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阔然新境 | 对话沃飞长空CEO郭亮

发布时间:2025-09-06 18:34  浏览量:1

2025年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内,沃飞长空以“向上,阔然新境”为名,携AE200批产构型机与智能灵动舱一同亮相,将低空出行体验从“飞得便捷”到“坐得舒适”,为万亿市场注入“人性化+可量产”双重基因,诠释未来交通新可能。

匠心之作

AE200智能灵动舱全球首发

当低空经济主机厂遇上汽车零部件制造龙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开幕当天,沃飞长空携手国内领先的汽车零部件系统供应商富维集团,重磅发布了旗下战略产品AE200全新设计座舱——“智能灵动舱”。

秉持“安全、简约、功能、人本”的设计理念,AE200“智能灵动舱”在满足eVTOL适航标准的前提下,采用新一代环保型航空阻燃材料,配置航空级安全座椅与约束系统,舱内广泛采用柔性包边与圆角化设计,从材料、座椅、触感、视野等多维度保障安全。

同时,融入先进NVH降噪减震技术和智能座舱理念,搭配了灵动中岛、云端座椅、天际光影系统、智能空气管家等多元创新,全方位提升飞行体验。

此次合作是航空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的标杆实践,凭借沃飞长空在低空航空器研发上的领先技术,结合富维集团在汽车智能化座舱与轻量化材料领域的深厚积淀,将汽车产业成熟的智能交互系统、人体工学设计复用至eVTOL座舱开发,有效提升座舱安全性、舒适性与生产一致性。

这种跨界融合,开启了低空出行体验从“飞得便捷”到“坐得舒适”的升级,以航空级安全冗余融合车规级智能交互,也为AE200的规模化量产奠定供应链基础。

左起:沃飞长空CEO兼首席科学家郭亮,长春富维集团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刘洪敏

技术领航

沃飞长空深耕场景共筑产业生态

当城市向上延伸,低空经济正成为发展新引擎。作为低空经济链主企业,沃飞长空以“技术攻坚、生态织网、场景共建”三维战略布局,致力于为城市立体交通提供“中国方案”。

技术领跑

作为中国首个、全球第二完成全倾转过渡飞行的eVTOL产品,AE200验证机的技术突破为国内倾转旋翼构型树立了技术标杆。

同时,在国内交通接驳类eVTOL适航审定进程中,AE200率先进入第四阶段(共五阶段),生产许可审定首次会议已顺利召开,从技术、适航双维度不断加快产品落地进程。

生产制造抢先布局

沃飞长空全球总部及生产制造基地已于去年12月在成都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有效促进上下游企业的紧密衔接、科研团队的深度合作、运营服务企业的入驻,从而加快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发展。

场景深耕与生态共建

场景的深度,决定产业的疆域;生态的广度,决定产业的高度。

沃飞长空以成都城市低空载人首航,验证城市低空航线流程,借“巴蜀文旅走廊”试飞,解锁景区直达体验,并携手川航打造“民航+低空”联程标杆,持续拓展运营场景。依托数百架商业订单,与行业龙头、院校深度合作共筑低空经济共同体,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同频共振。

从技术突破到场景验证,从跨界合作到生态共建,沃飞长空正以“领先者”的担当与“开拓者”的魄力,让人们对立体交通的想象,照进更广阔的现实。

此次携AE200批产构型机与“智能灵动舱”亮相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低空经济的新产品、新技术,也为未来生活带来了新场景、新体验。

胡润百富 · 郭亮专访

胡润百富:可否请您向我们介绍一下自己和沃飞长空这家企业?

郭亮:

我进入低空经济领域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的因素,我的故事也非常简单。我从小就喜欢航空,然后就学习了航空专业,后来在航空科研院所工作。直到新能源航空发展趋势比较明显后,我从科研院所出来,一方面在高校中当老师,一方面创立了自己的企业。

很快到了2020年,我们和吉利原有的航空板块重组,成立了沃飞长空这家公司,成为了吉利科技集团旗下聚焦垂直起降、新能源动力与智能驾驶的新通航企业。目前我们的自研产品AE200是一款专为城市立体交通设计的6座级纯电动有人驾驶载人eVTOL,采用倾转旋翼构型和分布式电推进技术,去年已经完成了关键技术攻关,预计在今年会开启载人飞行的试验,力争成为国内首个完成载人飞行试验的6座级eVTOL产品。

胡润百富:本次展会带来了1:1批量生产构型的展机,能否为我们介绍这款展机在设计、性能上的核心亮点,它与此前的原型机相比有哪些关键升级?

