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相难看到这种程度,不怕引起公愤吗?
发布时间:2025-09-06 16:36 浏览量:1
hi,我是胖胖。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城市不断扩张着它的边界。
钢筋与霓虹像是一副矽肺般的胸腔,将人性里的温度一点点吞噬。
善意被消解为笑谈,信任沦落成笑柄,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被挤压成了最廉价的奢侈品。
在这样一个市侩横行的年代,多少人早已把诚信抛诸脑后,把欺骗当作伎俩。
有些时候,胖胖也不免感叹,人性从来不是一块铁板,而更像一面被时间和环境雕琢的铜镜。
它能映照善意,也能扭曲成贪婪的鬼影。
当所谓的“聪明”被定义为占人便宜,当所谓的“生存”以欺骗他人为乐,文明就会显得格外讽刺。
我们自诩身处现代都市,走在灯火通明的大街上,却可能随时跌进人性最黑暗的角落。
就在9月5日,第一现场和华商报·大风新闻报道了一件发生在深圳的事:
事情的经过并不复杂,9月2日晚,两名女子谎称手机丢失,请一位素不相识的年轻路人帮忙叫一辆网约车。
车来了,她们顺利上车,上车之后不久笑称“又白嫖了”。
表面上不过几十块钱的车费,可真正可笑的,是那份赤裸裸的算计与对善意的践踏。
警方介入后,两人最终被依法行政拘留。
司机回忆说,两名女子上车后,完全是在玩自己的手机,并没有“丢失”的迹象。
她们先骗取路人的信任,再利用司机的职业,最后在车内哈哈大笑,把别人真心的帮助当成自己小聪明的笑料。
那个被利用的年轻人后来才恍然大悟,除了车费,他还替她们买过一些东西。
被骗之后,他报了警。
幸好警方快速出手,把事情处理到位。
钱是退回了,可那一瞬间被消解掉的信任,谁来偿还?
骗局从来都不止于金钱的损失,它真正摧毁的,是人与人之间赖以维系的最基本的善意。
钱可以再赚,但被践踏过的信任,很难修复。
那位年轻人本意是帮忙,却成了别人的提款机。
两名女子的得意大笑,不只是对那几十块钱的贪婪,更是一种对社会规则的挑衅。
她们在嘲笑什么?
在嘲笑有人还相信陌生人的善意?在嘲笑社会还在教人“要助人为乐”?还是在嘲笑底线还没被完全磨平?
这样的笑声,不是幽默,而是讽刺。
讽刺一个时代,居然能让一些人把欺骗当作生活的技能。
善意一旦被滥用,社会就会滑向一个危险的境地:
人们不再轻易伸出援手,因为害怕被利用;不再随口答应帮忙,因为担心掉进陷阱。
这件事里,其实最值得思考的地方就在于受害者的回应。
他说,下次如果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依然会帮,但会更加认真去识别。
听上去有些无奈,但也透露着一份坚持。
有人说,人性的恶像是水,永远有缝就会渗进来。可我更愿意说,人性的恶更像一面放大镜,它会无限放大社会的裂缝。
如果没有制度的约束、道德的教化,它就会肆无忌惮。
那两名女子,或许觉得只是小聪明,或许觉得“反正抓不住”。
可当警方迅速出手,把她们拘留时,其实是在给出一个清晰的回应:
善意可以被利用一次,但不能成为常态。
法律是底线,文明不能被任意践踏。
在这样的故事里,其实看到的不只是两名女子的堕落,更是某种价值观的扭曲。
如果没有加以遏制,它只会传递一种信号:
比起诚实劳动,钻空子、骗一把、占别人点便宜,似乎更快、更轻松。
可笑的是,这种所谓的“捷径”,到头来往往换来的只有一时的得逞和更久的耻辱。
当然,当那个被骗的年轻人说“下次依然会帮忙”时,我觉得这句话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社会不能因为几个骗子而放弃善意,不能因为几次利用就彻底否定互助的意义。
欺骗永远存在,但只要人们还有勇气去相信、去坚持,文明就不会轻易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