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发布时间:2025-09-10 10:05 浏览量: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建设教育强国,需要用教育家精神激发和凝聚教育强师的内在动力,用精神的力量引领人、感召人,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
精神支柱与核心动能
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高质量教育,关键在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强大的国家需要强大的教育,强大的教育需要由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教师队伍来承载。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方可奠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基石。这支队伍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道德的引导者、精神的塑造者、时代的筑梦人。以教育家精神“强师”,就是在铸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是在为民族复兴奠定最坚实的师资队伍基础。从国家战略角度看,教育家精神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锻造强国之师的内在需要。它服务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广大人民教师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重要精神支柱。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将“教育家精神”置于强师工程的核心,并非偶然的政策选择,而是应对时代挑战、遵循教育规律的必然战略抉择。教育家精神的核心是对育人本真的坚守,强调对生命成长的敬畏、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以之“铸魂”,就是为教师队伍注入强有力的“精神基因”,使其在复杂的教育环境中保持定力,永葆育人初心,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稳定器”。教育家精神作为一种内在的、高阶的职业理想和人生境界,能够激发教师的主体性、创造性,实现从“经师”到“人师”的跨越,从“职业”到“志业”的升华。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是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
为师之魂、法、道
教育家精神弘扬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是为师之魂。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要求教师将教育工作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心怀“国之大者”,它体现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崇高乐趣,以及“一个肩膀挑起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起民族的未来”的深厚责任感。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是对教师的人格修养提出要求,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的“压舱石”。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发展史,涌现了群星璀璨的教师代表,从孔子“万世师表”,到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再到新时代于漪“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一代代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教育家精神强化的育人智慧与躬耕态度是为师之法。在育人的道路上,要有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教师要有深厚的专业素养,能够看见每一个独特的学生,尊重差异、挖掘潜能,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启迪智慧、温暖心灵,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要求教师以“焚膏油以继晷”的勤勉深耕教坛,以“如切如磋”的钻研精神精益求精。既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坚守,亦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自觉追求,实现“教学相长”的教育理想。
教育家精神蕴含的仁爱之心与弘道追求是为师之道。仁爱之心源于“仁者爱人”的思想传统,体现为“有教无类”的包容和“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己及人。弘道追求承继“士不可以不弘毅”的文化使命,要求教师不仅传授课业知识,更要以“为往圣继绝学”的担当,启迪心智、涵养人格,引导学生明道、信道、践道,将个人生命融入文明传承的洪流之中。
从六个方面推进
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中,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至关重要,可从铸师魂、塑师表、尽师责、强师能、立师德、严师道六个方面用力。
筑牢理想信念,铸就师魂。教育家精神的首要内涵是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师应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参与思想政治轮训,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对国家的忠诚紧密相连,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学生点亮人生灯塔,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规范言行举止,塑造师表。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学生的示范。日常教学中,要时刻注重自身言行,把言传和身教有机结合,课堂上严谨治学传授知识,生活里以良好品德感染学生,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道德楷模,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践行育人使命,履行师责。教师肩负着传播知识、塑造灵魂的重任,要秉持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关注每个学生的独特性,针对不同资质、成长环境的学生,制定个性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潜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收获成长,拥有出彩人生。
持续学习提升,增强师能。勤学笃行、求是创新是教育家躬耕教育的态度。面对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教师应不断适应变化发展,更新教育理念和提升教学技能,积极参加培训与学术交流,将所学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勇于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秉持仁爱之心,树立师德。乐教爱生、甘于奉献是师德的核心。教师要把关爱学生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用真心、真情关爱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严爱相济,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用爱陪伴学生成长。
胸怀天下视野,严守师道。教师要严格遵守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拒绝任何有损师德的行为。要有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开展教育工作。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将其融入教学,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人文情怀,为学生成长提供深厚的文化滋养。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系统工程。它从战略层面锚定了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航向,从内涵层面勾勒了新时代“大先生”的精神肖像,从路径层面提供了知行合一的行动方案。唯有将教育家精神的培育贯穿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才能真正锻造出一支肩负育人使命、承载国家期许、无愧于时代的强国之师,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