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后,这3对双胞胎兵哥哥火了,父母既心疼又自豪落泪

发布时间:2025-09-05 19:52  浏览量:2

文| 任平生

编辑| Fukasa超勇的

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那场盛大的九三阅兵式,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那份排山倒海般的震撼力,却依旧在无数人心中激荡。

许多人似乎都得了一种“阅兵后遗症”,手机里循环播放着阅兵视频,硬是把短视频平台刷成了“阅兵专场”,大家的讨论点,也从那些威武霸气的国之重器,慢慢转移到了受阅官兵身上。

那整齐划一、仿佛复制粘贴般的步伐,让人惊叹不已,而镜头下,每一位士兵阳刚帅气的脸庞和英姿飒爽的身影,更是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就在这时,眼尖的网友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怎么有好几对士兵长得一模一样?一开始还有人以为是自己“脸盲”,直到后来才确认,阅兵队伍里真的藏着三对双胞胎兄弟!

在气势磅礴的装备方队里,来自浙江金华武义的吴星仔和吴星亮兄弟,共同分享着这份荣耀。

华商网:浙江23岁双胞胎兄弟亮相阅兵装备方队 父母:很骄傲

这对23岁的双胞胎,都是武昌职业学院的定向培养军士生,毕业后将奔赴火箭军某部,成为光荣的通讯号手,命运的奇妙安排,让他们不仅一同入伍,还被双双选中,进入了同一个阅兵方队。

长达数月的封闭式训练,是汗水与意志的较量,在这里,哥哥吴星亮多了一个身份:弟弟吴星亮的教练员。

训练场上,哥哥的眼神格外严厉,一遍遍地纠正弟弟的动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瑕疵,吴星亮坦言,哥哥的指导对他帮助巨大,让他的训练成绩突飞猛进。

当然,兄弟俩之间除了相互扶持,也少不了暗自较劲,他们会偷偷比谁的口号更洪亮,谁的军姿站得更笔挺。

这种良性竞争,让他们的训练生活充满了动力,因为长相酷似,他们也成了记者们镜头下的“宠儿”,甚至还接受了军事频道的专访。

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吴建宝和田小玉,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父亲吴建宝在接受采访时,那种自豪感几乎要从话语里溢出来。

而母亲田小玉则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兄弟俩从小到大的照片,照片里的他们,一直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其实,弟弟吴星亮比哥哥晚出生五分钟,性格也内向一些,在村里,他们是出了名的“不吵架”兄弟,他们从小就有一个军旅梦,拍照时总爱穿着军装。

2020年高中毕业后,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成为定向培养军士,服役两年半,他们只在去年7月回过一次家,平时只能通过电话和父母联系,每次都说“不累”,报喜不报忧。

原本计划今年春节回家团聚,但因为表现优异,兄弟俩被部队召回,参加一项“光荣任务”。

直到8月29日,吴星仔把CCTV7报道他们共同参阅的视频发给母亲,家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光荣任务”竟是参加阅兵,视频通话里,田小玉激动地喊着儿子们“军大衣”,骄傲之情无以言表。

在火箭军方阵中,同样有一对引人注目的双胞胎兄弟:来自安徽淮北的顾宇豪和顾宇杰。

人民资讯:“豪杰”兄弟,好样的!

更令人称奇的是,这已经是他们第二次共同参加阅兵了,上一次是在2019年的国庆70周年盛典上,一个通信尖兵,一个金牌号手,兄弟俩在各自的岗位上都闪闪发光。

他们的默契,仿佛与生俱来,今年两人分属不同部队,却在集训地惊喜地重逢,他们说,来之前心里就有一种奇妙的感应,觉得对方也一定会被选中。

训练中,弟弟顾宇杰因为常常被教练点名,饭后总会一个人默默加练,而哥哥顾宇豪,则会心照不宣地陪着他,帮他找问题,纠正动作。

他们的领队曾发现一个惊人的细节:即便把兄弟俩分在不同的队列里,他们的动作幅度、节奏,甚至每一个细节都保持着惊人的一致,就像有心灵感应一样。

身高、体型,甚至连牙齿都长得一模一样,从幼儿园起就一直同班的他们,这份默契早已刻进了骨子里。

2017年入伍时,一人去了云南,一人去了海南,天各一方,谁能想到,2019年和今年,他们会两次从天南海北的军营,默契地汇合到同一个阅兵训练场。

2019年阅兵时,顾妈妈守在电视机前,在飞速闪过的镜头里,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儿子,她心疼儿子晒黑了,也变瘦了,但眼神却更加坚毅,整个人也更英俊了。

能两次亲历国家盛世,这让顾妈妈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如果说方队行进是流动的钢铁洪流,那么“标兵”就是这洪流中纹丝不动的基石,在仪仗司礼大队中,来自内蒙古通辽的杨文浩、杨文强兄弟,就扮演着这个被誉为阅兵场上“铁钉子”的角色。

当“标兵就位”的口令响起,那铿锵有力的脚步声,无需任何配乐,便足以震撼全场,60名标兵,身板笔挺如松,目光锐利如炬,他们是整个阅兵式的“定海神针”。

要成为“亿里挑一”的标兵,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兄弟俩从小就受当军人的舅舅影响,对军营充满向往。

2022年高中毕业后,他们一同应征入伍,并立下了“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誓言,希望在部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短短三年,他们就通过了层层严苛的选拔,站上了标兵的岗位,没有辜负当年的誓言,标兵的训练是所有科目中最艰苦的。

在烈日下暴晒数小时,保持一个姿势纹丝不动,是家常便饭,但这对兄弟,从未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句累,他们的坚韧,是淬火成钢的军人本色。

从吴星亮、吴星仔的家乡,到顾宇豪、顾宇杰母亲眼中夹杂着心疼的骄傲,再到杨文浩、杨文强用汗水浇灌的标兵荣耀,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双胞胎士兵的个人传奇。

这些故事背后,是“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朴素信念,是一个个普通家庭对国家无私的奉献,他们的父母,被网友们称赞“会生会养”,不仅赋予了他们健康的体魄,更教会了他们顽强的意志。

在吴宅村,村书记吴杰蒙自豪地说,村里几乎每年都有一两个年轻人选择去当兵,这种“红色基因”一直在传承。

向这些中华好儿郎致敬,也向他们背后默默付出的军人家庭,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正是这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一个个充满家国情怀的家庭,汇聚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最坚不可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