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院走出首位盲人本科生

发布时间:2025-09-02 13:59  浏览量:2

在黑暗的世界里,有人选择等待光明;而有人,决定自己成为那束光。

苏申锡是一位视障弃儿,从小在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生活,先天性青光眼夺走了他的视力,却从未模糊过他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这个夏天,苏申锡被南京中医药大学全日制本科针灸推拿学(视力残疾班)录取,成为从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考出的第一位大学本科生。昨天是开学第一天,苏申锡正式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踏上了新一程追梦之路。

苏申锡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取青岛市盲校,离梦想更近了一步。受访者供图

苏申锡患有先天性青光眼,出生后没多久就被遗弃,2004年9月来到苏州市福利院。2岁时,福利院还派专人带苏申锡到南京进行了手术治疗,但因先天虹膜缺失,还是无法恢复正常视力,最终为视力残疾1级。

虽然眼睛看不见,但苏申锡一直用心探索着这个世界。

“我们锡锡可聪明呢。”福利院的阿姨们都说,如果不是视力影响,锡锡肯定是个学霸。小学和初中,苏申锡都在苏州市盲聋哑学校就读,也一直是班上的第一名。

由于苏州没有面向盲聋哑残疾学生的高中,初中毕业后,绝大部分学生会学习相关职业技能,未来从事推拿、按摩等工作。苏申锡却对自己的未来有不一样的规划,“我要上高中,考大学。”

彼时,苏申锡通过网络“看到”了外面丰富的世界、获得了更多的信息,他得知视障残疾人也可以参加高考、入读大学,“现在网上很火的盲人女博士黄莺,就是从青岛市盲校考上武汉理工大学的。”青岛市盲校是全国第一所盲人普通高中,校园环境美、教学质量高,是很多盲生心目中最好的盲人学校。苏申锡就给自己定下了这个目标。

盲校招生由各校单独组织考试,苏申锡先后参加了南京市盲人学校和青岛市盲校的考试,两场考试都考出了“头名”的好成绩,综合考虑后,他还是决定去青岛,跟着学姐的脚步,闯一闯自己的高考梦。

进入青岛市盲校之后,苏申锡一直坚持以普通高中的标准进行学习,并且选修的是理科综合“物化生”。苏申锡到学校图书馆借阅相关资料,抱着书本、习题册一点一点啃。但是对应普通高考的盲文学习资料非常有限,难度也较低,要想达到参加普通高考的水平,得自己找资料继续学习。

福利院的小李叔叔送苏申锡去南京报道。苏报融媒记者 车晋彧/摄

“相比全盲,我还有一点光感,电脑屏幕上的字放到手掌那么大,可以看到一点,我就可以在网站上找课、组卷,自己听课、刷题。”苏申锡说得很轻松,但这背后的艰辛,旁人可能难以真正体会。相比普通人,苏申锡要付出几倍的时间和精力。

“比较困难的是带有图形的题目,读屏软件没有办法读图,我要一点一点地看、记住细节,在脑海中把这个图形重新构建起来,然后再对照着读题干、理解题意,效率就比正常同学低一些。”苏申锡说,普通学生一个小时就能达到的学习效果,他可能需要两三个小时。甚至,即便自己想努力,眼疾都不支持他长时间用眼,看久了会疲劳、胀痛,引发眼压升高。

这条遍布荆棘的求学路,只有超级强者才能坚持走下去。苏申锡在青岛市盲校同级的24位同学,最终只有他一人参加了普通高考。

坚持去青岛市盲校上高中、参加普通高考,其实背后藏着苏申锡的一个梦想——他想成为一名播音主持人。

如今的苏申锡落落大方、侃侃而谈,谁能想到,小时候的他是个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小学时的一位班主任、也是学校的音乐老师,为他打开了这样一扇门,“老师带着我积极尝试,比如组织活动、主持班会,后来又学习了音乐,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我逐渐从内向变得开始喜欢表达。”有一次,这位老师让苏申锡主持学校的元旦晚会,带着他一遍一遍修改主持稿、一遍一遍练习,最终在舞台上精彩亮相,“我把主持现场的声音录下来,自己回听,感觉效果还不错。我就想,我是不是也可以尝试一下这个方向。”此后,苏申锡参加了一些播音主持的课程,表现越来越好,一直担任学校、福利院的主持人。

从小“看”电视,主持人的博古通今、妙语连珠让苏申锡钦佩不已,模仿之余,他还“追”了好多年央视主持人大赛,反复观看、学习揣摩。“这些成熟的记者或者主持人,很值得我学习。他们用独特的视野,把他们的所见所闻,亲笔写下来、把他们的感受表达出来,非常令我向往。”苏申锡说,“我的眼前没有光,我就用我的声音去塑造一束光,看看我的声音能不能带给别人一些力量,也让自己能够更加有勇气站起来、向前走。”

