定了战友们当年的英勇表现和这次纪念活动的意义,让我们倍感亲切、倍受鼓舞、倍感自豪和欣慰!
作为同年战友,我深感组织并参加这一活动十分必要,意义非凡,现将几点感悟与大家分享共勉。
一、青春无悔,报效祖国
43年前,我们怀着共同的保卫祖国的理想,穿上军装,走进了军营。那时的我们,十六七、十八九岁的年龄,满腔热血,一身豪情。记得入伍时,家乡的父老乡亲敲锣打鼓为我们送行,千叮咛万嘱咐:“到了部队好好干,别给滕州丢脸!”
你们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践行了自己的理想和诺言!40年前的春天,你们听从军委号令,义无反顾地从内陆奔赴南疆,从和平走进战争,像课本里的黄继光、银幕上的王成等许多英雄前辈那样,英勇无畏,冒着硝烟弹雨冲锋。有的战友永远倒在了那片红土地;有的身负重伤,至今弹片犹存;有的在血与火的考验中荣立战功,提干留队。而更多的战友,在完成使命后默默退伍,回到家乡,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耕耘奉献。
今晨,在烈士陵园,我们向长眠的战友烈士深深致敬,默默告慰:“好战友,四十年了,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你们,当年一同入伍、情同手足、亲如同胞的好兄弟!”效命沙场、马革裹尸,是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的赤子之心和笃行壮举,正是有了他们的牺牲才续写了军队和前辈的荣光,他们的壮举是筑就共和国和平大厦的基石。他们是我们战友的自豪!他们是家乡的骄傲!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他们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牺牲是我们同年战友最值得尊崇、最值得缅怀、最值得纪念的一件大事,他们的牺牲已载入历史,党和人民将永远铭记!
为什么军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特别是我们在座的和没有到场的老战友,你们完全可以自豪的说: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我们曾经为保卫祖国流血牺牲,我们无愧于自己的青春!我们无愧于人民的重托!我们无愧于党组织的培养!我们无愧于人民军队的教育!我们无愧于伟大的祖国!
二、浴血奋战,不怕牺牲
老山轮战,是血与火的考验,也是生与死的检验,更是信仰与忠诚的淬炼。在那片热土上,战友们,你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防线,也为家乡滕州续写了新的辉煌与荣光。猫耳洞里的潮湿闷热,阵地上的枪炮轰鸣,战斗中的惨烈牺牲,冲锋时的呐喊厮杀……这些场景,至今历历在目,终生难以忘怀。
一年多的战火,我们付出巨大牺牲,也立下卓越功勋。刚才,我们的老首长王司令员讲到:滕州籍官兵作为199师当年的骨干老兵,你们打出了老部队的英雄气概,打出了新一代的英雄风采,打出了父老乡亲的自豪期待!我们为什么能表现出这样的精神风貌和英勇壮举?就是因为有伟人这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培育!有部队这种英勇顽强、建功立业英雄主义的传承感召!有家乡这种忠诚于党、报效祖国的传统滋养!
今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军队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战争从未远离。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俄乌战争、以巴战争、印巴冲突不断,我国周边台海、南海、东海暗流涌动,国家面临的安全形势仍非常严峻,台湾的统一,边疆的安全,海外利益1的保护,特别是中美之间的全方位较量,我们必须高度关注、时刻警惕,做好真打实战的准备。我们当年的老山精神仍然是激励新一代的生动教材。习主席强调:“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我们的国防是人民的国防。”战争的实践告诉我们,“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作为老兵,我们仍然有着“若有战、召必回"的浩然正气!我们要告诉年轻一代:和平来之不易,但捍卫和平,仍需时刻准备战斗!
