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重拳反制石平,不到24小时,石平太郎说了2句话,态度很嚣张

发布时间:2025-09-09 09:13  浏览量:1

9月8日,中国外交部依法宣布对日本参议员石平采取反制措施。消息一出,舆论骤起。这位常年以“反华急先锋”自居的政治投机者,随即在社交媒体上故作轻松地回应称“非常光荣”,还宣称自己“已十几年没去过中国,在中国也没有财产,所以毫无影响”。

话说得轻佻,姿态也摆得嚣张。可这番看似满不在乎的表演,恰恰暴露了一个跳梁小丑的惶惑与心虚——他怕被人看穿,更怕失去利用价值。

石平这个人,本身就是一部充满讽刺意味的“反面教材”。他生于中国四川成都,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8年赴日留学,后来加入日本国籍。照常理,这样的人本该成为沟通中日的一座桥梁,可他却选择了一条截然相反的路,成了一道不断煽风点火的“沟壑”。

根据《产经新闻》自身披露的数据,石平在2000年后开始系统性地发表反华言论。仅仅最近五年,他就在右翼媒体《产经新闻》和《文艺春秋》上发表了超过200篇抨击中国的文章。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为何心甘情愿沦为政治打手?

答案很简单:投机。

他深谙如何在右翼阵营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作为一名“归化议员”,石平比许多天生右翼更清楚,他必须不断证明自己的“忠诚”。而反华,成了他最便捷、最廉价的投名状。他刻意以“前中国人”自居,为其极端立场披上所谓“知情者”的外衣。2023年,他在一场演讲中公然叫嚣“中国应该分裂成七个国家”——此言一出,就连一些日本右翼人士都暗自咋舌。

根据东京大学公共政策学院的调查,石平在右翼媒体上的曝光率在2024年同比上升了35%。越极端,越出位;越出位,越被追捧。他早已陷入一场不能停歇的恶性表演。

而真正值得警惕的是,石平绝非孤军作战。他背后的日本维新会,本身就是一个与极右组织牵扯深厚的政党。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日本政坛的权力变局:自民党在刚刚结束的选举中遭遇历史性惨败,总裁石破茂已于9月7日宣布辞职。《朝日新闻》统计显示,自民党的支持率已跌至28.5%,创历史最低。

权力真空期,往往是极端势力蠢蠢欲动之时。目前自民党总裁热门人选高市早苗,一贯主张修改和平宪法,曾多次“窜访”台湾并参拜靖国神社。她与石平关系密切,两人屡次在右翼集会同台出现。石平此番嚣张回应,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演给高市这样的右翼势力看的——他得要证明自己“有用”。

中国此次出手,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第四条。该法自2021年颁布以来,已成功应用于28起典型案例。这是一次依法反制,更是一次精准警示:中国不主动挑衅,但也绝不任由挑衅者恣意妄为。

而从深处看,石平之流的行径,损害的其实是日本自身利益。2024年中日贸易总额达到3800亿美元,中国连续16年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预估,若全面“脱钩”,日本GDP将损失7.2%,相当于2800亿美元。三菱UFJ金融最新报告警告,若中日关系持续恶化,日本汽车和电子产业将遭受重创,或将失去超过100万个就业岗位。

数字冰冷,却足以说明问题:嘴上喊的是主义,心里装的尽是生意——还往往是误判形势的生意。

日本政府长期以来对右翼反华势力的默许和纵容,也难辞其咎。《外交事务》杂志指出,过去三年里,日本政府至少有六次机会约束石平等人的极端言论,却均选择沉默。这种“暧昧战术”,表面上是不愿得罪国内保守势力,实则却是纵火焚林,终将反噬自身。

国际社会同样注意到了日本右翼的危险倾向。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直指,日本极端言论的泛滥正在破坏区域稳定。就连德国外交关系协会也提醒,日本有必要加强国内极端言论的管控。

回过头看石平那句“毫无影响”,简直可笑至极。被中国制裁,意味着其国际活动空间将大幅缩窄。历史数据显示,被中方列入反制清单的政治人物,其国际影响力平均下降约40%,与相关国家的经贸合作也会遭遇明显障碍。他不是“不怕”,而是“不得不表演不怕”。

不久之前,中国刚刚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历史是一面镜子,更是一记警钟。中日两国交往超过两千年,结成了257对友好城市,每年人员往来超过1200万人次——这本应是压舱石,而不是某些人肆意玩弄的筹码。

中国始终向善而行、以和为贵,但也从不会在原则问题上退让半步。我们愿意对话,但绝不接受讹诈;愿意握手,但绝不纵容挑衅。外交部发言人说得很清楚:“中国的大门始终向友好人士敞开,但对任何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必将坚决反制。”

话说得明白,事做得果断。日本若真有远见,就应当看清时代潮流,停止在战略问题上耍小聪明,更不该纵容石平之流绑架两国关系。否则,终将不仅是“肺要气炸”,更是要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