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游学:农民腰包要鼓,只有土地如何破局?这一趟必须来!
发布时间:2025-09-04 09:19 浏览量:1
在河南、山西、山东、河北、天津等粮食主产区考察调研时,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心声令人深思:
“我们除了耕地什么资源都没有,都是基本农田,咋发展嘛”?
“去年玉米才9毛,种地不挣钱,现在劳动力都是60岁以上的,40岁以下都没人种地,都出去打工了,以后谁来种地?”
“我们这灌溉条件不好,人均仅仅2亩地,租金也就五六百,撂荒情况很严重”
“大户也不挣钱,天气去年涝,今年旱,成本又高,仓储和烘干也是问题,风险太大了”……
这些困惑,道出了粮食主产区的共性难题。
一边是乡村振兴的迫切需求,南方部分地区可依托旅游、康养、特色经作(水果、蔬菜、鲜花)等路径多元发展;
另一边,作为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山河四省,超过 85% 的土地为基本农田,占 18 亿亩耕地总量的 20%,贡献了全国 25% 的粮食产量——守好耕地、稳住粮食,是必须扛牢的政治责任。
兜兜转转,发展路径还得聚焦土地、深耕农业。
但怎么干,大家看着《集体经济组织法》,面对集体经济增收的难题还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起源官牛犋南社的“统种共富”新模式,为粮食主产区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该模式已被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推广至 10 个盟市的 69 个村,覆盖土地经营面积 78 万亩、惠及农户 3.9 万人。
乡建院从2016年开始,深耕内蒙,在达拉特旗、乌拉特中旗等多地做了各种不同模式的“重塑一产、接二连三”的案例:通过整合分散耕地、优化生产流程、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传统种粮从 “小散弱” 向 “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 转型。
每年都有不少村子分红,村民感慨,“过去单打独斗,十亩地累死累活挣不到两万;现在土地入股合作社,啥心不操还能分四万!”
为破解粮食主产区发展困局,本次考察研学以 “达拉特旗乡村振兴学校” 为依托,精心设计了 “实地观摩 + 案例分享 + 经验复盘” 的学习路径,为大家规划了一条涵盖各种不同侧重点和操作路径的示范村——
土地合作激活模式:学习如何通过耕地整合、股份合作等方式,唤醒撂荒土地资源,实现 “小块并大块、分散变集中” 的规模化经营;伙耕伙种破局模式:探索 “农户 + 合作社 + 服务主体” 的协同机制,破解劳动力短缺、生产效率低下的难题,打破传统种粮 “小散弱” 格局;以地养老保障模式:了解如何通过土地收益分红、集体养老服务联动,为农村老人提供稳定保障,解决子女养老后顾之忧。(村庄案例介绍见后文)
此外,本次考察还将深入解读 “联合社 + 保险 + 期货” 的风险防控体系——通过集体组织牵头、引入农业保险、对接期货市场,为种粮主体构建 “价格保底、风险共担” 的防护网,真正让农民种粮 “吃上定心丸”。
对粮食主产区而言,在土地上做文章,不仅是算好 “经济账”(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更是“责任账”:伙耕伙种种下的是希望,统种(服)共富收获的是尊严,以地养老承担的是责任,合作保价守护的是民心。
期待广大集体经济带头人、基层农业工作者通过本次考察研学,找准适合本地的土地经营路径,让粮食主产区在乡村振兴中既有 “粮袋子” 的厚重,也有 “钱袋子” 的充实。
考察亮点
1. 解决谁来种地的难题。
2. 弄明白土地合作怎么干?
