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丹遗孀同桂荣,被毛主席尊称为嫂子:代替贺子珍给毛主席纳鞋
发布时间:2025-09-04 16:35 浏览量:1
前言
同桂荣是著名红军将领刘志丹的妻子,九十多岁的同桂荣脸颊清瘦,满头银发梳得整整齐齐,衣着十分简朴但干净整洁。
图丨同桂荣
耄耋之年的同桂荣,耳不聋、眼不花,说起多年前的事情依旧历历在目,但只要提起自己与毛泽东一家的交往,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流,让人不禁感叹,那段岁月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毛主席做一双合脚的棉鞋
1935年的冬天,同桂荣带着5岁多的女儿向瓦窑堡赶去,因为那里关押着她的丈夫刘志丹,等同桂荣赶到后,却发现毛主席正在和自己的丈夫交谈着什么。
毛泽东看到风尘仆仆的同桂荣还带着年纪还小的女儿,赶忙让妻子贺子珍出来迎接她们母女俩。
这时的贺子珍身体虚弱,疾病缠身,看到同桂荣母女二人赶路这么远的路,连忙从炕上爬起来接待。
先让她们喝口热水暖暖胃,又让人赶紧做点饭,一看同桂荣和女儿就是赶了一天的路,一口水都没有喝,一口饭也没有吃。
图丨同桂荣和女儿刘力贞
刚刚坐定的同桂荣连忙问贺子珍:“他们说刘志丹犯罪了,被关了起来,是什么犯罪了么?”
贺子珍看着焦急同桂荣,连忙握住她早已冰冷的手说道:“没事的,你放心吧,其实就是有一些误会,主席知道之后立马就将志丹放了出来,这不两个人整天聊天呢。”
同桂荣听到自己好友的解释,也慢慢松了一口气,丈夫可是自己这个家的顶梁柱,千万不要出什么事情呀。
同桂荣好像又想到了什么,又问道:“子珍,你知道志丹事情的具体情况么,我还是有些担心啊!”
贺子珍用虚弱但温柔的声音解释道:“你是知道,我原本就不插手主席他们的事务,更何况我最近的身体不是太好,所以没听到什么消息。”
看着同桂荣还是不放心,贺子珍接着劝道:“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主席和志丹都在一起呢,能出什么事情呀。”
听到贺子珍这样解释,同桂荣才将最后的一丝顾虑慢慢消除掉。
图丨贺子珍
突然她抬起头看向贺子珍说:“刚刚只顾着说志丹了,主席刚刚送我进来的时候,我看见他还穿着单鞋,这么冷的天会把脚冻坏的!”
重新躺在炕上的贺子珍说:“这也没办法呀,主席脚在长征的时候落下了毛病,这天儿一冷脚就发肿,我给他纳了一双棉鞋,谁知道太紧穿不进去,只好先凑合着穿单鞋了,等我身体好些,再重新给他一双。”
同桂荣听到贺子珍的话,连忙说道:“你还怀着孕呢,先养好身子吧,我每天也没什么事情,我帮你给主席纳一双棉鞋。”
说着,就将毛泽东在黄土地上踩下的脚印用绳子量了一下,接着用纸剪了个鞋样儿出来,就放在了包里。
见毛主席和自己的丈夫还在谈话,就拜托贺子珍替自己暂时照顾一会儿女儿,同桂荣上街去购买来鞋面、鞋里、鞋眼和棉花,用了三天三夜的时间,为毛主席赶制了一双棉鞋,生怕里面不暖和,还在里面垫了一层棉垫。
等毛泽东和刘志丹谈完话已经第四天了,看到毛主席和丈夫一同走了出来,同桂荣上前将自己赶制的棉鞋亲手送给了主席,刘志丹看毛主席行动不便,就亲手蹲下身子,帮毛主席换上了新鞋。
图丨刘志丹
等毛泽东完全将两只鞋穿好后,兴奋地站起来,用双脚踩踏的大地,激动地说道:“合适!很合适呀!谢谢桂荣同志了!”
