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了《资本论》,你就看懂了当下社会,你的自由去哪了?
发布时间:2025-08-30 11:40 浏览量:2
**自由的代价:马克思和一段还在继续的等待**
谁能想到,21世纪的我们,白天踱着步子进写字楼、傍晚在地铁里刷手机,过得其实和几百年前被赶去种地的农人、在工厂被勒令加班的工人,比起来,并不是那么自由。物质是丰富了,人却像是被一根无形的绳子牵着走。你问问身边打工的朋友,有几个真的敢说自己有闲、有选择?可明明——看看科技、看看满超市的货架——我们已经“解放”了那么多双手。
这事还真说来话长。麦卡西刚毕业的时候,大概也跟我们现在的小年轻差不多吧——心里装着一套流行的自由口号,觉得只要肯拼、肯干,总能混出头。学校里吹得最响的,说的是“自由平等”,每个人都能掌控自己的命运。马克思那时候,读书读得疯,和一帮同龄人聊到深夜,喝着咖啡谈文学、谈社会,“资产阶级自由”还是个让人心动的词——听着就热血沸腾。
但等马克思走进“莱茵报”的编辑部,把手头那堆工人、农民写进稿纸时,他发现身边那些“自由”的理念,和街头买不起面包、住在破屋子的工人们,好像隔着一条永远迈不过去的沟壑。雇工们的生活,是哪一种“自由”?他们在工厂的轰鸣声里消耗每一寸青春,工资刚刚够吃饭穿衣,家里生了病还不敢多请一天假——谁有资格选“我不干了”?话说回来,现在谁的微信里没个“领导催方案”、谁不是被“绩效”绑着一步步走?
我们常说,19世纪工业革命让世界变了样。没错,城市高楼林立,流水线让产量翻天,但马克思很快发现,打工人的命运没怎么变。“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本来是同根的,却很快变成了两座山头。一个山头衣食无忧,酒杯一碰就能决定百万人的饭碗;另一个,则是时钟一摆哪怕只少干一小时都怕被炒。
马克思后来琢磨出“剩余价值”这个词。简单说,你在工厂干活,头两小时挣自己饭钱,后面四小时就是替老板赚钱。资本家不用亲自进车间,却每天下午能算着进账,而工人吃住都靠那点工资——这游戏规则太熟悉了:有人掌握支配权,有人把时间“卖”出去,明明是自愿,其实是无奈。
扯远一点,我们家老娘总唠叨:“你们这代人就知道玩手机,别偷懒!”但有时我想“懒人”,到底是谁?你看咱们身边,干活的多辛苦:程序员熬夜改码、医护晚上排班,996是常态。人类这物种,活得这么辛劳,倒像是最大的“奴隶”。你说在动物界,谁把自己累到这样?野猫野狗都比我们自在吧。
马克思的“时间经济”理论,其实很有意思。他把人的时间拆成三份——休息、生理、工作和自由。吃饭睡觉算头一份,打工谋生是第二份。但你以为工作就是“为自己”?其实只有前半段是真正养活自己,后半段是给资本打工。那剩下的“自由时间”,才是真正能活出人的模样:陪家人、学点新东西、发发呆、散步看看月亮——这才叫生活。
但自由时间总是最容易被挤压。资本买的是你的时间,也就是你的生命。你在公司干活,领导一声令下,十个方案得你一个月打通宵,谁敢拒绝?都说“合同是自愿”,其实你不过是在两难里选了看起来最稳妥的道。说白了,你的时间,真的属于自己吗?
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觉得效率高工作量就少,没料到老板的想法是“既然你能干得快,就多干点”。这逻辑到头来,谁自由了呢?有时候想,要是机器替我干活了,我是不是能歇一歇,可现实是你歇不下来。生产力越高,资本的胃口也跟着变大:你能多“产出”,他就能多“剩余价值”,你的自由时间反而被侵蚀得只剩凌晨两点的刷短视频。
马克思看这一切,心里只怕是翻涌过无数次。“为什么人类不能挣脱这套枷锁?”这是一个穷学生、一个被老板逼得焦头烂额的青年、也是一个被整个社会捆绑住的人共同的疑问。他并不满足光揭穿了这一切,在他的脑海里,还始终有一个“未来”。有一天,所有人都能够摆脱剩余劳动时间。没有老板、没有资本,只剩下时间由自己支配。是不是有点像孩子憧憬科幻电影——但谁又能说这就是梦呢?
有些朋友会说,马克思说的是十九世纪的事,跟我们早就不一样了。可逛一圈现代写字楼、下班时间堵在人流里,你还真的分得清那种“资本主义的枷锁”已经消失了吗?或许形式变了,鞭子换成了考核表、阶级变成了名头,但生活里“用生命换工资”的本质,好像一代代还在重演。
有时我想,这世界也真奇怪,忙、累、争、抢成了常态,“闲”反而成了罪。“企业不养懒人”这句话喊得响,就怕人哪天真去“偷懒”。可是,人活一辈子,如果所有时间都在卖给别人,最后剩下的到底还剩什么?是不是我们也忘了,自己其实是可以选择的那个人?
玛克思那会儿,或许也有点孤单。他看得比别人清楚太多,却只能在夜半灯光下写下一本又一本书,叙述着属于工人的时间故事。到底,这世界会迎来不用被剩余劳动时间圈住的那一天吗?也许吧,也许还很远。但至少现在,每当我们熬夜加班、幻想假期时,多想一会儿:自己的时间,自己分几份?自由的代价,值多少?
但就是这样,不妨抬头望望天。人总有想象自由、行动自由的本能。剩下的问题,就像马克思那句听起来有点苦涩的话:人本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不只是被买卖的时间。什么时候,咱们能把这句当做一天的开始,而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大概,故事还没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