3. 解决集体经济没有收入的难题。
4. 找到组织群众、应对价格风险的具体方法。
5. 了解老人吃饭、乡村养老的新思路。
6. 乡建院项目操盘手全程随时答疑。
7. 和集体经济带头人们面对面充分讨论。
8. 可根据学员要求进行一对一独家咨询(免费)。
行程安排
9月8日(周一) 报名
地点:达拉特旗乡村振兴学院
9月9日(周二) 实地考察
08:30-09:30
地点:吉格斯太联合社,镇级统筹
09:30-10:30
地点:龚吉仁村,整村万亩土地合作
10:30-11:30
地点:白泥井镇官牛犋社,统种共富发展模式
12:00-14:30
午餐及休息,乡村振兴学校
14:30-15:30
地点:王爱召镇,统种共富+以地养老
15:30-16:30
地点:树林召镇新民村,伙耕伙种土地合作模式
16:30-17:20
地点:树林召镇购销联合社,产权服务中心
17:20-18:30
地点:光伏领跑基地
19:00-19:30
晚餐
20:00-21:00
圆桌沙龙:现场答疑+自由研讨
学员结合自身困境进行提问交流,复盘内蒙发展经验启示
9月10日(周三) 实战经验分享
08:30-09:30
课程:《国有公司牵头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风电产业开发》
贾宇:内蒙古几字湾商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达拉特旗农村集体经济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
09:30-10:30
课程:母猪银行+生猪期货保险
陈征起:长期深耕新型集体经济咨询培育与乡村组织建设领域,主持并参与了内蒙古自治区多个旗县的“一社N部”村社联合社体系建设及指导工作,涉及鄂尔多斯市的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乌审旗,以及巴彦淖尔市的乌拉特中旗等地。
10:30-11:30
课程:苏布尔嘎未来小镇实操经验分享
彭涛:乡建院院长
14:00-17:00
返程
报名信息
—参会费用—
2188元/人,3天2晚。
5人以上(含5人)享优惠团购价1988元/人。
乡镇党委书记免学费,其他费用,1000元/人。
注:报名人满 10人则举办,不足 10 人本单位有权取消本次培训。
以上费用包含:
1)课程费:师资费、讲解费、资料费、场地费、考察交通费等。
2)其他费用:住宿费、餐饮费、茶歇费。(不包括来往大交通费)
—报名方式—
樊冰冰13939845412;
朱老师13271137726;
(扫描上方二维码可添加微信,
添加请备注:内蒙游学)
—注意事项说明—
事项一:报名参加需在开课前支付课程费,特殊情况可现场报名完成支付(9月8日)。9月1日后,因个人原因不能参加的,则扣除实际发生费用后退还相关费用。
事项二:培训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乡村振兴学校
往返程均为达拉特旗乡村振兴学校,需购买出发地至包头高铁站
事项三:原则上研学课程中途不允许擅自离开,如遇特殊情况,务必告知工作人员。
案例简介
01 吉格斯太镇:统种共富+统服共富
龚吉仁村:“一统五化”整村推进万亩土地合作经营模式
2023年吉格斯太镇按照旗委推行“统种共富共治”模式的发展思路,坚持党建引领,以龚吉仁村为试点,以土地整合为抓手,以“五田制”改革为动力,整村推进土地合作经营实现“统种”,加快“小田变大田”,促进“一产重塑”和“共同富裕”。龚吉仁村历时49天,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下成立土地合作部,村民以土地入股,完成10500亩土地股份合作。
秋收后村民按股分红,每亩土地经营收益提升200至300多元,集体经济增收30多万元。2024年全村土地采用世界最先进的耐特菲姆灌溉技术,为农牧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 吉格斯太镇联合总社为农服务平台 -
吉格斯太镇联合总社成立于2023年2月,由全镇7个村的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发起成立,联合总社下设六个部门,分别是数字化运营部、社会化服务部、信用合作部、技术培训部、土地合作部、养殖合作部。
2023年吉格斯太镇联合社自主运营,其中统购农资297万元,为农户节省26万元,为农户深耕深翻5.3万,组织农牧民关于种养殖的培训35场次,涉及人员1325人次。
2024年全镇春耕之际,完成土地合作社的统购3万多亩,交易额800多万元,为农户节省80多万元,同时开创了达拉特旗首个完成线上数字化采购的乡镇。2023年至2024年目前为止,预计联合总社收入40多万元。
02 白泥井镇:统种共富
统种共富发源地,官牛犋模式
2019年,白泥井镇侯家营子村官牛犋南社以“统种共富”的模式成立了合作社,247名社员全部自愿将耕地入股成立土地合作社,并采取成本共摊、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联合经营方式发展种植。自2019年起合作社收益后每年为村民分红,实现稳定增收。截至目前,官牛犋社累计分红达2037万元。
2023年以来,白泥井镇牢牢抓住官牛犋南社“统种共富”创建机遇,大力推行“党建引领统种共富”标准社创建,按照“风险共担”“入股分红”方式推广“统种共富”土地合作经营模式3.17万亩,4个社完成“党建引领统种共富”标准社创建。“党建引领统种共富”经营模式在白泥井镇遍地开花,走出了一条“农民变股民、土地变股金、资源变资产”的“产业提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富民兴村之路。
03 王爱召镇:统种共富+以地养老
“以地养老”,老人土地双托管模式
南红桥村2020年至2022年,坚持党建引领,土地股份合作,主要以土地托管为主;2024年进入“老人土地双托管”共富共治新阶段。四年来土地面积从开始的700多亩发展到5100亩,农民、合作社、村集体、外部企业,实现“多方共赢”。
在土地合作部种植的服务链上,整合本村拖拉机,村民也可以资金入股,本年度资金股1万元可分红1000积分。(积分在养老服务中心就餐使用)在土地合作种植服务链上,产前、产中需要统一采购农资,本年度节省近30至40万元,每亩增加收入170元,集体经济收入30多万元。
2023年由王爱召镇党委政府申请项目在三间房社,建立了占地面积3511平米,建筑面积1305平米的养老服务中心,在土地合作化经营过程中,拿出集体经济收入部分,发展养老服务。
