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脑卒中患者年轻化——熬夜人群警惕“头”号杀手

发布时间:2025-05-21 11:27  浏览量:2

“熬最晚的夜,吃最好的宵夜,敷最贵的面膜”是否已成为你的生活习惯?当你在为容貌焦虑而彻夜难眠时,是否知道“卒中”这个陌生词已悄然进军“90后”?在我们的印象里,脑卒中是一种老年病,离中青年人很遥远。其实不然,我国的脑卒中平均发病年龄为63岁,比美国的平均发病年龄早十年,我国65岁以下的卒中患者占了所有卒中患者的50%以上,年轻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且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高血压和脑血管病等因素,有10%-15%的中青年患者在45岁之前就会发病,一旦发病少有人能完全恢复。

因此,卒中年轻化的现状需要我们提高警惕!

一、脑卒中的基本知识

脑卒中是指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根据病因的不同,脑卒中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堵塞,导致脑部缺血、缺氧,进而引发脑组织坏死;而出血性脑卒中则是由于脑部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脑组织,造成脑组织损伤。

脑卒中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而异,但通常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视物模糊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二、脑卒中年轻化的现象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生活方式的改变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许多人都处于高压状态下,容易导致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此外,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增加了卒中的风险。

2、肥胖和代谢综合征

肥胖被认为是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随着快餐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面临肥胖问题。而肥胖往往伴随着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这些都是卒中的“催化剂”。

3、吸烟和酗酒

吸烟是导致卒中风险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年轻人中,吸烟的比例并未显著下降。同时,过量饮酒也会损害血管健康,增加卒中的风险。

4、遗传因素

虽然环境因素在卒中发病中占据重要地位,但遗传因素也不可忽视。如果家族中有卒中史,年轻人本身的风险也会增加。

5、高血压

高血压是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年轻人往往忽视定期检查血压,导致高血压未得到及时控制,增加了卒中的风险。

三、怎样快速识别脑卒中?

“中风120”就是一种已被广泛推广的脑卒中快速识别法。

“1”代表“看到一张不对称的脸”;

“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只要突然发生上述表现的其中一项异常,都提示可能是发生中风,应立刻拨打急救电话或自行送医院诊治。

注意:也存在一些不常见的中风表现容易被忽略。如突发视物不清、行走不稳,也可能是脑卒中的征兆,应及时就医。

卒中的救治效果高度依赖于救治的时间窗口。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约占脑卒中病例的70%,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在时间窗内(最长不超过发病24小时内)实施静脉溶栓或血管内介入治疗(动脉取栓)。治疗越早开始,患者的预后效果越好,理想情况下应在发病6小时内进行溶栓或取栓治疗。所以一旦发病怀疑是脑卒中,就应该尽快送医院诊治。

四、如何预防青年卒中?

1.定期体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痛风等一些“富贵病”越来越年轻化,而青年人往往忽视相关指标的检测,当有症状才想起来就医的时候往往已造成了严重的并发症,如卒中的发生。人们往往认为过量的摄入脂肪才会引起“高脂血症、脂肪肝”,过量摄入甜食、碳水、含糖饮料等也可造成该疾病的发生。血脂异常不仅仅要关注甘油三酯、胆固醇的水平,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更加重要。还有一些可导致卒中的先天性心脏病,如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缺损、心脏瓣膜疾病等,可通过体检及时发现。

2.保持适量运动

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游泳、骑自行车、慢跑等,这些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关节健康,有一定运动基础的人群可适当增加抗阻训练,提高基础代谢率。运动强度应该以自身的身体状况为准,不能过度疲劳或过度消耗体力,以免造成身体损伤。运动频率通常为每周进行3-5次,每次20-60分钟。运动量和运动时长要根据身体变化随时调整。

3.戒烟限酒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压升高及“胰岛素抵抗”。过量饮酒导致血浆皮质醇、肾素、血管紧张素水平升高,引起血管收缩,诱发卒中,且饮酒还可使心房颤动、脂肪肝、糖尿病风险增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指出“成年人一天最大饮酒的酒精量建议不超过15g,任何形式的酒精对人体都无益处。”含15g酒精的啤酒量为450mL,葡萄酒量为150mL,白酒(38%)量为50mL,高度白酒(52%)量为30mL。

4.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是身体的 “修复剂”,长期处于精神高压状态,会引发血压波动、免疫力下降等诸多问题。青年朋友们要学会自我调节,闲暇时光多去运动,或者尝试冥想放空心灵,要是压力实在难以排解,也可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保证良好睡眠,舒缓紧绷神经,身体才能时刻充满活力。(作者:延大咸阳医院神经内科六病区 祝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