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4户家庭无障碍改造,705名儿童获康复!全国残疾预防日,看利川答卷
发布时间:2025-08-25 17:04 浏览量:1
今天(8月25日)
是第九个全国残疾预防日
主题是
“预防伤害致残,共创健康生活”
近年来
利川市残疾人联合会
积极推进残疾人服务工作
以精准化举措破解残疾人生活难题
将民生关怀落到实处
从居家环境的细微改造
到残疾儿童的康复希望
一项项惠民工程正为当地残疾人
铺就融合共享的生活之路
让“小切口”服务释放出提高生活质量的“大能量”
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是一项解决残疾人烦恼的重要民生实事工程,更是完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的生动实践。通过改造,能有效帮助残疾人消除或减少居家生活障碍,改善居家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残疾人融合共享发展。
该项目实施对象为有需求的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优先改造易返贫致贫监测户、一户多残、就业年龄段残疾人等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改造工作聚焦残疾人出门难、洗浴难、做饭难、如厕难、交流难等生活难题,根据残疾类别和家庭实际需求实施改造,涵盖厨房改造、卫生间改造以及客厅(起居室)改造等多个方面。
厕所改造后
在入户评估、入户施工前,市残联工作人员会与残疾人本人见面并认真听取意见,实行“一户一策”,按照残疾人居住房屋的实际需求进行改造。
2021年至今,利川市已完成改造2774户。
利川市洞巴山公租房住户包家宽便是这项政策的受益者,他感慨道:“自从残联把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改造后,给我的生活起居都带来极大方便,比如蹲便改成坐便,还有厨房的设施改造,热水器原先是坏的,只有冷水,现在换新后什么时候用都是热水。”
简单的话语,道出了无障碍改造给残疾人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厨房改造后
此外,利川市残联积极关注残疾儿童的康复救助工作,按照 “抓早抓小、自愿申请、分类补贴、应补尽补”的原则,对全市范围内0-15周岁(含15周岁)具有利川市户籍(居住证),诊断明确的视力、听力、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在其身体状况稳定,有康复意愿且家庭积极配合的情况下,实行康复救助。
利川中开医院是由利川市残疾人联合会与社会医疗机构联办的一所集门诊、康复、托养、医疗等为一体的非营利医疗机构。
利川中开医院康复科主任罗秀琴介绍:“我们主要承担利川市0至15岁的残疾儿童康复治疗,主要包括肢体障碍儿童、智力障碍儿童和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服务。”
康复训练
据统计,利川中开医院儿童康复中心从2019年至2024年共服务残疾儿童人数705人次,经专业康复训练及评估,14名肢体功能障碍儿童通过康复训练后能行走,68名智力障碍儿童通过康复训练后已正常入学,92名残疾儿童参与训练效果显著。
朱女士的孩子患有癫痫性脑病,两年前在北京手术后,便来到这里做康复治疗。
如今两年过去,孩子的变化让她十分欣慰:“来的时候不会坐、不会站,现在会走而且会说话,认知方面都跟上来了,还享受国家政策补贴,给我们减轻了不少负担。”
为残疾人适配辅具
从包家宽家中焕然一新的卫生间
到朱女士孩子逐渐康复的笑颜
利川市残联用实打实的服务
让残疾人及其家庭感受到政策温度
2774户家庭的环境改善
705名残疾儿童的康复希望
不仅是数字的积累
更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生动诠释
这份持续加码的关爱
正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走出困境、融入社会
在共享发展成果中收获稳稳的幸福
全媒记者 姜曦 曾文祥 李睿涵 通讯员 叶涛 牟清清
温馨提示
打开抖音,参加话题 #同唱龙船调情定女儿会,再@一下“恩施文旅”“指间利川”“文旅利川”“文明利川”,将有机会获得如下奖项:一等奖 | 10000元(1名)、二等奖 | 3000元(2名)、三等奖 | 1000元(6名)、流量奖 | 佛宝山景区门票双人票(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