养老服务中心不仅仅承担养老就餐一项任务,还将承担村民议事院、文化活动院、矛盾调解院职能。同时,将养老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引导老年人参与土地股份合作经营,保障基本收人;鼓励老年人置换原有宅基地及村庄建设用地,统一规划管理,集体发展大棚蔬菜种植、规模化人畜分离养殖等产业,发展壮大村、社集体经济收入。
04 树林召镇:闲置房宅+统服共富
联合社,联合购销社会化服务
2020年4月,镇党委领办,23个村的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成立了联禾原农业服务联合社。联合社以全镇百姓的生活、生产产业为基础,以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主体,构建“联合社+村集体+农牧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搭建树林召镇农牧业产业一体化服务中心,追求全产业链价值收益,从而增加村集体和农牧民的经济收入、提升联合社的服务职能。
2023年,联合社购销合作部广泛开展工作,已服务农民5600人次。统购畜禽饲料3682吨,涉及资金1472.8万元,为农民节省资金近100万元;农资统购2518吨,涉及资金480万元,为农民节省资金25.18万元;滴灌水管10000卷,涉及资金140万元,为农民节省资金10万元。
下一步,联合社将成立镇粮食银行,以粮食银行为结算中心,串联起农户、饲料厂家和羊肉厂家,打通饲料玉米种植、肉羊养殖、羊肉销售产业链条,实现农业全产业链覆盖,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玉米种植方面,联合社与饲料厂家形成合作意向,农民按照饲料厂家要求种植玉米,农民将玉米存入粮食银行,粮食银行将玉米销售给饲料厂家用于生产饲料。
肉羊养殖方面,养殖户通过联合社购买平价饲料。羊出栏后,联合社与羊肉厂家合作,统一收储、加工、销售、物流配送,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农技保障方面,联合社在生产全流程提供育苗、植保、防疫、育种、喂养、农机等农业服务,帮助农户增产增收。
联合社将以全镇为整体对接市场,服务于社员的产前、产中、产后资源供应,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成品销售收入,让农民摆脱了单打独斗的困境,走向抱团致富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
- 树林召镇林原村信用合作 -
▲ 2017年至2022年信用合作部运行图
2017年5月17日,林原村在达拉特旗成立首个信用合作部,林原富民生产互助专业合作社2017年至2022年底,林原村信用合作部资金规模838万;入股社员940户(占全村50%);申请贷款社员累计478户;累计贷款金额1821万;2022年底利息收益18万;信用合作部为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有效的支持村民蔬菜和养殖产业发展;扶持本村企业发展;支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养老食堂运行、支持社区公益组织;支持房宅按揭贷款;支持土地承包权抵押贷款;支持返乡青年创业等。
05 树林召镇农村产权服务中心
树林召镇农村产权服务中心经达拉特旗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设立为事业单位,成立达拉特旗农禾原产权咨询有限公司,并授权该公司负责具体业务。
服务中心主要为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各类投资企业,提供各类产权、资产的流通交易场所和配套服务,发布流转信息,组织农村有形产权和无形产权交易,对交易行为进行鉴证。召开各类农村产权交易推介会,提供农村产权交易相关政策咨询、业务培训服务等。
全镇已经建成交易大厅一处,交易服务站4处;制定了1+N政策体系文件6个,引进第三方服务机构4家,合作方2家,目前上线的房屋和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耕地等宗地50多宗,完成交易产品价值500多万元,拉开了农村闲置资源资产入市交易的大幕,标志着我旗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迈出了重要步伐。
06 达拉特旗统“发”共富
达拉特旗,集体经济发展公司 “驭风”先行
2023年初,达拉特旗旗委、政府就抓住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产业政策时机,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风能资源,积极探索国有经济引领集体经济“三统”(党建统领、旗级统筹、资源统汇)发展模式,推动风电开发利用,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2023年,达拉特旗旗属国有企业“内蒙古几字湾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与全旗9个苏木镇、132个嘎查村合资成立了达拉特旗农村集体经济开发公司,打通了全旗所有嘎查村参与旗级重大项目的投资渠道。
2023年4月,达拉特旗农村集体经济15MW分散式风电项目在海拔1500米的风水梁镇刘长沟村实施,项目于12月28日完成主体建设,计划2024年8月15日并网发电。
项目建成后,预计未来20年可为全旗132个嘎查村每村每年至少增加5万元收益,累计给集体经济增收1.32亿元。每年还可减少排放烟尘约17.27吨、二氧化硫约99.32吨、二氧化碳约35496.02吨、灰渣约5158.15吨。
15MW分散式风电项目总投资7560万元,通过探索国有企业与村集体二级股权架构下的“村企合作”风电投资建设新模式,激发了企业和社会的投资热情,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格局,以村集体为主“共建共享”的收益分配新机制是这一行动的重要创新点。
通过合理分配风电项目的收益,不仅可以实现村集体经济的增长,拓宽村民的收入来源,还能激发村民和村集体参与风电项目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让“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真正成为乡村发展的“金钥匙”。
主办单位
乡建院
乡村振兴产业生态联盟(38家成员单位)
承办单位
达拉特旗乡村振兴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