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能上大学?这可能是个不得不踩的坑!

发布时间:2025-09-03 15:51  浏览量:2

朋友们,咱今天聊个扎心的事儿——现在都说“人人能上大学”,可这真不是啥三生有幸,反而可能是个你不得不跳的坑!

你们知道现在大学生质量到啥程度了吗?一百多分就能进正规大学!不少家长拿到录取通知书还沾沾自喜,却没看清:这背后藏着两难的选择。不让孩子上吧?别人都在考学历,就怕自家孩子掉队;让孩子上吧,他根本没那学习能力,无非是多花三四年学费生活费,还晚工作三四年,里外里差出几十万!

更关键的是,不适合上学的孩子,就算混到毕业证,跟街边假证比,也就差个真章——知识压根没学到手。等毕业才发现,有这学历也找不到好工作,跟没学历没多大区别。

总有人抱怨“学校知识用不上”,可这话只有没学会的人才说!真学明白的人,只会觉得自己懂的太少。要是现在给你个科学院研究员的活,让大学知识百分百对口,你敢接吗?

想想九十年代前的大学生,几乎没人说知识没用,因为那时候的大学生是真能学明白,工作后也能学以致用。

还有正在上高中的孩子,别信老师家长说的“高中苦三年,大学就轻松”——那是骗你的!除非你想混日子,否则大学知识难多了,一个章节的知识量比高中一学期还多,还特别抽象。那可是几百上千位科学家花几百年总结的理论,哪是一个学期能学透的?

我特别支持初高中学段分流,但得是引导分流,不是强制分流。适合学习的人不高人一等,只是天生适合这条路;不适合学习的人,也有自己擅长的领域。

人和人本来就不一样,有人适合做学问,有人适合当厨师、裁缝、木匠。中科院院士是人才,厨师、裁缝、木匠就不是吗?都是凭本事吃饭的人才!只有让这些岗位被认可,让从业者有不错的收入、完善的保障,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不是所有人都被迫去追那一张文凭。否则,“因材施教”永远只是个空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