三、永葆本色,传承血脉
走下战场,走向社会,投身市场,搏击风雨,应该说是绝大多数战友的人生轨迹。虽然说“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但军营为我们塑造的信念和品性不会变,也不能变。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是组织对我们的要求和希望,也成为了我们绝大多数战友的自觉行动。40多年来,许多战友回到家乡,有的安置工作,尽职尽责,造福一方;有的成了村干部,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有的成了企业家,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再建新功;还有的战友,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始终保持着军人的正直、忠诚和坚韧等优秀品格。 总之,军营生活对我们的培养和影响,是全方位的也是长久的。
我常常想,如果不是选择了军旅,我们的人生是否会有今天的踏实坦荡?是否会有今天的阳光自信?是否会有今天的坚韧刚强?经历过军旅生活的锻炼,我们都有着深刻的感悟,军旅生涯把忠诚、正直、担当、自律、奉献的品格,把讲政治、顾大局、守规矩,服从命令听指挥,纪律严明靠自觉,团结一心干事业,克服困难求胜利等这些军人职业的基本素养,早已深深地刻进了我们的骨髓。这也是我们走向社会、搏风斗雨最可靠的资本。无论身在何处,从事何种职业,我们始终是党的战士,是人民的子弟兵,党指挥枪、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当过兵的人就是不一样,参过战的老兵更是不一样,这既是我们战友们自省自励自觉奉行的准则,也成为社会和人民群众看待和衡量我们觉悟素质的基本尺度。今天,我们纪念参战40周年,就是要把战友们亲自实践创造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奋战、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老山精神,当年参战战友喊出的“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豪迈誓言,“祖国在我心中,战士在我心中”的战时创举,作为宝贵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四、不忘初心,服务国防
今年是我们参军入伍的第43个年头。年少时,我们从故乡出发,相约相携走向远方;年长时,我们在这里重聚,相喜相谈回望过往。
抚今追昔,感慨良多。思个人之际遇,看国家之大势。时代车轮在加速,经济发展愈迅猛,社会变革越深刻,军队改革亦巨变。这些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亲眼见证了人民军队的跨越式发展:从当年的“56式步枪”等老式装备,到如今的航母、歼-20、东风导弹;从传统陆海空战,到天、网、无人作战等信息化、智能化战争。战争的需求引领着军事变革,科技的发展驱动着装备更新,但无论战争形态如何变化,武器装备如何发展变化,军人的灵魂永远不变——那就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我们欣喜的看到,不少战友尽管离开部队多年,又把下一代送到部队,来接续从军报国的事业。作为老兵,我们虽然早已离开部队,但我们的内心总有无限的情感难以割舍,总把国防和军队的事情常挂心怀,不少战友依然自觉的为国防事业、强军事业默默作为、贡献力量。刚才,老首长也为我们提出了希望。我们的战斗经历就是生动的教材,可以激励年轻一代,珍惜和平幸福生活;可以以身作则,模范带头,遵守法律法规,践行文明时尚,维护老兵形象,赢得社会尊崇,营造爱国拥军良好社会氛围;可以教育年轻一代,增强国防观念,心怀家国,肩有担当,让他们懂得“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道理,砥砺奋进,不负时代。
亲爱的战友们,40年弹指一挥间,当年的硝烟虽已散去,但老山精神永存!今天,我们在此相聚,既是对逝去战友的深切缅怀,也是对峥嵘岁月的深情致敬,更是对美好明天的真诚祝福。
未来的日子里,愿我们继续永葆军人本色,珍惜参战军人的光荣,做到:
——不忘政治之本,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听招呼、守规矩,为党分忧;
——不忘处事之本,永远把正人生航舵,守正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不忘国防之本,搞好宣传动员,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当好强大后盾;
——不忘传承之本,永远教育子孙后代、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展示老兵风采。
最后,衷心祝愿老领导老首长,祝愿我们每一个老战友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安享美好生活!
谢谢大家!
2025年5月31日
作者李晓亮就传承红色基因接受央视采访
李晓亮
【作者简介】
李晓亮,江西省军区原副政委兼纪委书记,少将军衔。曾在基层部队、军区机关和总部机关等岗位工作。擅长诗歌散文及政论文等创作,作品散见于军内外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