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国有大行最新发布!事关消费贷“国补”
发布时间:2025-09-05 14:33 浏览量:1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提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
近日,部分国有银行发布关于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客户关注问题解答的公告:
中国建设银行
建设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印发的通知》(财金〔2025〕80号)文件精神,于2025年9月1日起为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客户提供财政贴息服务。
问题1 哪些个人消费贷款可以享受财政贴息政策?
答:根据政策要求,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客户使用我行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实际用于消费,且我行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的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
问题2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标准是什么?
答: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政策执行期内,客户在我行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其中可享受单笔5万元以下的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
问题3 如何申请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
答:客户总体仍按照一般流程在我行办理个人消费贷款。按照相关政策要求,享受财政贴息需要签署《中国建设银行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服务协议》,授权我行获取贷款发放账户或指定账户交易信息,用于识别符合贴息条件的消费交易信息。
客户使用贷款资金消费后,我行将通过系统自动识别符合贴息条件的消费交易信息,计算可享受的财政贴息金额,在客户还款时直接从应还贷款利息中扣减。对于系统未能自动识别的,采取客户提交与贷款使用相对应的消费发票等消费凭证、我行人工审核的方式进行识别,审核通过后进行贴息。
问题4 如何了解更多贴息情况、享受贴息服务?
答:我行已在手机银行布放“消费贷款财政贴息”专区,包含“贴息服务协议”、“贴息记录”、“上传申请”(9月5日上线)等功能。客户可通过首页搜索栏搜索“贴息”、“财政贴息”等关键字进入专区。
问题5 贴息服务协议怎么签署?
答:(1)9月1日起新签约个人消费贷款的客户,可在手机银行申请成功页弹出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服务协议”入口,签署服务协议;
(2)9月1日前已签约个人消费贷款但在9月1日起支用贷款的客户,可在手机银行支用成功页弹出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服务协议”入口,签署服务协议;
(3)客户上传消费发票时如未签署服务协议,手机银行界面将弹出“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服务协议”入口,用于签署服务协议;
(4)对于上述情形下未签署服务协议的,可进入手机银行“消费贷款财政贴息”专区签署服务协议。
问题6 哪些消费交易可由系统自动识别?
答:我行个人消费贷款资金发放至申请贷款时客户选择的借记卡中,系统可自动识别的相应借记卡账户消费交易包含以下情形:
(1)POS机刷卡;
(2)扫码支付、线上交易支付;
(3)将借记卡绑定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如微信、支付宝)支付;
(4)向消费交易对手方转账,如借款人将贷款资金向消费交易对应的对公商户直接转账等。
问题7 如何提交发票进行人工审核?
答:对于未能系统自动识别的消费交易,9月5日起客户可在手机银行上传发票等消费凭证申请人工识别。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在手机银行“消费贷款财政贴息”专区点击“上传申请”,根据页面提示,输入消费交易金额和交易日期等信息,系统自动在个人消费贷款关联借记卡账户中检索符合条件的消费交易。
(2)选定消费交易,上传对应的发票文件,核对并确认发票类型、发票号码、发票金额等信息。发票购买方名称应为借款人本人姓名。每张发票仅可申报使用一次。我行将在发票提交后进行人工审核。
问题8 什么时候客户可享受贴息资金抵扣?
答:根据贴息政策要求,我行只计算政策执行期内(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的贴息金额。政策执行期内客户还息时,我行直接在应还贷款利息中抵扣贴息资金。每次抵扣后,我行将通过手机短信或APP通知等方式向客户告知当期抵扣的贴息金额。
温馨提示:我行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不委托任何第三方办理。请谨防诈骗,保护个人信息及财产安全。如有任何疑问,可通过贷款经办机构或致电95533客服电话咨询。
中国农业银行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有效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我行积极响应并严格执行《关于印发的通知(财金〔2025〕80号)》(以下简称《方案》)精神及相关要求,于2025年8月12日发布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工作的公告》,积极推动相关工作。现将客户集中关注的问题解答如下:
1 本次消费贷款贴息范围有哪些?
答:根据《方案》要求,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我行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可通过我行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
2 使用信用卡消费是否可办理贴息?
