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爱国”赚钱,可耻吗?
发布时间:2025-09-11 09:40 浏览量:2
这两天因为张雪峰捐5000万的事儿,让“爱国”的争论再次成为焦点。
所以,今天我就顺着大家的思路,咱们聊一聊,靠爱国赚钱是否可耻?
我觉得这事儿不是非黑即白,要一分为二的看。根据我的观察,在这个赛道上赚钱的分为两种人:
一种是表演爱国的人。
这种人本身没什么理想啊、信念啥的,他们眼里只有流量,啥玩意儿流量大他们就干啥。
当他们发现“表演爱国”也是一个流量密码的时候,他们就一头扎进去了。
他们批量生产内容,手法高度模式化:
依靠各种搬运甚至不惜造谣,进行简单粗暴的情绪煽动、制造外部威胁论。同时对内四处出击,要干掉有不同声音的同行。
他们这么做,核心目的不是爱国,而是通过消耗公众的爱国情感来实现商业变现。
这种行为极其恶劣。因为它们将高尚的情感变成了低俗的生意,甚至为了流量去故意制造矛盾,撕裂社会。
曾经有人统计过,这条赛道上的领军人物某大妈的工作量:
大妈的微博,一天发了110个帖子,我的天,这是机器吗?
其中搬运外网视频&图文54条,占比50%,几乎全都是美西方国家的负面新闻。
中间插播的带货广告有18条,当时大熊猫的话题比较热门,发了有三四条关于大熊猫的。
除此之外关于国内的民生话题,比如养老金、比如幼儿园等政策涉及的,一句没有。
片叶不沾身啊。
从发帖的强度来看,这阵势,摆明了是想把流量吃干抹净。
大妈给人一种感觉,就像是他们在把每天都当成是末日来对待。想趁着在毁灭之前,要尽可能的搜刮干净一切。
这种人心里很清楚,他们其实爱的不是“国”,爱的是投机,爱的是这可能转瞬即逝的商机。
我能想象到,如果在抗战那会儿,他们或爱日伪,或爱凯申,或爱我党。
至于到底爱谁,主要看他自己投胎在哪儿。
只要是地位比他高的,他们都爱、都拥护。
这样的“爱”,背后全都是算计,可能是“想捞点啥”、可能是“想混出头”,也可能是“想保个平安”。
这种爱国就是生意,就是交易,让人恶心。
这种人靠爱国赚到钱,我认为就是可耻的。
除此外,还有另一种情况。假如某个人,比如说局座张召忠啊。
基于扎实的研究和深度的思考,局座创作出了激发民族自豪感、或者向群众科普军事知识的优秀内容,因此获得了关注和收入。
这本质上和任何一个提供有价值产品或服务的创业者,没有区别。
所以,我认为局座在传递正向价值的同时,获得经济回报,这是正当且值得尊重的。
我完全没有二话,而这也是我正要努力的方向。
把以上这两种人对比后,大家会发现他们的区别所在:
动机是“因为爱国而顺便获得收益”,还是“为了收益而表演爱国”?
内容是在“凝聚共识、启迪民智”上,还是在“煽动情绪、制造对立”中?
这么比较下来后,大家自然就能判断出谁有齿,谁没有齿。
最后的最后我想提醒大家的是,爱国的方式是多样的。
爱国可以歌颂,也可以是批评;可以是热血澎湃,也可以是默默奉献。
但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让有些人打着爱国的旗号,却干着党同伐异、进行内部斗争的龌龊行径。
这些人,才是他们嘴中经常念叨的真正的“恨国”。