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斩获亿元大单,ToB市场爆发在即,这些A股公司有望受益

发布时间:2025-09-04 10:20  浏览量:1

人形机器人斩获亿元大单,ToB市场爆发在即,这些A股公司有望受益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从实验室快速走向工厂和商业场景,亿元级订单不仅验证了市场需求,更揭示了具身智能与商业应用融合的巨大潜力。

昨晚,优必选宣布获得国内知名企业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采购合同,以具备自主热插拔换电系统的Walker S2为主。

这并非个例。据统计,剔除天工行者,优必选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已获得近4亿元合同。今年以来,智元机器人中标9个项目,宇树科技中标68个项目,优必选中标16个项目,中标数量均接近或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01 行业爆发:从概念到现实的商业化跨越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经历从技术验证到规模化商用的关键转变。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爆发元年,技术迭代加速、商业化场景扩容和供应链本土化深化三大核心趋势已经显现。

高工机器人预测,今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63亿元,中国占比超50%。工信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更是明确提出,到2025年整机产品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

商业化落地速度远超预期。从教育科研到工业制造、商业运营、政企服务,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正快速扩展。优必选在财报电话会上预计,今年将交付500台以上的工业人形机器人,全年产能将达到1000台。

02 技术驱动:大模型如何成为胜负关键

具身智能大模型的突破正成为人形机器人进化的核心驱动力。通过多模态传感器(如六维力传感器、3D激光雷达)与具身智能平台融合,机器人实现了0.1mm级抓握精度和5m/s动态避障能力。

北京市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天工”系列机器人展示了令人惊叹的技术进步:能够成功攀爬35厘米高度的台阶,在雪地以12公里/小时速度奔跑,甚至完成了全球首个半程马拉松(21公里)。

运动控制算法的突破使机器人能够理解自然语言指令并自主规划任务。AI大模型与机器人本体的深度融合,正加速在工业巡检、家庭服务、医疗康养等场景的落地。

03 产业链机遇:哪些环节将率先受益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涉及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下游应用场景,A股市场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布局。

核心零部件(技术壁垒最高)

精密传动系统(单机价值占比35%):

减速器是运动控制的核心,谐波减速器龙头绿的谐波国内市占率超25%,人形机器人专用产品已送样测试。双环传动作为RV减速器龙头,是特斯拉供应链企业,精密齿轮年产能120万套。

行星滚柱丝杠领域,贝斯特作为特斯拉供应商,丝杠技术储备深厚。恒立液压则从液压件龙头跨界布局精密丝杠。

运动控制系统(价值占比25%):

伺服系统是动力核心,汇川技术国内伺服系统市占率约20%,人形机器人多关节协同控制技术领先。步科股份是空心杯电机国内领军者,产品线覆盖50W-2000W。

江苏雷利的微型伺服电机突破0.1mm精度,医疗机器人领域市占率第一。鸣志电器的混合式步进电机全球市占率超18%。

智能感知系统(价值占比20%):

传感器是环境感知的关键,柯力传感是国内唯一能量产500kg级六维力传感器企业。奥普特的3D视觉检测精度达0.01mm,是特斯拉机器视觉供应商。

汉威科技的六维力传感器非线性误差≤0.03%,支撑灵巧手实现0.1N级触觉反馈,已批量应用于宇树H1和智元远征系列机器人。

本体制造与系统集成

博实股份与哈工大联合开发HIT人形机器人,已进入产线测试。埃斯顿全产业链布局(伺服+控制器+本体),收购德国Clos专利加速人形关节技术落地。

新兴材料与创新技术

宜安科技研发的镁合金材料密度仅为铝合金的60%,强度却提升30%,已成功应用于特斯拉Optimus关节部件。其自主研发的毫米波雷达模组精度达±0.1mm,可实现机器人动态避障与路径规划。

04 成本下降:规模化应用的关键前提

成本下降是人形机器人规模化推广的重要前提。宇树科技最新的人形机器人售价只要5900美元,远低于美国同行产品。

这主要得益于垂直整合模式——从芯片、电机到机器人组装一条龙全干,核心零件全部自研,成本比国外采购便宜80%。

特斯拉Optimus目标价也已降至2万美元(约14万人民币),规模化生产将带动零部件需求爆发。

中国强大的供应链优势明显——什么零部件都能找到,即便宜还好。而美国60%的核心零件都依赖中国,绕一圈价格早就翻番了。

05 投资策略:聚焦核心技术与应用场景

从投资角度看,核心配置策略应聚焦“3+2”领域:减速器、伺服系统、传感器三大硬件核心,叠加AI算法、操作系统两大软件体系。

短期关注特斯拉Optimus量产进度,中期跟踪国产替代进程,长期需警惕技术路线变更风险。

当前行业平均PE达68倍,部分概念股估值较高,建议采取波段操作策略,重点跟踪季度订单落地情况。

重点关注公司:

1. 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龙头,技术对标日本HD,特斯拉供应链潜在标的

2. 汇川技术:伺服系统国内市占率第一,布局人形机器人关节技术

3. 拓普集团:特斯拉核心供应商,延伸至人形机器人执行器

4. 汉威科技:六维力传感器技术领先,批量供货头部机器人企业

5. 三花智控:特斯拉热管理供应商,拓展至机电执行器,单车价值量提升10倍

人形机器人已从技术突破阶段迈入商业化落地的关键期。政策支持、资本涌入与场景需求共同构成产业爆发的“黄金三角”。

随着北京亦庄启动万台级社会实验计划,上海、深圳等地出台专项扶持政策,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医疗康养、家庭服务等场景的应用正加速落地。

风险提示:人形机器人产业仍处于早期阶段,技术路线尚未完全固化。投资者需警惕技术迭代不及预期、下游需求释放缓慢、行业竞争加剧等风险。当前板块估值较高,需警惕部分概念股脱离基本面的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