在刘志丹陪着妻子和女儿一同回家后,毛泽东连着好几天都向身边的人炫耀,自己穿上了一双合脚的新鞋。
就连贺子珍都忍不住夸赞:“桂荣同志的手是真的巧,随便量了一下就做出正合适的鞋子。”
毛泽东听到妻子的话连连点头:“是啊,完了要好好谢谢桂荣同志,不然我这双脚只能穿单鞋过冬了!”
毛泽东喊同桂荣刘嫂子
随着解除自己误会的刘志丹,又重新回到了战场,也是在他的影响下,陕北的红军和中央红军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了改编。
图丨刘志丹画像
在1936年的3月,刘志丹在中央的命令下,率领红25军参加了东征战役,在山西西北部连连打败阎锡山的晋绥军和国民党部队。
但是天妒英才,刘志丹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时年33岁。
刘志丹牺牲的消息传回中央后,毛泽东、朱德和彭德怀都大为伤感,但更难过的是刘志丹的妻子同桂荣。
刘志丹刚刚牺牲的时候,同桂荣正因为患病还在医院治疗,中央在考虑到同桂荣同志的身体后,决定暂时先不告诉同桂荣丈夫牺牲的消息。
在10天之后,中央决定在陕北瓦窑堡为刘志丹召开追悼大会,也是在这一天,毛泽东才让贺子珍将刘志丹牺牲的消息告诉同桂荣。
尽管同桂荣参加革命这么多年以来,有无数的战友倒在了她身边,她自己本以为早已看淡了生死,但是在得知丈夫牺牲的消息后,同桂荣还是当场愣在了那里。
图丨东征红军将领合影
她开始回想着丈夫的一切,想着他伟岸的身躯,出发前对自己的安慰,可是到如今,一切都化为了泡影。
同桂荣本就虚弱的身体,再听到这个让人悲痛欲绝的消息后,再也承受不住了。
因为身体原因没能参加丈夫的追悼大会,同桂荣很是气恼,在当她得知中央要在瓦窑堡南门外安葬丈夫的遗体后,同桂荣强烈要求自己要去现场向丈夫的遗体告别。
毛主席担心同桂荣的身体,便让周恩来和贺子珍去劝说,但结果并不管用,在同桂荣强硬的态度下,毛泽东等人终于批准了同桂荣到现场的请求。
中央派人用担架将还在患病的同桂荣抬到了现场,抵达现场看到丈夫棺木的同桂荣,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刷刷地从眼睛里流了下来。
图丨《东征》
在安葬刘志丹遗体的时候,同桂荣向周围的同志提出,想要打开棺木,再看一眼自己的丈夫。
周恩来副主席听到后连忙劝解:“刘嫂子,你的身体还不太好,看见了会更难过,算了吧,让刘志丹同志入土为安吧!”
就这样,同桂荣最终还是没能见丈夫最后一面。
同桂荣对周恩来说:“自己的两个孩子都没了,一个是在躲避军阀抄家的时候活活饿死了,一个是被俘虏来的国民党医生给治死了,现在志丹也去了,就留下我们娘儿俩了。”
周恩来留着眼泪对同桂荣说道:“刘嫂子,您放心吧,只要我们在一天,就绝不会让你们受冻挨饿,党中央和所有的同志们都会帮助你们的!”
