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饭馆老板,帮张子强送6天饭分走1500万,后来去哪了?
发布时间:2025-09-01 19:20 浏览量:1
**一念之差,终生难返:张子强与何志昌的六日纠缠**
有些决定,你以为只需一眨眼;可回过头来,发现一生都摆脱不了。有些人,明明只是路过彼此,却像命中注定要缠上一场。至于金钱和诱惑嘛,唉,没几个人扛得太住——不出事还好,出事就万劫不复。
九十年代尾巴上的香港,真的挺怪的。一边是纸醉金迷,午夜的霓虹折射进酒杯里都是梦;另一边黑道火拼、爆炸、枪声,报纸上几乎天天有惊悚大新闻。这里头,有个叫张子强的角色,没人不怕他。说他是时代的产物也好,是带罪天使也罢,总之,这个人的名字在当时,能让不少正义感十足的警察夜里做噩梦。
可你别以为,故事里只有像张子强这样的大反派。有时候,有些人本就是路人甲乙丙,他们本可以安稳过一辈子——比如何志昌。要不是那天,他实在是想不开,谁又能料到,连锁反应能这么大?
何志昌,屯门一个小饭馆的老板,日子怎么说呢,勉勉强强不算下流,离富贵还远着。他平时最怕事,遇见什么和警察有关的事儿,能忍就忍。他老婆说,他做探长都做不了,胆儿缺块弯。他自己倒乐,“我最多做个煲汤的探长,不抓人。”话说得没心没肺。
那几天,他生意照常,就差隔壁花店来点外卖。结果天上掉下个马仔,油头粉面进来攀谈:哥(粤语味十足地拖着声调),有个“大客户”要包你做六天餐饮,钱不是事,出得高。何志昌一开始没敢接,心里像挂着颗石头,但转念一想,这飞来横财,莫非是自家转运?
人都有弱点。尤其穷久了,最怕的就是“原地踏步”,更怕错过“天降横财”。1500万港币,这数字搁谁面前都会心头一跳。何志昌当然不是傻子,他明知道这单生意卷着腥气。只不过,人押十几倍工资的诱惑摆那,理智就慢慢发软。好比明明饿得发慌,还非得装成刚吃过饭。
随便说一句,你能想象六天能干多少坏事儿吗?何志昌发现,这六天是他人生最漫长的噩梦。每天都得提前做准备,煲老火汤,打点几十人份的份量,装保温箱,装作若无其事地开着那辆殡仪馆用过的白色面包车出发。
路上碰见警车,心跳都得蹦高;一进饲养场,狗叫一声,都快能吓出尿来。张子强和他的兄弟们,窝在荒郊野岭里,脸上看不出悲喜,只留几个冷冷的字眼:“放那里,钱不会少给你。”有时候某个马仔问他:“老板,做这行的,怕不怕?”他愣住,憋半天:“做生意就图个安稳赚钱。”
这六天,饭做好了换钱,像极了办张存折开户搞理财,钱到账就过帐。但人心最怕的,是那日日夜夜的良心挣扎。何志昌有一天无意间瞥见,张子强摆弄着一块金表在阳光下转,眼神冰凉得像个模型。真要这么拼吗?何志昌回家照着镜子,脑袋两鬓忽然添了点白。
闲话说回来,如果不是那天最后清账,张子强纠结了几秒:“老何,钱给你,但咱们没见过。”他嘴上答应着,心里其实早开始窜火。毕竟,这哪是自己想简单了断的事?钱一到手,整个人又激动又发憷。
但事情没这么简单。城市动荡了几天,郭炳湘的消息闹到满城风雨,香港警队誓要追回公道,办案效率堪比拍电影。张子强团伙的马脚卡卡地露,警察线人一个个冒出来。最终,连末梢都查得一干二净。被叫去警署那一刻,何志昌脑袋嗡地一声,像有人在后脑敲了闷棍。
法庭上,翻旧账的多了。他说自己只是普通餐馆老板,不知道他们绑了谁、杀了谁,他只是收钱做饭。但法官问得太细了:“你真的毫无察觉?你真的只是贪图这笔钱,不管人家是做什么的?”话到嘴边,何志昌也有点蒙——他是真傻,还是装的?其实到这个时候,良心都会自觉闭嘴,轮到法律接管。
接下来怎么判,其实都逃不过“法律无情,天网恢恢”那一套。他包庇重犯,被判十年,那点从指缝溜走的钱也被搜刮一空,餐馆早没影,老婆带着儿子回了娘家。他躺监狱硬板床的那些日子,才琢磨明白:这世上的确有条线,迈过去了,全是债。
偶尔监室有人说笑,问:“你那笔钱都花哪了?”何志昌闭着眼:“其实一分没花,倒像做了一场梦。梦醒了,手还是空的。”
其实你说,他到底冤不冤呢?也许一开始,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不会倒霉;可稀里糊涂进了场,想回头不容易。城市的喧哗、饭馆的油烟早就烟消云散,只剩下一串串脚步回响在看守所的长廊里。
到现在,还有人念叨何志昌。有的人说他可怜,是个替罪羊;有人说他活该,谁让他贪。可要我说,世道就是这样,平凡人的艰难,一旦遭逢考验,多数时候,连个选择权都没剩多少。钱不会从天上掉馅饼,每一笔都写着自己的命数。你说,他是不是一开始就该推开那扇门?
但,这世界也许没有标准答案。留一丝感慨吧:人生总会遇见某些关口,别把一时的幸运当作永远的底气。毕竟,命运翻脸,比你煎好的老火汤还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