答:按照《方案》,本次贴息不包含信用卡(含分期)业务。
3 何时可办理消费贷款贴息?
答:按照《方案》要求,2025年9月1日起可办理个人消费贷款贴息。
4 贴息标准是多少?
答:本次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利率为年化1%,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贴息计算基数为借款人在政策执行期内使用个人消费贷款支付的符合条件的消费汇总金额,其中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
5 贴息最多能贴多少金额?
答:每名借款人在我行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 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其中可享受单笔5万元以下的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10万元)。
6 如何申请个人消费贷款贴息?
答:为最大程度便利客户,简化操作,客户可按照一般贷款流程在我行办理贷款。使用贷款时需要客户签署补充协议,并授权我行查询贷款发放账户,识别客户相关消费交易信息,汇总满足贴息条件的消费金额。对系统可自动识别账户中消费交易信息的,我行自动开展贴息;对系统未能识别的,客户可通过提供与贷款使用相对应的真实消费发票的方式向贷款经办行申请人工审核,审核通过后,予以贴息。如客户未签署补充协议、授权查询,不影响客户正常申请、使用我行个人消费贷款。
7 如何取得贴息资金?
答:为简便操作,对符合贴息条件的客户在我行的个人消费贷款进行结息时,我行将按照政策规定的贴息比例、贴息上限计算贴息金额,在收取贷款利息时直接扣减财政贴息资金。
8 如何查询贴息金额?
答:客户在我行的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后,可通过手机银行自助查询,我行也会通过发送手机短信告知客户贴息金额。
9 本次贴息是否需要收取费用?
答:在办理消费贷款业务及贴息业务过程中,我行不会委托任何第三方(包括社会中介)办理。客户可通过我行营业网点、手机银行等官方渠道申请个人消费贷款。在办理个人消费贷款贴息业务过程中,我行不收取任何费用。请客户切勿轻信我行官方渠道以外人员的电话、短信等其他渠道信息,谨防诈骗,保护个人信息及财产安全。
10 套取贴息资金的借款人要承担哪些后果?
答:我行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依规开展贷款审批,对符合《方案》要求的予以贴息。
对提供假资质、假材料、假担保、假交易、假用途等或通过不法中介办贷的,包括“包装贷”、“职业背债人”、“高评高贷”等,我行严格予以禁止。
对相关部门审核未通过或违法违规套取贴息资金的,我行将按规定扣减或追回。对借款人违法违规套取贴息资金的,纳入个人不良征信记录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交通银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有效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充分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我行将严格执行《关于印发的通知(财金〔2025〕80号)》(以下简称《方案》)相关要求,积极推动相关工作。现将客户集中关注的问题解答如下:
一、本次消费贷款贴息范围有哪些?
根据《方案》要求,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我行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可由我行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
二、贴息标准是多少?
个人消费贷款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按符合条件的实际用于消费的个人消费贷款本金计算),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每名借款人在我行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其中可享受单笔5万元以下的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
三、如何申请个人消费贷款贴息?
2025年9月1日起,客户可通过我行手机银行App、买单吧App提款时或线下办理贷款流程中签署贴息补充协议,授权我行查询贷款发放账户,识别符合贴息条件的消费交易信息。对系统可自动识别符合贴息条件的消费交易信息的,我行将自动开展贴息;对系统未能识别的,客户可发起消费认定申请,经我行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予以贴息。如客户未签署补充协议,则不享受贴息,但不影响客户正常申请、使用我行个人消费贷款。
四、哪些消费交易可由系统自动识别?
个人消费贷款资金发放至客户在我行账户中的,系统可自动识别贷款资金账户发生的消费交易包含以下情形:
(1)POS机刷卡;
(2)扫码支付、线上交易支付;
(3)绑定第三方支付平台(如微信、支付宝)支付(9月6日上线);
(4)将贷款资金向消费交易对应的对公商户直接转账。
五、如何发起消费认定申请?
对系统未能识别的消费交易,9月6日起客户可在我行手机银行App贴息专区上传与贷款使用相对应的真实消费发票,发起消费人工认定申请。
六、如何享受贴息资金?
为简便操作,我行将按照政策规定的贴息比例、贴息上限计算贴息金额,客户在我行的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还款结息时,直接按贴息金额扣减部分利息。
七、如何查询贴息情况?