郭亮:

这次我们主要带了两份“礼物”给上海,其中一个是我们的AE200批产构型机,这个其实是去年我们在珠海航展上首次发布的,也是我们产品从科研走向量产的重要里程碑。

它采用八轴内四倾转构型,和业内领先的eVTOL航空三电系统,其中倾转旋翼可完成从垂直起飞到巡航飞行的全倾转过渡飞行。当前构型是沃飞长空经历多次设计迭代,同时考虑飞行性能、安全冗余和结构重量的最优设计。

在设计上,系统性优化航空器气动外形、通过低速大扭矩电机与静音螺旋桨有效提升静音性能;同时我们进一步优化舱内空间利用率与驾驶员、乘员的视野,综合降噪、减振多项技术手段全面提升乘坐舒适性。

安全设计贯穿每个细节:比如我们飞机的桨叶顶点距地面高度≥2.5米,这就保证了乘客进出舱都处于安全高度以内,哪怕姚明(2.26米)来了也不会碰头。同时,我们的桨叶分布在三个不同的高度,桨叶之间也不会存在冲突风险。

胡润百富:AE200智能座舱的亮相,能否看出沃飞长空在产品落地节奏上的规划?目前量产进程处于什么阶段?

郭亮:

实际上从去年年底开始,我们就已经完全聚焦到了未来要交付的这一批适航状态的Z状态产品上,目前AE200审定计划(CP)已全面获得局方批准,在国内交通接驳类eVTOL产品TC取证进程中,率先进入第四阶段(共五阶段)。TC取证一共有五个阶段(项目受理和启动阶段、要求确定阶段、符合性计划制定阶段、符合性确认阶段和颁证)。PC取证工作也全面启动了,6月,沃飞长空生产许可审定首次会议在成都顺利召开,并顺利完成沃飞长空生产许可审定项目审定计划的签署,这个在业内也是比较领先的。

今年我们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完成适航审定相关的验证试验、飞行试验,包括我们的eVTOL试飞员的培训,未来测试我们AE200的型号。就正如同早期C919适航取证走过的那条路,我们希望在明年把所有的核心测试工作都完成,预计我们是在后年能够拿到适航证,能够初步的投入商业化的运营。

胡润百富:您入选了2024年胡润U40中国创业先锋,作为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开拓者,您如何看待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和潜在机遇?

郭亮:

首先,对于低空经济,很多人都是近两年开始认识的。然而,对于我们航空行业的从业者来说,这并非一个全新的消息。实际上,它是我们数十年前就开始追求的新能源航空的逐步演变,特别是在电动化技术的推动下,尤其是最近电池技术、电机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eVTOL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技术。

低空经济是一种立体交通范式的变化,或者说是一次升级,能够让人们更加高频次地使用300米到600米这样的低空空间,形成一个立体的、互补的城市交通综合体。这也相应的,需要它不仅要安全,噪音方面也要尽可能不对地面造成太多影响,同时我们希望通过技术不断优化产品,让eVTOL不仅仅是新型交通工具,也能成为舒适生活的一部分,这也是我们这次与富维携手打造智能座舱的初心吧。

胡润百富:作为低空经济领域的代表性企业,沃飞长空在推动“未来交通新可能”的过程中,如何协调技术创新、政策合规与市场教育三者的关系?

郭亮:

作为主机厂,推动行业不断向前向好发展,也是我们的责任。所以我们沃飞长空也一直在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已参与完成6项标准的制定,内容覆盖动力装置、机场基建、运行管理等关键领域。

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也进行了提前布局,从2023年起就开始选拔培养试飞员,不仅在公司内部层层筛选,还根据eVTOL的设计、研发、制造特点和飞行特性等方面与中飞院签订了eVTOL人才培训共建协议,研讨开创eVTOL试飞员培训课程。目前,沃飞长空是国内首家且唯一一家与民航试飞学院合作开展试飞员培训的eVTOL主机厂,今年4月,第一批“沃飞长空2025年试飞员培训”也已经正式开班。

后续,我们也将积极与空管部门、科研机构、汽车供应链合作伙伴、科研机构和高校院所一起,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系胡润百富专访,素材来源于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