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苹果新店开业,300元保温杯遭疯抢,排队者是啥身份?
发布时间:2025-08-17 13:36 浏览量:2
8月16日上午10点,深圳前海壹方城苹果直营店正式开业。和往常一样,店门口排起了长龙,有人甚至提前一晚就打地铺蹲守。
但这次,大家抢的不是iPhone,也不是MacBook,而是一个印着苹果Logo的保温杯。
是的,你没听错,一个保温杯。
更离谱的是,开业不到半天,这个免费送的保温杯就被挂上二手平台,标价300-500元,比某些国产保温杯的零售价还高。
这世界怎么了?
1. 苹果的“饥饿营销”,这次玩到保温杯上了?
苹果的营销策略一直很“玄学”——限量、定制、专属感,总能精准戳中消费者的收藏欲。
这次深圳新店开业,苹果特意设计了一款名为“这方来逐浪”的保温杯,Logo是彩色苹果标志,仅限开业当天赠送。
“限量”+“免费”+“苹果Logo”= 黄牛狂欢。
有人调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免费鸡蛋,这届年轻人抢的是保温杯。”
但问题是,真有人会花300块买个苹果保温杯吗?
2. 排队的人里,谁是果粉,谁是黄牛?
从现场照片看,排队的人群大致分两类:
第一类:真·果粉
比如宁波的吴先生,专程坐高铁来深圳,提前一天晚上8点就到店门口蹲守,只为抢到“001号”排队手环。
这类人不是为了转卖,纯粹是冲着“首批进店”的仪式感,甚至有人连续几年参加苹果新店开业,就为了收集不同的纪念品。
第二类:职业黄牛
他们不关心苹果产品,只关心“这东西转手能赚多少钱”。
保温杯免费领,转手卖300,一晚上赚的比送一天外卖还多。于是,凌晨3点的深圳街头,有人裹着毯子刷短视频,有人直接打地铺睡觉,就等天亮领杯子。
“热爱”和“生意”,在这场排队里奇妙地共存。
3. 为什么一个保温杯能炒到300块?
(1)品牌溢价:苹果Logo就是硬通货
苹果的周边一直有溢价空间,比如早期的iPod袜子、擦拭布,甚至包装盒都能在二手市场卖出高价。
这次保温杯虽然不是官方售卖的周边,但“苹果定制”四个字足以让它身价翻倍。
(2)社交货币:晒的不是杯子,是身份
在朋友圈晒“苹果开业礼保温杯”,相当于告诉别人:“我可是第一批进店的人。”
这种稀缺性带来的优越感,让不少人愿意为它买单。
(3)黄牛推波助澜
二手市场的定价逻辑很简单:越难抢,价格越高。
黄牛们深谙此道,连夜排队囤货,再高价挂上闲鱼,营造“供不应求”的假象。
4. 苹果的“开业经济学”:免费礼物,真的免费吗?
苹果每次新店开业都会送纪念品,从徽章、T恤到这次的保温杯,成本可能不到50块,但带来的营销效果远超广告投放。
(1)制造话题
“苹果保温杯被炒到300元”直接登上热搜,相当于给新店做了一次免费宣传。
(2)拉动客流
很多人本来没打算买苹果产品,但为了领免费杯子,硬是排了几个小时队。进店后,顺手摸摸iPhone、试试MacBook,说不定就冲动消费了。
(3)强化品牌忠诚度
对果粉来说,这些限量纪念品是“信仰充值”,哪怕杯子用不上,摆在家里也是身份的象征。
5. 结语:我们到底在为什么买单?
300块的保温杯,装的不是水,是社交需求、收藏癖、品牌崇拜的混合体。
有人觉得值,有人觉得疯。但不可否认,苹果又一次用一个小礼物,让无数人自愿成为它的“自来水”。
下次苹果新店开业,你会去排队吗?
共享科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