登上央视的盲人主持人董丽娜,让苏申锡的努力有了明确的方向。“我知道,大学面向视障残疾人单独招生的专业里面不可能有播音与主持,我要想当播音主持人,就得参加普通高考,才能进入这个专业。”苏申锡说道。

在青岛读高一的时候,苏申锡也在积极自学,他通过老师介绍认识了一位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就在线上跟着学习播音主持的基本功。

升入高二后,苏申锡从青岛回到苏州,开始双线备战艺考和普通高考。福利院也全力支持,为他联系了南京的艺考培训机构,专项辅导播音主持,同时安排老师一对一帮他补习学科课程。在艺考培训机构,苏申锡和备战艺考的普通考生一起上课,老师帮他用盲文打印机打印教材,他一边“摸”着专用教材听课,一边用录音机把上课内容录下来,课后自己再回听揣摩,老师们都感慨他的听感强大、悟性出色。去年12月,苏申锡参加了江苏省艺术类统考,他也是江苏省第一位播音主持的盲人艺考生,艺术统考满分300分,他考出了243分,属于中等偏上的成绩。

今年年初,苏申锡先后报考了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的校考。中国传媒大学的校考分三轮,初试是在线上进行的文化素养基础测试,苏申锡没有正常参加,经过和学校沟通,他前往北京参加了学校特别安排的线下考试,将试卷打印成盲文,完成答题后再转换成明眼文,顺利通过了初试。复试也是在线上进行,录制视频、提交作品,遗憾的是,苏申锡没能通过复试。

艺考受挫,入读播音主持系无望,苏申锡沉沦了好几天,但他很快振作起来,投入残疾人单考单招。4月份,苏申锡前往长春大学参加全国残疾考生单考单招五校联考,他报考了北京联合大学、长春大学、滨州医学院3所院校,全部考取了。随后,在南京中医药大学2024年全日制针灸推拿学本科专业(视力残疾班)招生考试中,他又以顺位第二名的成绩拿下了拟录取资格。

故事讲到这里,似乎已经可以圆满收尾。其实,还有更励志的续集。

拿到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拟录取资格,大学录取书已是囊中之物,但苏申锡还是决定继续复习,走进高考考场,为自己12年的努力画上一个句号。他说:“我一直告诉自己,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一点,我体验过了,不后悔就可以了。结果不是唯一的,不是说一次考试失败了,我整个人生就不好了,我的可能性还有很多,我能探索的未来还很广大。”

今年高考,全国只有12个省份的16名盲人考生,走进特殊考场,使用专门为他们命制的盲文试卷。苏申锡是16人之一,江苏唯二、苏州唯一。根据相关规定,使用盲文试卷的全盲考生作答时间是普通考生的1.5倍,一场语文考试,普通考生考2.5个小时,苏申锡要考近4个小时,他以难以想象的毅力,摸索着做完了6门学科的盲文考卷,他也是今年苏州最后一个走出高考考场的考生。高考分数揭晓,苏申锡文化总分424分。

由于眼睛只有微弱的光感,苏申秀需要将字放到手掌那么大才能隐约看清。苏报融媒记者 车晋彧/摄

自2014年普通高考中首次使用盲文试卷,迄今为止全国使用盲文试卷高考的视障学生不足百人。苏申锡的这次经历更显珍贵。现在,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想参加普通高考的视障学生联系苏申锡,向他请教,苏申锡也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备考经验,有时候打电话一聊就是一两个小时。

苏申锡说:“虽然我没有通过普通高考考入普通大学,但我也能以一个参加过高考的视障生去发光发热。我把我的经历、我的经验,分享给同样想参加普通高考的视障学生,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复习、高考的盲文考卷是怎样呈现的,帮助他们尽量扫除可能存在的障碍,充分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让更多视障考生能走进普通高考的考场。”

很多视障学生需要借助电脑或者志愿者读题,但往往因为有格式、特殊符号等原因,读出来的题目也难以理解。对此,苏申锡计划着,组织一些低视力的同学为视障学生读题,“我们可以站在视障者的角度,了解彼此的需求和感受,读的题目会比较适合他们。”

关于自己的前路,苏申锡同样已有初步的规划,他想本科毕业以后继续考研,或许可以成为一名中医。至于播音主持的梦想,从未被放弃。“大学5年再沉淀一下,寻找更多的机会磨练自己,5年之后考研再试试。”苏申锡说,“如果不考播音主持,也许我可以考新闻传播专业,也可能去考我喜欢的各种专业,比如我喜欢数学,我可能就去考数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