这时的同桂荣已经没有力气说话了,这是不断地点头,好像什么都听到了,也好像什么也没有听到……最后,不堪重负的同桂荣晕了过去。
图丨同桂荣拿着丈夫的照片
周恩来见状赶忙让人叫来医生,在确定没什么大问题后,用担架将同桂荣送到贺子珍那里,还将刘志丹的小女儿也接了过来,让她们暂时生活在一起。
贺子珍虽然怀着孕,但她心里明白,如果不能让同桂荣走出丈夫牺牲的心理阴影,那她一定会生活得非常痛苦。
贺同二人本就是好友,住到一起后贺子珍经常和同桂荣说宽心话,有一次贺子珍见同桂荣还是死气沉沉的样子,就解开衣服,露出了她被敌人炸弹炸伤的胸部,有的弹片甚至还在肉里长着。
贺子珍对自己的好朋友说道:“我这是死里逃生啊,现在这样的环境下,能活下来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经过好友的耐心开导,同桂荣终于慢慢解开了自己心结,开始主动和人交流起来。
图丨毛泽东和贺子珍
经过两个月的调养,同桂荣的身体终于恢复得差不多,正好贺子珍也给做了鸡汤,一个孕妇、一个病人,在一起也都能摄入一些营养。
就在吃饭时,毛泽东从山西前线回到了陕西瓦窑堡的家中,一进家门看到同桂荣也在,连忙问道:“刘嫂子,你的病好些了么?”见到同桂荣站起身来迎接自己,毛泽东赶紧扶着她先坐下后,再重新搬了一把椅子坐在一旁。
重新落座的毛泽东和蔼地对同桂荣说:“刘嫂子,你要多多保重身体,不要太过伤心,这样才能更好地照顾好你和刘志丹的女儿啊,其实这些孩子们才是最可怜的。”
同桂荣听到毛泽东的劝告默默的点了点头,之后又急忙说道:“主席,您的年龄比我和志丹都大,您不要再叫我刘嫂子了,我不敢当这个称呼!”
图丨毛泽东
“我们都是革命同志,都是亲亲的兄弟,大家都叫你刘嫂子,我怎么能不叫呢?”毛泽东摆着手认真地说:“如果没有刘志丹同志创建陕北革命根据地,党中央和我们还没个落脚地呢!”
同桂荣听到毛泽东的话,眼泪不由自主地又留了下了,哭着说道:“主席,有您和这么多党的同志都还记着志丹,那他就没有白白牺牲啊!”
在同桂荣止住眼泪后,赶忙给毛泽东添了一副碗筷,毛泽东看到幽默地对同桂荣的女儿说:“我还以为你妈妈和你贺阿姨不让我吃饭了!”
听到毛泽东话,原本压抑的气氛也逐渐解除,众人练手也渐渐有了笑容,这是刘志丹在牺牲两个月后,同桂荣第一次露出笑容。
毛泽东一边吃饭,一边给同桂荣母女讲最近红军发生的故事,在讲到红军东征的时候,着重讲到刘志丹带领战士们英勇作战,攻克顽敌的英勇事迹,同桂荣的女儿一直瞪大眼睛听着有关自己父亲的故事。
图丨周恩来和刘志丹
讲完刘志丹的英雄事迹,毛泽东还讲到了此时此刻革命的大好形势,也更加希望同桂荣同志化悲痛为力量,继续继承刘志丹同志未完成的革命事业。
毛泽东的每一句话,都深深打动着同桂荣的心,也让同桂荣在今后的革命中更加坚强。
李敏出生,同桂荣接生
在刘志丹牺牲三个月后的一天早上,毛泽东的警卫员突然气喘吁吁地跑到同桂荣的住所,刚进到院子里就喊道:“快!快!生孩子啦,毛主席叫您赶快过去!”
同桂荣一听,就知道这是贺子珍要生了,连忙拿起几天前就缝制好的小衣服,就往贺子珍的住所跑去。
还没进房间,同桂荣就听到贺子珍在院子外面的岗楼里使劲地喊着刘嫂子,毛泽东看到同桂荣急匆匆地赶来,赶忙说道:“刘嫂子,在这边,快来呀!”
图丨毛泽东和贺子珍
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同桂荣赶到了岗楼中,一进到岗楼中就看到贺子珍蜡黄的面孔,消瘦的身体就躺在地铺上,这个所谓的地铺就垫了厚厚的茅草上面铺了一层被子。
虽然此时的天气已经进入盛夏,但岗楼里依旧阴暗湿冷,贺子珍就躺在那里打着哆嗦。
看着自己妻子痛苦的表情,毛泽东已经慌了神,一直问同桂荣现在该怎么办。
现在的同桂荣已经不是丈夫刚刚牺牲的样子,早已恢复了往日神态的她,开始让警卫员烧开水,一边帮助贺子珍调整位置,一边埋怨毛泽东怎么让小贺待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孩子。
毛泽东也是一脸无奈,看着自己的妻子,又对同桂荣说:“我也没办法呀,子珍她感觉要生了,就直接跑到岗楼里面,我是怎么劝都劝不住啊!”
