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寒金温 | 立秋后养肺,这8类食物别再碰!

发布时间:2025-09-02 09:19  浏览量:2

立秋过后,暑气渐消,燥气渐生,人体的肺脏也随之进入“脆弱期”。

帝寒金温认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而且,秋季和肺五行相应,如果不注意调理饮食,很容易损伤肺阴、加重肺燥,引发咳嗽、咽干、皮肤干燥等不适状况。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一份“立秋伤肺食物清单”,想安稳过秋,记得少碰这些食物!

1.红枣:过量易生湿,加重秋燥

红枣虽然可以补气血,但其“味甘性温”,质地黏腻,立秋后如果大量吃红枣,体内容易积聚湿气,还可能因为它的温热属性,加重秋燥,导致口干、咽喉肿痛。

如果想吃,每天吃1-2颗就够了,并且要避免和桂圆这类温热食物一起吃。

2.生姜:秋吃易上火,不利固肺

民间有“夏吃姜,冬吃萝卜”的说法,却很少提“秋吃姜”。这是因为生姜性辛温,立秋后气候干燥,肺脏需要润养而非刺激,过量吃姜,会加重体内燥热,可能引发咳嗽、流鼻血等问题,还会耗伤肺阴,不利于固护肺气。

如果想调味,可以用少量温和的葱白;滋燥可以考虑蜂蜜。

3.西瓜:“寒瓜”伤脾胃,间接损肺气

西瓜被称为“天生白虎汤”,性寒味甘,夏天吃能解暑,但立秋后天气凉,脾胃弱,再吃西瓜,容易刺激肠胃,导致腹泻、肚痛;而《黄帝内经》认为,“肺属金,脾属土,土能生金”,脾胃虚弱会间接影响肺,导致肺气不足。

所以,脾胃虚寒、容易腹泻的人,立秋后就不能再吃西瓜了。

4. 芒果:性凉助湿,脾胃弱,肺遭殃

芒果虽然香甜,但其性凉,含有较多湿热成分,立秋后如果吃太多,会加重体内湿气,导致舌苔厚腻、腹胀;“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胃失调容易生痰,进而堵塞肺气,如果湿气影响了脾胃,还会进一步影响肺脏。

过敏体质的人本身就需要谨慎吃芒果,立秋后更要控制量。

5. 辛辣食物:刺激肺黏膜,加重秋燥

立秋后养肺的重点是“护阴滋燥”,辣椒、花椒、烈酒等辛辣食物,会直接刺激呼吸道和肺黏膜,导致黏膜干燥、受损,还会加速体内津液消耗,加重秋燥引发的咽干、干咳、皮肤瘙痒等症状。

6. 丝瓜:性寒伤阳气,秋凉规避

丝瓜在夏天是清热解暑好物,因其性凉,可以祛暑湿,但立秋后天气转凉,人体阳气逐渐收敛,如果还吃性寒的丝瓜,会导致其体内寒气叠加,可能引发手脚冰凉、腹泻等问题;长期吃,还会损伤脾胃阳气,间接影响肺部排浊。

7. 虾:“发物”易诱发旧疾,伤肺不商量

虾属于“海鲜发物”,而且性偏凉,立秋后,肺功能较弱,过量吃虾可能刺激呼吸道,诱发咳嗽等老毛病;对于肺本身就有问题的人而言,吃虾可能会加重情况。

如果实在想吃,需要将虾煮熟,而且一次不超过6只,避免搭配冰镇饮料。

8. 油腻煎炸食物:积热伤肺,加重消化负担

炸鸡、油条、炸丸子等油腻煎炸食物,本来就难消化,立秋后,脾胃弱,吃这些东西消化不了,容易积滞在肠胃,滋生“内热”;而内热向上熏蒸肺脏,便会加重肺燥,引发咳嗽、咳痰等问题,还会让皮肤变得更干燥。

如果想吃肉,可以选择清蒸鱼、炖瘦肉,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减少油盐摄入。

立秋吃饭,在避开这些“伤肺食物”的同时,还可以多吃一些润肺食物,比如梨、银耳、百合、莲子、白萝卜,既能补肺阴,又能清燥火。

另外,立秋后早晚温差大,注意及时添衣,不要受凉感冒了,日常多喝点温水,保持呼吸道湿润。养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调整饮食开始,慢慢养成习惯,给秋冬健康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