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到晚上就容易干“傻事”?心理学叫“深夜效应”医生详解

发布时间:2025-08-30 15:00  浏览量:1

您有没有这样的困扰?白天挺清醒的,做事条理分明,一到晚上,尤其

是九点以后,坐在沙发上刷手机,看着看着突然下单买了个根本用不上的东西,或者和家人突然吵了架,事后又懊悔不已。

我们门诊上,一个阿姨笑着跟我说:“医生,我晚上脑子像断电了,说话做事都不太像我自己。”她说这话时是开玩笑的语气,但眼神里藏着真诚的疑问:为啥到了晚上,自己就容易“犯傻”?

其实,这不是您一个人的困扰。很多中老年朋友都有类似的感受。白天还没事,到了晚上,人就容易烦、急、想不开,甚至不小心做出一些后悔的决定。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深夜效应”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人一到晚上就容易情绪波动、判断力下降,还有,咱们该怎么保护自己,不被“夜晚的情绪”牵着鼻子走。

先说个扎心但真实的观察:人在一天当中,最容易情绪崩溃、做错误决定的时间段,不是早上起床后,也不是中午饭后,而是晚上九点到凌晨一点这一段。

这个时间,身体已经疲劳,精神开始松懈,白天的理智像是被慢慢抽走了,只剩下“感情用事”。

这其实和大脑的工作机制有关。白天,我们靠前额叶管理情绪、做判断,它像是个理智的指挥官。

而到了晚上,这个“指挥官”休息了,情绪区域开始“接管”,于是人就容易冲动、敏感、想太多这种状态下,容易被小事放大,越想越气,甚至半夜睡不着,躺在床上翻来覆去。

不少研究都提到,晚上的认知功能和控制能力都会下降。尤其是对中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增长,大脑对情绪的调节能力本身就慢慢变弱。白天还能扛得住,一到晚上,容易“破防”。

我有位老大哥,平时很理性,结果有一晚因为一件小事和儿子吵起来,摔了碗。第二天一早来医院检查血压,一边量血压一边叹气:“昨晚真不该那样。”

还有一点特别关键:睡眠质量。中老年人本来睡眠就变浅、多梦,晚上情绪激动一点,整晚都可能睡不好。

睡不好反过来又加重情绪问题,形成恶性循环。这不是简单的“年纪大了睡得少”,而是大脑对压力的耐受变差了。

咱们常说“夜长梦多”,其实不止是做梦多,更是“夜晚的情绪”特别多。白天人忙着做事,注意力分散,负面情绪没空冒头。

一到了晚上,人安静下来,脑子却开始热闹了。这时候,很多人开始胡思乱想,反复琢磨白天的一句话、一个眼神,甚至翻旧账。有时候不是问题真的严重,而是夜晚把情绪放大了。

那怎么办?我们不能改变时间流转,但可以改变自己对夜晚的“策略”。第一个建议:不要在晚上做重要决定,特别是情绪激动时。

无论是家庭矛盾、经济问题,还是人际冲突,先睡一觉,天亮再说。很多时候,早上醒来再看昨天晚上的事,会觉得没那么严重。

第二个建议:晚上少接触情绪刺激强的内容。刷手机可以,但别总看让人焦虑的新闻、情绪激烈的视频。还有,别睡前和人争论,尤其是家人。吵架这事,一到晚上就容易升级,白天还能平和表达,晚上却容易说出伤人的话。

第三个建议我特别想强调:建立晚上的“降温仪式”。很多人睡前还在处理事情,大脑根本停不下来。

可以试着睡前散散步、听点轻松的音乐、泡个热水脚,给身体和大脑一个信号:该休息了。别小看这些动作,它们是给大脑“踩刹车”的机会。

还有朋友会问:“我知道晚上容易冲动,但控制不住怎么办?”说实话,这不是靠“忍”能解决的。关键是给自己“拉个闸”,比如设个规定:晚上不处理家庭账务、不和亲人聊敏感话题、不在情绪波动时回消息或发朋友圈。

我们老年医学门诊里,最常见的不是大病,而是“情绪惹的祸”。情绪起伏大,血压波动就大,睡不好,心慌、胸闷、记忆力下降都可能接踵而来。很多人一检查,没啥实质问题,全是“被情绪折腾的结果”。

不要指望自己永远理智,要学会“保护自己不理智的时候”。比如晚上九点后,给自己设个“情绪休止符”,不做决定、不争是非、不翻旧账。就像给大脑贴个“暂停”标签,明早再说,可能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我有一位60多岁的阿姨,原来晚上总是想事情、翻旧账,睡不好觉,情绪也差。

后来她给自己规定:晚上九点后不说“负面话”,不看“负面信息”,还会写三件当天的好事。两个月后,她来复查,整个人都轻松了。她笑着说:“医生,原来不是我变老了,是我太晚还在跟自己较劲。”

晚上是身体放松的时间,不是情绪打仗的战场。越到晚上,我们越要“慢下来”,给自己和家人都留点温柔的空间。生活有起有伏,但情绪不能“夜间失控”,不然伤的还是自己。

人这一辈子,说到底,不是在和别人过不去,而是在和自己的情绪打交道。白天靠理智,晚上靠预防。学会在晚上“收住自己”,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也是一种对自己健康的保护。

总结几个关键词,咱们顺口溜来记:

“晚上情绪别太满,重要决定别夜谈;
手机信息少去翻,热水泡脚睡得安;
不翻旧账不吵闹,一觉醒来都释然。”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点赞、评论、转发给更多人看看。也希望您继续关注我们,一起把健康这件事,过得明明白白、轻轻松松。

参考文献:
[1]徐娟.老年人睡眠障碍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4,44(12):3049-3052.
[2]王莉.前额叶功能减退与老年人情绪控制的关系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3,32(08):765-768.
[3]李红.中老年人夜间情绪波动对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5,39(03):21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