图丨毛泽东全家福
同桂荣瞪了毛泽东一眼也没有再说什么,等警卫员拿来开水,先喂贺子珍喝下,让她身体先产生热量,不然等会生孩子的时候,会带走身体更多的热量,这是非常危险的。
看着贺子珍的脸色逐渐变得红润,同桂荣就让毛泽东和警卫员他们先出去,她要开始帮贺子珍接生了。
小声的告诉贺子珍后,同桂荣开始帮她按摩腹部,并且小声的为自己的朋友鼓劲,在同桂荣的帮助下,没多大一会儿,贺子珍就顺利的生下来孩子。
匆匆赶来的医生为了贺子珍的安全,用现代医学方式扎住了脐带,在医生和同桂荣的配合下,一面照顾贺子珍,一面用温水清洗新生的婴儿,清洗干净后,就让人用棉布裹起来抱回了窑洞里,这里的温度实在太低了。
图丨李敏和毛泽东
再告诉医生和毛泽东,等小贺同志缓过来后,要赶快回到窑洞中,之后同桂荣就跑回了家中,因为她忽然想起自己还帮贺子珍存下来了几个鸡蛋。
怕自己的孩子偷偷吃掉,就将鸡蛋悄悄地藏了起来,同桂荣没想到这才几天,自己就忘了将鸡蛋藏在了哪里。
在家翻箱倒柜下依旧没有找到,最后还是同桂荣的女儿出来,用自己的小手指了指米缸,同桂荣这才想起鸡蛋被自己藏在了米缸。
看着瘦弱的孩子,又看了看鸡蛋,同桂荣心一软就给女儿一个鸡蛋,并且叮嘱她,等晚上妈妈回来给你做好吃,见女儿乖巧的点了点头,同桂荣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拿着女儿找到的鸡蛋,同桂荣又匆匆忙忙地跑到贺子珍的住所,一推门就看到贺子珍正在床上吃着丈夫剥的鸡蛋。
看到这一幕,同桂荣又想起了自己的牺牲的丈夫,眼泪也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图丨刘志丹
毛泽东和贺子珍看到同桂荣就站在房门口,一个人默默地留着眼泪,就知道她一定是想起了刘志丹同志。
毛泽东赶忙将同桂荣扶着坐到炕上,故意说道:“刘嫂子,您别难过了,我不知道你帮子珍留了鸡蛋。”
“你不要总惦记着子珍,你和孩子都瘦成什么样了,拿回去和孩子一起吃了吧!”毛泽东继续说道:“咱们换着吃,你和孩子也尝尝我毛泽东的手艺,子珍也尝尝刘大嫂的鸡蛋!”
听到毛泽东的话,同桂荣的心情才有恢复如初,看着依偎在母亲身边睡觉的孩子,笑容又重新出现在了脸上。
图丨毛泽东
忽然同桂荣抬起头,向毛泽东和贺子珍问道:“主席、妹子,你们给孩子起好名字了么?孩子叫什么呀?”
毛泽东听到同桂荣的问题,哈哈笑着说:“放心吧刘嫂子,我早就想好了,就叫姣姣吧,毛姣姣。”
听到毛泽东已经起好名字,同桂荣又低下了头,对着新生的婴儿喊道:“姣姣,姣姣.....”
这个新生的婴儿就是将来的李敏,刚刚出生的李敏又小又瘦,刚刚睁开眼睛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同桂荣,所以李敏从小和同桂荣的感情就十分不同。
后来,贺子珍因为种种原因去了苏联,李敏也为了陪伴母亲去了苏联,就算几十年没有见面,李敏依旧称呼同桂荣为刘妈妈。
解放后,李敏让人捎给同桂荣一张自己的近照,她怕多年不见,自己的刘妈妈不认识现在的姣姣,上面还写:“敬赠刘妈妈留念。毛姣姣。”
图丨晚年的同桂荣和女儿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