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级新赛道!丰华股份将迎来“镁”好前景

发布时间:2025-05-21 16:02  浏览量:2

近日,重庆镁业科技(丰华股份旗下企业)与安徽灵犀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就“轻质金属材料”在人形机器人骨架结构设计中的应用领域展开深入探索与创新合作,并对机器人头部壳体、关节模组外壳、负载承重结构的轻量化可行性等做了深入技术交流。

重庆镁业科技总经理郭进表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轻量化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成为行业突破的关键。”当前,智元、宇树等人形机器人公司在国内科技领域备受关注,华为日前推出首款产品Moz1,正式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与此同时,国内外企业及科研机构正通过材料创新推动机器人性能提升,镁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及PEEK等材料凭借优异的性能,成为轻量化技术变革的核心驱动力。

轻量化创新的关键角色

镁铝合金因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兼具低成本与高性能优势,已成为人形机器人轻量化的核心选择。据报道,特斯拉Optimus Gen2通过镁合金部件减重10公斤,Optimus Gen3在旋转关节壳体和仿生手指骨架中应用镁合金,膝关节支撑结构重量降低42%;宇树科技G1人形机器人采用铝合金与工程塑料结合,实现高强度与轻量化平衡;波士顿动力Atlas也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应对跳跃冲击。

镁铝合金等轻量化材料在这场机器人革命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重塑人形机器人产业格局,不仅提升了机器人性能,更推动其从工业场景向消费、医疗等多元领域渗透。镁铝合金压铸与轻量化结构件概念,已成为轻量化材料产业链新风口。

重庆镁业科技总经理郭进也相当看好此前景,“镁合金具备优异的高强度、振动吸收性和结构轻量化优势,在汽车、航天等领域已有广泛应用,人形机器人轻量化是未来的新赛道,为材料行业带来新挑战和新机会。”据行业预测,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将超27万台,单台人形机器人镁用量可达13.7千克,带动轻量化材料市场规模突破1200亿元。

“未来能力”的新探索

重庆镁业科技是丰华股份旗下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与金属结构件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家科技部镁合金应用及产业化科技攻关基地,在镁合金、铝镁材料、压铸工艺等方面的积累了丰富工程经验和研发成果,已成为镁铝合金行业领军企业。郭进表示,过去更多是为汽车制造业服务,面对人形机器人这样的新应用方向,需要更早地参与“设计端”,而不止是“加工端”。郭进分析,“机器人结构是动态的,但也是受力的,很多场合它甚至比静态结构更需要材料刚柔并济。机器人需要的不仅是算法与舵机,也更需要一副轻盈却可靠的身体。”

安徽灵犀机器人CEO殷翔则指出,机器人并不是一个软件堆叠的载体,它的身体及材料的选择同样决定了它的“未来能力”,结构与材料的协同设计将成为影响机器人系统性能的重要一环。资料显示,安徽灵犀机器人当前聚焦于人形机器人本体研发、核心零部件的设计与集成,围绕“认知感知 + 智能动作”构建类人智能系统,并推动机器人的多场景应用落地。

人形机器人与轻量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镁铝合金材料新应用开辟了千亿级新蓝海,丰华股份的未来潜在发展路径也将打开更大遐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