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养育指南》:青少年不只焦虑抑郁,这本手册帮你解决他们遇到的大部分问题

发布时间:2025-09-06 06:31  浏览量:1

《2024年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学业状况调查报告》里提示,在青少年有抑郁或者焦虑风险时,会有更高比例频繁出现不想上学的想法。

在无抑郁风险的青少年中,经常或每天不想上学的比例不足5%,在轻度抑郁风险和抑郁高风险的青少年群体中,这个比例则是分别达到了20.2%和45.4%。

在无抑郁风险的青少年中,仅有4%的个体存在不做作业或者抄作业的问题,越3.5%会考试作弊,而这个比例在抑郁高风险的青少年中,则都会升到17.1%和14.0%。

相应地,有焦虑风险的青少年中,存在这些学业问题的比例也显著高于无效率风险的青少年。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实现大飞跃,并且面临学业压力的时候,心理和生理上发育的不平衡,使得他们非常容易陷入情绪困境。可以说在这个时期,家庭与学校的支持系统,是决定孩子心理与学业成败的关键。

《初中生心理养育指南》就是一部结合青少年时期个体心理特点,而写成的一部心理健康指南。

在这本书里,作者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视角出发,兼顾人本理念,为读者带来了非常具有实用性的教育策略。

作者总结和提炼出了10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关键技能。同时,还把心理学和教育学、神经科学等不同领域进行了结合,让书在科学性、实践性和通俗性之间达到平衡。

这本《初中生心理养育指南》正文部分共16章,最后用“结语”一章进行回顾和总结,帮助家长将重点内容高度精练,形成一套索引式的查阅逻辑,翻看这一章就会知道遇见的问题,该到哪个章节去寻找答案。

正文第一章,是整本书的引入部分。作者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向家长论证了青少年期为何如此重要,并给出了她认为孩子在初中阶段以及未来,需要培养的10项关键技能。

在接下来的15章里,作者又层层递进,从价值观、社交能力、学习能力和韧性逆商四个维度,结合不同的场景,对每个场景下所需要的技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在我看来,这是一本从宏观到微观、从概括到具体,逻辑非常清楚的一本指导手册。

同时,书中还在很多场景下,建议孩子进行正念练习,这也是结合正念和DBT技术,让读者不仅能读懂,还能快速进行自我调整的一种呈现方式。

10种关键技能

作者在书中提到的10种技能, 涵盖了初中生的日常生活场景,包括社交、情感和为人处世的思维逻辑。

明智地选择朋友: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更容易形成哪种三观,做什么事。

协商冲突:一部分情商,一部分逆商的体现,人生旅途中少不了会发生冲突,如何解决和协商,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处理师生不匹配的情况:对一个人的喜恶,与是否能跟这个人学到东西是两回事,家长有必要帮助孩子理清这一部分。

创建家庭作业和组织系统:这种技能设计压力管理和自我管理,以及个人对目标的指导性、在目标上的执着等等,总体来说是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

考虑他人的观点:一个真正强大的人,可以听进去不同意见,也可以在沟通中达成与他人的合作,这个技能主要训练的就是孩子的倾听和合作能力。

自我拥护:帮助孩子维护自我边界,学会拒绝。很多情绪问题的产生,比如抑郁、焦虑,或是人际关系的紧张、敌对,往往都始于边界感的模糊,和不会拒绝。

自我情绪调节:情绪是需要管理的,倾泻式的情感爆发,或是极为克制式的压抑,都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所以这本书中也提供了一些帮助孩子学习情绪管理的方法。

激发热情与认识局限:人总会有孤独的时刻,如果在那时有一个或几个兴趣爱好,也许会让那段时光度过得更加从容。很多孩子也容易陷入“三分钟热度”的怪圈,所以家长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孩子行动起来。

做出负责任的、健康且道德的选择: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同时做到不伤害他人。

创造和革新:当今世界变化很快,具有高度创造力的人,更能快速适应社会,也更能在条件变化的时候,及时调整自身的应对方式以及生存策略。

如何使用

在我看来,这本《初中生心理养育指南》是值得全篇阅读的。书中每章的场景虽然不同,但涉及到的关键技能却是有交叉重叠的,所以最好是能全都读下来。

但是,如果你想要更加聚焦于孩子的行为或是某种表现,那么可以查看每一章的首页,上面会写这一张里面所涉及的关键技能,进而有选择地阅读。

这本书还有一个非常具有亮点的地方,是把男孩和女孩可能遇到的问题分开阐述了,在第12、13章里有所呈现,这也是在性别的差异上做了很多思考的结果。

所以,你还可以结合自己家娃的性别,有选择地读这两章。

青少年抑郁

关于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或是心理疾病,抑郁症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我觉得书中是否提到了青少年抑郁话题,甚至可以成为衡量这本书作为青少年心理养育指导来讲,是否足够全面和专业的标准之一。

在第15章中,作者就谈到了青少年的自杀和抑郁问题,并且给出了相应的警示信号以及处理方法。

不仅如此,这章里面呈现的“灾难化想法”和第9章里提出的“完美主义”观念,都是和抑郁症的发生高度相关的因素。

读完这两章,可以帮助读者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抑郁,了解一些特定的思维模式,进而有能力觉察到,并主动寻求解决办法。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很值得推荐的,10个关键技能和10几个初中生日常场景相互交叉结合,其实呈现出的是一张“网状”结构,可以全面覆盖孩子的生活。

建议心理工作者、家长、老师和普通读者都读一读,它可以为我们打开看问题的很多视角,也能学到一些切实可行的、直接拿来就能用的方法。

在每章的结尾,都有和孩子沟通的话术,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堪称保姆级指南,可谓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