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研究:每天多喝一碗粥,糖尿病和胃癌患病风险升高?真相来了
发布时间:2025-09-06 13:15 浏览量:1
最近在网上,不少人都在讨论一项来自耶鲁大学的研究,标题让人一眼看过去就觉得有点炸裂:“每天多喝一碗粥,糖尿病和胃癌患病风险升高?”
这种看起来有点吓人的说法,乍一听让很多人开始怀疑:粥不是一直被认为养胃、清淡、容易消化吗?怎么突然就变成“高危饮食”了?
特别是对不少中老年人来说,早上来一碗白粥、晚饭再喝点小米粥,这已经成了几十年的生活习惯了。现在要是被说成是“致病源头”,肯定很多人心里会有点崩。
但凡事情闹到网上去,难免会有人跟风恐慌,也有人站出来反驳。可惜多数说法都只抓着一两个点讲,没深入,也没解释清楚。
其实这个研究本身并没有一竿子打死所有喝粥的人,也没说所有的粥都有问题,更没说粥就是胃癌和糖尿病的罪魁祸首。只是这项研究的数据结果,确实引发了不少值得认真对待的思考。
首先得说明,这项研究并不是突发奇想那种随口一说的,而是基于一项跨国大型追踪数据,涉及了超过13万人,观察时间跨度甚至长达20年左右。
其中对饮食习惯、疾病发展情况、生活方式、BMI等多个维度都做了交叉分析,研究人员想要寻找一种生活中常见饮食方式与疾病之间的潜在联系。
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个相当有意思的现象:每天摄入高频率、单一谷物类精制粥品(特别是白米粥)的人群,在糖尿病和胃癌方面的风险有明显升高。
听起来好像挺严重,但千万别一听到“升高”就吓得不敢喝粥了。
风险升高和直接导致不是一回事。研究中的“升高”,指的是相较于不经常喝粥的人群,那些每天摄入一碗以上粥类食物的人,在相同的生活习惯下,患糖尿病的概率高了大概 16%-22% 左右,胃癌风险则略高,大概在 20%-25% 区间波动。
这些数据是在控制了年龄、性别、运动习惯等因素后得出的,也就是说不是因为这些人本来体质差,而是真的和饮食结构有关。
那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是粥本身有毒吗?
当然不是。关键在于粥的构成。大多数人早上喝的粥,其实就是最普通的白米粥,甚至有些还加了点糖。
而白米粥本质上是一种高GI(升糖指数)食物,消化速度特别快,血糖波动大,胰岛素负荷也大。
尤其是煮得非常稀、非常烂的那种粥,几乎等于直接喝糖水。糖尿病最怕的就是血糖不稳定,一旦长期摄入这种类型的食物,就很容易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影响血糖控制能力。
再者就是粥的单一性和热量密度问题。粥看上去很有饱腹感,其实热量非常低,而且蛋白质、脂肪、纤维素都非常少。
如果一餐只靠喝粥来解决,时间一长,身体其实是在偷偷饿着。
而代谢系统会因为能量摄入不足而出问题,再加上粥升糖速度快,反而刺激食欲,使得很多人过一会儿又饿了,不知不觉反复摄入更多碳水。这种情况,不知不觉就把糖尿病的风险推高了。
至于胃癌的问题,原因就更复杂一些。首先要知道,胃癌的形成和胃黏膜长期受到刺激、反复发炎有很大关系。
而白米粥这种长期吃下来的高碳水饮食,本身可能不会直接刺激胃,但它的问题在于替代了原本更有营养的饮食内容。
长期只摄入单一精制碳水,会导致肠胃菌群结构紊乱,消化液分泌失衡。
而且很多人喝粥的时候会配咸菜、腌制品,甚至是火腿肠、小咸鱼这类高盐、高亚硝酸盐食物。殊不知,这些搭配才是胃癌真正的“帮凶”。
特别是腌制类食品中含有的亚硝酸盐,在胃酸的作用下容易转化成致癌物质亚硝胺。如果每天都喝粥配点咸菜,那实际上胃部长期处在一种慢性刺激状态下。
再加上粥并没有什么抗氧化成分、维生素含量又低,身体没有办法自我修复这些微小损伤。时间久了,胃癌风险自然就跟着上来了。
不过话说回来,粥的问题不是“粥”,而是“只喝粥”“乱配粥”“天天喝”的问题。
粥本身不坏,它只是被吃得有点“用力过猛”了。再好的东西,一旦成了长期、单一、没节制的饮食主角,迟早也会出问题。
很多人把喝粥当成养胃、减肥、调理肠道的手段,但其实这些说法本身就有点误导。
粥虽然好消化,但好消化不等于养胃,尤其是在胃功能本来就不好的人群中,喝粥反而会增加胃液分泌速度,让胃处在一种不停工作的状态,长期来看并不轻松。
而减肥方面,很多人以为粥热量低就能减肥,结果饿得快,反而导致晚餐吃更多,反而不减反胖。
如果真心喜欢喝粥,也不是不能喝。关键在于怎么喝。比如可以换成杂粮粥、加点蛋白质丰富的食材,比如豆类、牛奶、鸡蛋,甚至加入坚果碎、绿叶菜等,能有效改善粥的营养密度。
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粥是容易入口的好食物,但一定不能天天三顿都靠粥来“糊弄”,否则身体迟早会出问题。
近些年来,其实类似研究已经越来越多了。营养学界早就意识到,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会带来极大的代谢压力。
包括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也曾发表研究称,精制谷物摄入过高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摄入全谷物的人高出 30% 以上。
在中国也一样,糖尿病人群的迅猛增长,与米面油摄入量的增加关系紧密,尤其是在南方,以白米饭为主食的地区糖尿病增长速度更快。
当然,也不能一刀切地说“喝粥等于不健康”,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态、饮食结构、生活方式都不一样。但如果把粥当成一种“越喝越健康”的万能饮品,那恐怕真的要当心了。
总的来说,健康饮食从来不是靠某一种食物来撑起来的,而是要有一个平衡、完整的结构。
粥不是不能喝,但得会喝、懂得搭配,更要明白自己的身体到底需不需要这么多碳水。如果只是因为口感好、省事、顺口,就长期依赖,那终有一天,它会从朋友变成“背刺”的敌人。
所以与其问“粥到底能不能喝”,不如问问自己:“是不是喝得太多、太单一了?”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都该好好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