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院士候选人,这些学科竞争激烈!

发布时间:2025-09-04 16:01  浏览量:1

2025年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已于近日公布。作为我国科研界最高荣誉,院士称号始终备受瞩目。

根据2025年度增选工作指南,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本次增选院士名额均不超过100名。从候选人到最终当选,竞争异常激烈。

青塔基于本轮有效候选人名单,开展了全面深入的分析解读。对候选人的单位分布、各学部及学科方向间的竞争态势、各省候选人的学部分布、年龄结构等维度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候选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及其他重要科技奖项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并整合其本硕博毕业院校信息,最终形成报告《青塔· 两院院士有效候选人洞察 2025》。

中国工程院竞争更为激烈

院士增选实行按学部分类的评选机制,候选人在其所属学部范围内进行评审与遴选。

从两院学部分布来看,中国科学院的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有效候选人数最多,达125人;化学部与技术科学部紧随其后,均超过100人;中国工程院方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和医药卫生学部的候选人数量并列领先,各有91人。

通过对比各学部的有效候选人数量与今年院士增选指南中规定的增选名额,可以评估不同学部间的竞争强度。

综合来看,202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中,化学部的竞争最为激烈,增选名额与有效候选人数量的比例约为1:7;而信息技术科学部的竞争相对缓和,比例约为1:5.5。

中国工程院整体竞争更为激烈,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的名额与候选人比例均达到1:9.1;农业学部、医药卫生学部、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的竞争比例均高于中国科学院竞争最激烈的学部(1:7)。

各学部下属学科竞争程度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两院院士增选指南中对各学部下属的学科方向进行了具体的名额划分。因此,在对院士候选人所属学科方向进行匹配后,可以更清晰地呈现出不同学科方向之间的竞争态势。

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中,物理学有最多候选人,数学紧随其后;化学部中近60%的候选人集中于化学学科;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中生物学和临床医学两个学科,占据了该学部68%的候选人数;地学部下地质学、地理学和大气科学候选人数位居前三;信息技术科学部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平分秋色;技术科学部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分列前三。

中国工程院的各学部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下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候选人较多;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分列前二;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下材料科学与工程位居该学部第一,化学工程与技术紧随其后;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学科候选人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学科上分布较为平均;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候选人更多集中于土木工程学科;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拥有较多候选人;农业学部下作物学、畜牧学位居前二;医药卫生学部下则有近一半的候选人集中于临床医学学科。

19位院士候选人斩获3项国家奖

哪些两院院士有效候选人更有潜力最终当选?报告交叉对比了院士候选人获2008年-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以及全国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奖与光华工程科技奖等重磅科技奖项的情况,以此展现院士候选人的竞争力。

统计显示,有近五成的两院院士有效候选人曾斩获2008年-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效候选人中,2位候选人曾获得3项国家科学技术奖、28位候选人拿下2项国家科学技术奖、168位候选人曾获得1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中,有17位获得3项国家科学技术奖、103位获得2项国家科学技术奖、284位曾获得1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全国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奖与光华工程科技奖方面,自奖项设立以来,共有206位院士候选人获得过全国创新争先奖,156位获得何梁何利奖,59位获得光华工程科技奖。其中,92人曾斩获两项及以上奖项,更有14人实现了三大奖项的“大满贯”。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曹宏斌研究员、山东大学张承慧教授,均在主持完成3项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的同时,获得了全国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奖、光华工程科技奖,拥有增选院士的雄厚资本。

浙江大学校友总人次位列第一

拥有多少两院院士校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公开资料,报告对2025年度两院院士有效候选人本科、硕士及博士毕业院校进行了整理,以供大家参考。(注:校友为人工整理,不完全统计)

从本硕博校友的汇总数据来看,本届两院院士有效候选人中,浙江大学的本硕博校友总人次位列全国第一,北京大学的本硕博校友总人次位居全国第二。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的本硕博校友总人次分别位居全国前五。

具体来看,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效候选人中,北京大学拥有最多的本硕博校友人次,其次是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中,哈尔滨工业大学拥有最多的本硕博校友人次,浙江大学的本硕博校友人次位居第二,中南大学位居第三。

青塔凭借其独家数据资源与专业洞察力,致力于为高校发展、学术研究与教育决策提供深度、精准的系列专题报告。我们以严谨的分析、前沿的视角,深度挖掘数据价值,为高校战略规划、学科建设、人才引育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的最终解释权归杭州青塔科技有限公司所有。如需进一步了解报告内容或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