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所高校,院士“摇篮”!2025两院院士候选人本科毕业院校排名:北大排第一,南大第二,浙大第三!清华第五!

发布时间:2025-08-25 17:55  浏览量:1

比起“摘桃子”挖现成院士,那些培养院士的高校,更值得关注

每年的两院院士增选,都是学术界的大事,而院士候选人的本科毕业院校排名,更像是一张检验高校人才培养 “家底” 的成绩单。

2025 年这份榜单新鲜出炉,210 所中国内地高校有本科校友入选有效候选人,其中北大以 45 人高居榜首,南大、浙大紧随其后,清华则排在第五位。

这份不看当下经费和声望,只看数十年后人才高度的榜单,藏着高校真正的实力密码。

一、第一梯队:双雄并立,学术根基深不可测

榜首之争依旧激烈,北京大学以 45 人的总数遥遥领先,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就有 37 位,理科实力展现出断层式优势。

这所百年名校的理科底蕴经过几代人积累,在基础学科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难以撼动,从这里走出去的学子,在数十年后依然能站在学术前沿,足以证明其本科教育的扎实功底。

浙江大学以 44 人紧随其后,它的优势在于均衡发展。

科学院候选人 29 人,工程院候选人 15 人,文理医工各个领域都有顶尖人才涌现,没有明显短板。

这种全面的学科布局和综合实力,让浙大成为培养顶尖人才的 “全能选手”,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工程应用,都能持续输出高质量人才,构成了中国顶尖人才培养的 “第一集团军”。

二、第二梯队:座次重排,综合性大学后劲十足

第二梯队的竞争格外激烈,武汉大学以 35 人冲进前三,力压南大和清华,成为今年的最大亮点。

它的科学院候选人 19 人,工程院候选人 16 人,均衡的表现彰显了综合性大学强大的人才 “造血能力”。

作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老牌名校,武汉大学在长期的办学中积累了深厚的育人经验,能为不同领域的学子提供成长土壤。

南京大学以 33 人排在第四,其中 30 位是科学院候选人,再次证明了它作为理科重镇的地位。

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领域,南大的本科教育一直以严谨扎实著称,培养出的学子往往能在学术道路上走得更远。

而常年稳居前列的清华大学,此次以 31 人排在第五,这或许意味着清华的顶尖本科生毕业后选择更加多元,不少人投身产业、公共事务等领域,展现了名校人才输出的多样性。

三、第三梯队:实力派云集,撑起国家科技脊梁

第三梯队的高校都是 “实力派”,总人数在 20 到 29 人之间,它们是撑起国家科技人才的中坚力量。

吉林大学以 29 人上榜,这个常被低估的 “巨无霸” 高校,用数据证明了自己的底蕴,作为综合性大学,它在多个学科领域持续培养人才,多年后依然能在院士候选人中占据一席之地。

哈尔滨工业大学以 28 人上榜,其中 19 位是工程院候选人,堪称 “工程师的黄埔军校”。

在航天、机械等工科领域,哈工大的本科教育以严谨的实践教学和深厚的技术积累著称,培养出的学子大多成为工程科技领域的骨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则以 25 人延续了 “小而精” 的典范,虽然规模不大,但人才成才率极高,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上独树一帜。

山东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也分别有 24 人和 20 人上榜,作为老牌名校,它们稳稳地在各自区域发挥着人才培养的核心作用。

四、第四梯队:亮点纷呈,非 “双一流” 和特色高校表现抢眼

第四梯队总人数虽不足 20 人,但亮点颇多。

非 “双一流” 高校中,湖南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各有 5 位有效候选人校友,山东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 9 所高校各有 4 位,这些学校虽然没有顶尖名校的光环,但在特色学科和区域人才培养中贡献显著,证明了人才培养并非名校专属。

在特色领域,航空航天领域上演 “南北换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上榜人数超过了老牌劲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南大学在工程领域表现抢眼,多名单科校友入选;陕师大、东师大、北师大等师范院校的上榜,则说明它们在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上功不可没,为教育和科研领域输送了大量中坚力量。

而复旦和上交大虽然在国内声望很高,但此次双双跌出前二十,与其声望形成反差,也引发了对不同办学理念下人才培养路径的思考。

五、院士 “摇篮” 的秘密:本科教育是人才成长的根基

这份榜单最珍贵的地方,在于它聚焦 “本科毕业院校”,寻找那些数十年如一日默默 “栽树” 的高校。

现在高校圈流行 “摘桃子”,即利用平台优势吸引现成人才,而这份榜单则直指本科教育的质量,因为本科阶段是一个人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和学术兴趣形成的关键时期,好的本科教育能为人才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所大学真正的勋章,不是墙上的牌匾,而是毕业多年后,学子们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的贡献。

北大、南大、浙大等高校能成为院士 “摇篮”,靠的是长期积累的学术传统、扎实的基础教学和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无论是 “双一流” 高校还是非 “双一流” 高校,只要在本科教育阶段用心耕耘,都能培养出顶尖人才。

这份榜单也提醒我们,评价一所大学的价值,不能只看当下的排名和经费,更要看它能否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赋能,能否培养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人才。

2025 年的两院院士候选人本科毕业院校排名,不仅是一份名单,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不同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深厚底蕴。

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那些能成为院士 “摇篮” 的高校,都在本科教育阶段种下了人才成长的种子,多年后才收获了丰硕的果实。

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这份榜单也提供了另一种视角:选择大学时,不妨多关注其本科教育质量和学术传统,因为这才是人才成长最坚实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