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凉护骨正当时中老年人别忽视这几个护骨细节

发布时间:2025-08-27 11:41  浏览量:1

重庆的秋,总在一场夜雨里添几分凉意。当晨练时的风掠过肩头带了爽意,当菜市场的南瓜摆上摊头,胡奇骨科·江津惠康中医院的诊室里,也悄悄多了些揉着膝盖、扶着腰的中老年人——“医生,这几天腿关节咋总咯吱咯吱响?”“天一冷,腰就像揣了块冰,直不起来。”

“秋凉是骨头的‘隐形信号’。”胡奇骨科的老中医翟医生一边给患者按揉膝盖,一边解释,“秋天温差大,血管遇冷收缩,骨头和关节的血液供应少了;加上空气干燥,身体里的津液易流失,筋络容易发紧,中老年人本来骨密度就偏松,稍不注意就容易出问题。”其实秋天护骨不用太复杂,跟着胡奇骨科·惠康中医院的提醒,把这几件事做扎实,就能让骨头安稳过秋。

第一件事:别让“秋凉”钻了关节缝

“好多中老年人觉得‘春捂秋冻’,秋天穿少点没事,这可不对。”惠康中医院的骨科护士长王姐最常提醒患者,“膝盖、腰、脚踝这几个地方,是骨头的‘薄弱点’,秋天风硬,一吹就容易让寒气窜进去,诱发关节炎、腰腿痛。”

护关节要抓“关键部位”:早上出门别穿九分裤,选带点弹性的长裤,膝盖上可以套个薄护膝(选透气的,别勒太紧);晚上睡觉如果觉得腰凉,在腰下垫个薄棉垫,或者盖条小毯子在腰腹间。李主任特别说:“别用凉水洗衣、拖地,秋天的自来水透着‘寒气’,洗手洗菜最好用温水,不然寒气从手上的经络窜到骨头里,老了容易手腕疼。”

第二件事:动得“巧”比动得“多”更护骨

“秋天晨练舒服,但中老年人别瞎练。”胡奇骨科的康复师小张见过不少“练伤”的患者,“有的大爷大妈大清早去爬陡坡、蹲马步,觉得能‘强骨’,其实秋天骨头脆,过度负重反而容易伤关节。”

真正护骨的“巧运动”,其实很简单:早上在小区里慢走20分钟,走的时候脚跟着地,步子别迈太大,让膝盖慢慢“热起来”;在家可以做“靠墙站”,后背贴墙,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屈(别锁死),每天站5分钟,既能练腿力,又不伤关节;晚上睡前躺在床上,双脚空蹬“自行车”,蹬的时候慢慢数100下,给膝盖“松松绑”。

胡院长强调:“秋天别做‘猛动作’,比如突然弯腰捡东西、踮脚够高处的东西,最好先蹲下或找个凳子垫脚,不然容易闪到腰。”

第三件事:餐桌上藏着“骨头的营养”

“秋天是‘补骨’的好时候,不用买贵补品,家常饭菜就够了。”惠康中医院的营养师张老师列了个“秋日常护骨菜单”,简单又好做:

早上喝碗“杂粮骨汤粥”:用大米、小米煮粥,快煮好时加一勺提前炖好的棒骨汤(撇去浮油),再放几颗枸杞,暖乎乎喝下去,既能补蛋白,又能养脾胃。

中午吃“蒸南瓜炖豆腐”:南瓜蒸熟了软嫩,豆腐含钙高,两样放一起炖,少放盐,清淡又好消化,中老年人牙口不好也能吃。

晚上来盘“清炒芥菜”:秋天的芥菜新鲜,含钙量比菠菜还高,快炒时少放油,加点蒜末提味,既补维生素又护骨。

“别挑食,每天吃个煮鸡蛋、喝杯温牛奶,比啥都强。”胡医生补充,“秋天干燥,多喝水,身体不缺水,筋络不发紧,骨头也跟着‘润’。”

第四件事:身体“喊疼”别硬扛,及时找医生

“中老年人骨头不舒服,最忌讳‘忍’。”胡奇骨科·惠康中医院的胡院长常说,“有的老人觉得‘秋天腰疼腿疼是老毛病,忍忍就过去了’,其实疼就是信号,越忍可能越严重。”

如果出现这几种情况,别犹豫,及时来医院:膝盖疼得蹲不下去、上下楼梯时“咯吱响”还疼;腰早上起来僵得厉害,弯腰时像“被卡住”;脚踝或手腕肿了,碰一下就疼。胡奇骨科·惠康中医院有专门的中老年人骨病诊室,中医理疗、康复调理都对症,早检查早调理,骨头少遭罪。

秋风吹过树梢,把桂香吹进窗里,也把护骨的提醒吹到耳边。胡奇骨科·惠康中医院想对江津的中老年人说:秋天护骨不用太费神,穿暖点、动巧点、吃好点,再把“不硬扛”记在心里,骨头就像秋天的老槐树,稳稳当当,才能笑着逛遍秋日的菜市场,陪着孙辈在小区里晒太阳。

要是骨头有啥“小别扭”,随时来胡奇骨科·惠康中医院坐坐——这里的医生懂老毛病,也懂咱中老年人过日子的心思,让咱把骨头护好,舒舒服服过个暖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