客户可通过我行手机银行App-贷款-贴息专区查询贴息情况、消费认定申请等功能。每次扣减贴息后,我行将发送短信告知客户贴息金额。
八、套取贴息资金需承担哪些后果?
我行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依规开展贷款审批,对符合《方案》要求的予以贴息。对提供假资质、假材料、假担保、假交易、假用途等或通过不法中介办贷的,我行严格予以禁止。对相关部门审核未通过或违法违规套取贴息资金的,我行将按规定扣减或追回。对借款人违法违规套取贴息资金的,还将纳入个人征信记录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九、温馨提醒
(一)在办理消费贷款业务及贴息业务过程中,我行不收取任何费用,且我行不会委托任何第三方(包括社会中介)办理,请客户切勿轻信我行官方渠道以外人员的电话、短信等其他渠道信息,谨防诈骗,保护个人信息及财产安全。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为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有效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我行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印发的通知(财金〔2025〕80号)》(以下简称《方案》)精神及相关要求,全力确保国家政策红利及时、便捷、高效地惠及广大消费者,为提振消费信心、释放内需潜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邮储力量。现将客户集中关注的问题解答如下:
01 本次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涵盖哪些范围?
根据《方案》要求,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我行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我行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即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政策到期后,可视实施效果研究延长政策期限、扩大支持范围。
02 符合消费贷款贴息政策的消费领域有哪些?
03 办理消费贷款贴息从什么时候开始?
按照《方案》要求,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可办理个人消费贷款贴息。
04 贴息标准是多少?
按照《方案》要求,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按符合条件的实际用于消费的个人消费贷款本金计算),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贷款合同利率需要符合相应利率自律约定。其中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
05 如何抵扣贴息资金?
为简便操作,对符合贴息条件的客户在我行的个人消费贷款进行结息时,我行将按照政策规定的贴息比例、贴息上限等要求计算财政贴息金额,在收取贷款利息时直接扣减应由财政承担的贴息资金。
06 贴息额度上限是多少金额?
每名借款人在我行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其中可享受单笔5万元以下的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10万元)。
07 申请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流程有哪些?
客户可按常规贷款流程在我行办理个人消费贷款授信和支用,客户可在申请支用个人消费贷款签订贷款合同的同时,授权我行识别贷款发放账户或者指定账户的交易信息。我行将根据客户实际消费的情况,按照政策规定的贴息比例、贴息上限等要求来计算财政贴息金额。对系统未能识别的,客户可通过提供与贷款使用相对应的真实消费发票等用途证明材料向我行申请人工审核,审核通过后,予以贴息。如客户未授权我行识别贷款发放账户或者指定账户的交易信息,不影响客户正常申请及使用我行个人消费贷款。
08 授权书如何签订?
2025年9月1日起,邮享贷客户在我行手机银行支用环节签署借款合同时通过签署财政贴息授权书授权我行查询贷款发放账户识别消费交易信息。对于邮享贷已经签订借款合同的贷款,可通过我行手机银行贴息专区补充签署财政贴息授权书。
对于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客户,可在申请环节完成财政贴息授权书签署。
09 如何查询贴息详情?
客户在我行办理个人消费贷款享受贴息后,客户可通过短信消息、我行手机银行APP等方式知晓享受财政贴息的具体情况,不需要其他额外操作。
10 在哪些渠道办理?
客户可通过我行手机银行APP、营业网点等渠道办理贴息业务,我行不会委托任何第三方(包括社会中介)办理。
11 本次贴息是否需要收取费用?
我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除合同明确约定的利息外,无需支付其他费用,本次贴息也不会收取额外费用。任何以我行名义收取中介费、手续费、代办费等的行为均属诈骗。
12 套取贴息资金的借款人要承担哪些后果?
我行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依规开展贷款审批,对符合《方案》要求的予以贴息。对提供假资料、假交易、假用途等或通过不法中介办贷的,我行严格予以禁止。对相关部门审核未通过或违法违规套取贴息资金的,我行将按规定扣减或追回,其中对借款人违法违规套取贴息资金的,将纳入个人不良征信记录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